半导体装置及其制造方法以及半导体装置的安装结构

    公开(公告)号:CN101221932A

    公开(公告)日:2008-07-16

    申请号:CN200710196790.5

    申请日:2007-12-06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1L2224/73204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半导体装置及其制造方法以及半导体装置的安装结构。本发明的半导体装置,具有配线基板(4)、半导体元件(2)、密封树脂(7)、散热体(9)和填充材料(8),上述配线基板(4)在具有开口部(5a)的绝缘基板(5)上形成了导体配线(6);上述半导体元件(2)具有电路形成区域(2a)和电极盘(3),电路形成区域与开口部相对地安放在配线基板上,电极盘通过突起电极(3a)与导体配线电连接;上述密封树脂(7)被覆电极盘与导体配线的连接部;上述散热体(9)具有与开口部相对的部分地配置;上述填充材料(8)的热传导率比密封树脂高,被填充到开口部内,与半导体元件的电路形成区域和散热体接触。这样即使在面积小的配线基板的情况下也能够确保散热效率,并且能够廉价地制作。

    布线基板及其制造方法
    9.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976018A

    公开(公告)日:2007-06-06

    申请号:CN200610163526.7

    申请日:2006-11-29

    Abstract: 一种布线基板,包括:沿绝缘性基材(1)两边的第1及第2供电电极(2、3);在横向延伸且连接两个供电电极的多根供电总线(4);由一端部形成具有突起电极(9、11、13)的内部引线,另一端连接在供电总线的多根导体布线(6、8、12)。属于各单位区域的各内部引线,在横向排列成两列,第1组内部引线以密布线间距配置,第2组的内部引线包括布线间距与第1组内部引线相同的密间距区域和更宽的布线间距的疏间距区域。第1组的内部引线6及第2组的密间距区域的内部引线12连接在各区域的一侧供电总线,第2组的疏间距区域的内部引线8连接在另一侧供电总线。可以容易地抑制因内部引线的布线间距的宽窄引起的突起电极的高度不均匀性。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