车身构造
    11.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03998273A

    公开(公告)日:2014-08-20

    申请号:CN201280061947.2

    申请日:2012-11-14

    Abstract: 底面板(24)具备:供在通道部(25)左右配置车身(11)的座席(47、48)的鼓出部(51、52);和在鼓出部(51、52)的后端(51a、52a)沿车宽方向延伸的后通道横梁(58)。车身(11)具备:左右的底板扩展件(27、27),其从前侧车架(22、22)沿仪表板下部构件(21)偏向通道部(25)侧;底板车架(31、32),其以架设的方式在底板扩展件(27、27)与后通道横梁(58)之间延伸,在车身上下方向上距后底面板(46)规定距离;和能源容器(18),其配设在鼓出部(51、52)的下方且由底板车架(31、32)支撑。底板车架(31,32)从车身下方拆装自如地固定于车身(11)。

    车辆底部结构
    12.
    发明公开
    车辆底部结构 审中-实审

    公开(公告)号:CN119099734A

    公开(公告)日:2024-12-10

    申请号:CN202310667582.8

    申请日:2023-06-07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车辆底部结构,具有较佳的冲击吸收效率以及轻量化的结构。车辆底部结构包括:地板面板、以及覆盖所述地板面板在车辆上下方向上的下方的下覆盖件,所述下覆盖件包括:底板,设置于所述车辆底部结构中的外侧;以及补强件,设置于所述车辆上下方向上在所述底板与所述地板面板之间、且靠近所述底板在车宽方向上的中央侧的位置,所述补强件沿着车辆前后方向延伸。

    车身后部结构
    15.
    发明公开
    车身后部结构 审中-实审

    公开(公告)号:CN117465559A

    公开(公告)日:2024-01-30

    申请号:CN202310823287.7

    申请日:2023-07-06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车身后部结构,其具备:蓄电池,其配置在底板的下方;蓄电池框架,其覆盖所述蓄电池的周围,且具有至少将所述蓄电池的后方覆盖的后框架部;后部搭载部件,其配置在所述后框架部的后方,且配置于至少一部分在前后方向上与所述后框架部重叠的高度;以及加强块,其支承于车辆的任一个框架构件,且配置在所述后框架部与所述后部搭载部件之间,其中,所述加强块在所述后部搭载部件的前方侧与所述后部搭载部件对置的区域,具备朝向前方而向下方倾斜的引导面。

    车身前部构造
    17.
    发明授权

    公开(公告)号:CN110641551B

    公开(公告)日:2022-02-18

    申请号:CN201910526153.2

    申请日:2019-06-18

    Abstract: 本发明的课题在于提供一种车身前部构造,其能够在前方碰撞时减小前副车架的后部的变形量。本发明的车身前部构造的特征在于,包括:前副车架(4),其在前部(40)组装有齿轮箱(M1);腕部(50),其从前副车架(4)的前部(40)向车宽方向外侧及前方延伸出来;碰撞吸收部(51),其支承于腕部(50);以及突角部(52),其配置在碰撞吸收部(51)的前侧。

    车身前部结构
    20.
    发明授权

    公开(公告)号:CN109070946B

    公开(公告)日:2021-01-15

    申请号:CN201780026786.6

    申请日:2017-04-24

    Abstract: 车身前部结构(10)在前围下板(12)安装有加强构件(18)。加强构件(18)的上端部(18a)与踏板组件(16)的安装托架(56)重叠。在前围下板(12)的纵壁(27)与地板通道的交叉部位形成有纵角部。在前围下板(12)的倾斜壁(28)与纵壁(27)的交叉部位形成有横角部。加强构件(18)的拐角部(84)沿着纵角部及横角部设置。拐角部(84)沿着纵角部及横角部弯折成L字状。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