带有微波双极晶体管的半导体器件

    公开(公告)号:CN1516285A

    公开(公告)日:2004-07-28

    申请号:CN200410001239.7

    申请日:1998-06-29

    Inventor: 加藤博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1L29/66272 H01L29/732

    Abstract: 带有双极晶体管的半导体器件,可减少基极连接层和集电区之间的寄生电容;包括:具有主表面的半导体衬底,形成在衬底中的集电区、基区和发射区,形成在衬底主表面上并与集电区重叠的第一介电层,形成在第一介电层上并施加有特定电势的导电层,形成以覆盖导电层的第二介电层,形成在第二介电层上并与基区电连接的基极连接层,以及与基极连接层电连接的基极。发射区、基区和集电区构成双极晶体管,导电层与电源线电连接。导电层作为屏蔽电极,利用法拉第屏蔽效应,防止了在集电区和基极连接层之间产生寄生电容。

    半导体激光器模块
    22.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499682A

    公开(公告)日:2004-05-26

    申请号:CN200310104428.2

    申请日:2003-10-29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1S5/02252 H01S5/02276 H01S5/0683

    Abstract: 一种激光器模块包括固定在半导体衬底上的激光器二极管,以在水平方向从其前端发射前向激光束和从其后端的点源发射后向激光束。同样固定在该衬底上的光电二极管带有在水平方向上从邻近激光器二极管的边缘起延伸L长度、用于接收后向激光束的较低部分的光接收表面,该光接收表面比点源低垂直距离Y,邻近激光器二极管的边缘与激光器二极管的点源间隔有水平距离Z,其中,水平距离Z等于或大于(Y/tanθ)-L,θ是后向激光束的较低一半从点源发射的垂直角。

    端子间高度隔离、小型、低成本的矩阵开关装置

    公开(公告)号:CN1407722A

    公开(公告)日:2003-04-02

    申请号:CN02140174.8

    申请日:2002-07-04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4Q3/521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具有2×2矩阵SW的矩阵开关装置,其中,在前述2×2矩阵SW的后段具有SPDT开关,前述2×2矩阵SW及前述SPDT开关被半导体集成电路化并且相互形成为一体,前述2×2矩阵SW的2个输出端子中的一个以及前述SPDT开关的2个输入端子中的一个在半导体集成电路芯片上相互电连接,前述2×2矩阵SW的2个输入端子、前述2×2矩阵SW的前述2个输出端子中的另一个、前述SPDT开关的前述2个输入端子的另一个、以及前述SPDT开关的1个输出端子分别被前述半导体集成电路芯片。

    半导体器件
    27.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707809A

    公开(公告)日:2005-12-14

    申请号:CN200510076118.3

    申请日:2005-06-08

    Inventor: 椿茂树

    Abstract: 一种半导体器件,包括:包含注入其中的第一导电型杂质的半导体衬底(N+衬底110);第二导电型杂质注入层(P+注入层114),其以相对高的浓度形成在半导体衬底(N+衬底110)上;第二导电型杂质外延层(P-外延层111),其以相对低的浓度形成在第二导电型杂质注入层上(P+注入层114);以及场效应晶体管(N沟道型横向MOSFET100),其由位于第二导电型杂质外延层(P-外延层111)中的一对杂质扩散区(N+源扩散层115和N-漏层116)和位于被一对杂质扩散区(N+源扩散层115和N-漏层116)夹着的区域上的栅电极(117)构成。

    将半导体发光器件光学耦合到光纤上的半导体器件

    公开(公告)号:CN1207599C

    公开(公告)日:2005-06-22

    申请号:CN02143290.2

    申请日:2002-09-25

    Inventor: 吉泽哲

    Abstract: 一种用于对半导体发光器件与光纤光学耦合的半导体器件,包括:透镜,将从半导体发光器件发出的光聚焦到光纤上;壳体,壳体对透镜进行支撑,并且包括圆柱第一部分;第二部分,第二部分在第一部分的上端与第一部分一体成型,并且在第二部分的中心形成开口,透镜适配安装在开口内;和玻璃,玻璃环绕透镜,实现透镜与开口之间的密封。一个应力消除器,当用接触焊将壳体固定到底座上时,所述消除器消除作用在壳体上的应力,并且防止壳体由于应力的作用产生弹性变形,其中应力消除器包括圆柱形的第三部分,所述第三部分由第一部分向上延伸超过第二部分;在第二部件的上、下表面上形成增强件。避免壳体由于作用在壳体上的应力产生变形。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