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09075198B
公开(公告)日:2023-04-21
申请号:CN201680083795.4
申请日:2016-12-21
Applicant: 三菱电机株式会社
IPC: H01L29/78 , H01L21/3205 , H01L21/336 , H01L21/60 , H01L21/768 , H01L23/48 , H01L23/522 , H01L29/12 , H01L29/739
Abstract: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能够提高散热性及紧密接合性的电力用半导体装置。根据本发明的电力用半导体装置(1)具备形成在半导体基板(2)上的供主电流流动的发射极(3);形成在发射极(3)上的非烧结体的导电层(5);以及形成在导电层(5)上的作为烧结体的烧结金属层(7),烧结金属层(7)具有在俯视时将发射极(3)的整体覆盖的大小,并且导热性比导电层(5)高。
-
公开(公告)号:CN108463888A
公开(公告)日:2018-08-28
申请号:CN201680078695.2
申请日:2016-10-06
Applicant: 三菱电机株式会社
IPC: H01L29/739 , H01L27/04 , H01L29/78 , H01L29/861 , H01L29/868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1L27/04 , H01L29/739 , H01L29/78 , H01L29/861 , H01L29/868
Abstract: 半导体装置具备:p型基极层(7a、7b),设置于n型漂移层(10)的表面侧;n型发射极层(6),设置于p型基极层(7a)的表面侧;第1控制电极(1),具有以从n型发射极层(6)的表层到达n型漂移层(10)的方式埋设的沟槽栅电极(15);第2控制电极(2),具有以从p型基极层(7b)到达n型漂移层(10)的方式埋设的沟槽栅电极(15);p型集电极层(12),设置于n型漂移层(10)的背面侧;以及二极管(21),对第1控制电极(1)连接阳极侧,对第2控制电极(2)连接阴极侧。能够提高利用栅极电阻的dV/dt的控制性。
-
公开(公告)号:CN104854701B
公开(公告)日:2017-11-21
申请号:CN201280077538.1
申请日:2012-12-06
Applicant: 三菱电机株式会社
IPC: H01L29/06 , H01L29/739 , H01L29/78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1L29/0619 , H01L29/0638 , H01L29/4236 , H01L29/7395 , H01L29/7397
Abstract: 终端区域具有环状区域(LNFLR)。在环状区域(LNFLR),周期性地并排设置有环状的多个P型环层(12a~12f)。环状区域(LNFLR)被分为分别包含多个P型环层(12a~12f)的多个单元。各单元的宽度是固定的。将环状区域内的P型杂质总数设为N、目标耐压设为BV[V]、各单元的宽度设为SandL[μm]、多个单元的数量设为num,并满足下述关系。N≧(M×BV)γ,M=104~105,γ=0.55~1.95,SandL×num×Ecri≧2×α×BV,Ecri=2.0~3.0×105[V/cm],α=100~101。多个单元的P型环层(12a~12f)的宽度朝向终端区域的外侧线性地变小。
-
公开(公告)号:CN103835817B
公开(公告)日:2017-03-01
申请号:CN201310594358.7
申请日:2013-11-21
Applicant: 三菱电机株式会社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F02D13/0219 , F01L1/344 , F01L2001/0537 , F01L2800/03 , F01L2800/14 , F01L2820/041 , F01L2820/042 , F02D41/009 , F02D41/222 , F02D2041/001 , F02D2250/06 , Y02T10/18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可变阀定时装置的相位控制装置以及相位控制方法。本发明获得可变阀定时装置的相位控制装置等,在内燃机的旋转波动较大、内燃机反向旋转的低转速区域,对暂时无法正确运算的凸轮轴相位角的提前角量、延迟角量进行限制,此外,在若是进气侧,则凸轮固定于提前角侧,若是排气侧,则凸轮固定于延迟角侧的情况下,能正确地计算出提前角量、延迟角量。根据检测到的曲柄角度位置以及凸轮角度位置计算出用于对阀定时变更机构进行控制的凸轮轴相位角,根据内燃机的转速、并且当在进气阀侧的情况下,计算出的凸轮轴相位角出现在提前角侧,在排气阀侧的情况下,该凸轮轴相位角出现在延迟角侧时,对计算出的凸轮轴相位角进行更新限制。
-
公开(公告)号:CN103835817A
公开(公告)日:2014-06-04
申请号:CN201310594358.7
申请日:2013-11-21
Applicant: 三菱电机株式会社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F02D13/0219 , F01L1/344 , F01L2001/0537 , F01L2800/03 , F01L2800/14 , F01L2820/041 , F01L2820/042 , F02D41/009 , F02D41/222 , F02D2041/001 , F02D2250/06 , Y02T10/18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可变阀定时装置的相位控制装置以及相位控制方法。本发明获得可变阀定时装置的相位控制装置等,在内燃机的旋转波动较大、内燃机反向旋转的低转速区域,对暂时无法正确运算的凸轮轴相位角的提前角量、延迟角量进行限制,此外,在若是进气侧,则凸轮固定于提前角侧,若是排气侧,则凸轮固定于延迟角侧的情况下,能正确地计算出提前角量、延迟角量。根据检测到的曲柄角度位置以及凸轮角度位置计算出用于对阀定时变更机构进行控制的凸轮轴相位角,根据内燃机的转速、并且当在进气阀侧的情况下,计算出的凸轮轴相位角出现在提前角侧,在排气阀侧的情况下,该凸轮轴相位角出现在延迟角侧时,对计算出的凸轮轴相位角进行更新限制。
-
公开(公告)号:CN102219016B
公开(公告)日:2014-03-12
申请号:CN201110027537.3
申请日:2011-01-17
Applicant: 三菱电机株式会社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如下的混合动力车辆的发动机控制装置:在混合动力车辆中,也可通过实施与仅将发动机作为驱动源的车辆相同的检查步序,从而实施发动机的强制驱动运行。包括:运行控制单元(ECM2),该运行控制单元在判断为请求利用强制驱动运行对发动机(1)进行检查的情况下,对发动机进行强制驱动控制,使得在适合于检查的预定状态下维持运行;及运行状态判断单元(EVCM5),该运行状态判断单元根据至少包含电池(1)从非连接状态向连接状态的变更是否存在的信息,判断冷启动条件(121)成立还是不成立,在冷启动条件成立的情况下,利用运行控制单元对发动机进行强制驱动控制。
-
公开(公告)号:CN118160099A
公开(公告)日:2024-06-07
申请号:CN202180103149.0
申请日:2021-10-14
Applicant: 三菱电机株式会社
IPC: H01L29/78 , H01L29/12 , H01L29/739
Abstract: 半导体装置通过具备以下构件的结构来能够防止第一表面电极(2)与第二表面电极(3)的短路:半导体基板(1),具有第一主面(1a)以及作为与第一主面(1a)相反的面的第二主面(1b);第一表面电极(2),形成于第一主面(1a)之上;第二表面电极(3),以在平面视图中与第一表面电极(2)隔开的方式形成,与第一表面电极(2)电绝缘;导电层(5),在第一表面电极(2)与第二表面电极(3)之间的第一主面(1a)之上,以在平面视图中与第一表面电极(2)及第二表面电极(3)隔开的方式形成,具有导电性;绝缘层(6),以覆盖导电层(5)、第一表面电极(2)与第二表面电极(3)之间的第一主面(1a)以及第一表面电极(2)及第二表面电极(3)各自的靠近导电层(5)的一侧的端部的方式形成,具有绝缘性;短路防止层(7),以覆盖第一表面电极(2)与导电层(5)之间的绝缘层(6)之上以及第二表面电极(3)与导电层(5)之间的绝缘层(6)之上的方式形成,具有从导电层(5)的下端到上端的高度以上的厚度,由与绝缘层(6)不同的材料构成,具有绝缘性;金属镀层(8),分别形成于第一表面电极(2)及第二表面电极(3)之上;以及背面电极(9),形成于第二主面(2)之上。
-
公开(公告)号:CN106062964B
公开(公告)日:2019-07-26
申请号:CN201480076678.6
申请日:2014-10-29
Applicant: 三菱电机株式会社
IPC: H01L29/78 , H01L21/28 , H01L29/739
Abstract: 功率用半导体装置包括:第一导电类型的第一基极区域;第二导电类型的第二基极区域;槽部,是以从第二基极区域的表面到达第一基极区域的方式设置的相互平行的至少3个槽部,第一槽部和第三槽部被配置成夹着第二槽部;绝缘膜,覆盖槽部的内壁;导电性的沟槽栅极,填充于绝缘膜上;第一导电类型的发射极区域,在第一槽部与第二槽部之间的第二基极区域中,以与第一槽部相接的方式设置,与发射极电极连接;以及第二导电类型的集电极区域,设置于第一基极区域,埋入于第一、第三槽部的沟槽栅极与栅电极连接,埋入于第二槽部的沟槽栅极与发射极电极连接。
-
公开(公告)号:CN102797578B
公开(公告)日:2016-08-03
申请号:CN201110285289.2
申请日:2011-09-06
Applicant: 三菱电机株式会社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Y02T10/44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能促进燃料管路内的空气排出而提高内燃机的启动性、并能防止因燃料提供过量而使内燃机损坏的内燃机用燃料喷射控制装置。包括:储藏提供给内燃机的燃料的燃料箱;从燃料箱中汲取燃料的燃料泵;调整由燃料泵所提供的燃料的压力的燃料压力调整单元;一端侧与燃料压力调整单元相连接、以使调整了压力的燃料流通的燃料管路;与燃料管路的另一端侧相连接、以对内燃机喷射并提供燃料的燃料喷射阀;检测内燃机的启动时刻的启动时刻检测单元;检测内燃机的不燃烧状态的不燃烧检测单元;以及在内燃机处于启动时刻、并处于不燃烧状态时、修正燃料喷射阀的阀门打开时间的修正单元,修正单元根据内燃机的转速,来修正燃料喷射阀的阀门打开时间。
-
公开(公告)号:CN104221151A
公开(公告)日:2014-12-17
申请号:CN201280067175.3
申请日:2012-08-02
Applicant: 三菱电机株式会社
IPC: H01L29/06 , H01L21/266 , H01L21/336 , H01L29/47 , H01L29/78 , H01L29/861 , H01L29/868 , H01L29/872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1L29/063 , H01L21/266 , H01L29/0615 , H01L29/0619 , H01L29/0638 , H01L29/0692 , H01L29/0847 , H01L29/1608 , H01L29/42368 , H01L29/66136 , H01L29/66143 , H01L29/66659 , H01L29/7835 , H01L29/8611 , H01L29/872
Abstract: 本发明的半导体装置具备:在第1导电类型的半导体层(1)的上层部形成的活性区域;从活性区域的端缘部向外侧以包围活性区域的方式配设的多个电场缓和层,多个电场缓和层的第1电场缓和层和第2电场缓和层交替地邻接而分别配设多个,由邻接的第1电场缓和层和第2电场缓和层形成一组,第1电场缓和层以第1面密度被注入第2导电类型的杂质,其宽度随着从活性区域远离而变窄,第2电场缓和层以比第1面密度低的第2面密度被注入第2导电类型的杂质,其宽度随着从活性区域远离而变宽。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