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206551606U
公开(公告)日:2017-10-13
申请号:CN201720042716.7
申请日:2017-01-13
Applicant: 华侨大学
IPC: B32B17/02 , B32B17/12 , B32B17/06 , B32B9/00 , B32B9/04 , B32B27/02 , B32B27/12 , B32B27/34 , B32B27/06 , B32B33/00 , B32B3/12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加强型蜂窝复合板,包括蜂窝芯、上面板、下面板,蜂窝芯包括若干六边形单元胞体,六边形单元胞体的外单元胞体内衍生有若干层尺寸逐渐缩小的内单元胞体,内单元胞体与外单元胞体共轴,而且相对的边平行,相对的角通过壁面连接。本实用新型对蜂窝芯进行改进,并通过加强型的复合纤维铺层组合结构,在抗弯、低速冲击方面拥有较好的力学特性。蜂窝芯的孔型增多且有规律排布,具有更加优越的刚性强度和极限破坏载荷,其质量轻、强度高的特点符合目前工业应用领域的需求,具有较好的轻量化特性。上面板、下面板为复合纤维铺层,具有比强度高,比模量大,可设计性、抗腐蚀性和耐久性能好、热膨胀系数大等特点。
-
公开(公告)号:CN205769138U
公开(公告)日:2016-12-07
申请号:CN201620661015.7
申请日:2016-06-28
Applicant: 华侨大学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高效渐进式稳定吸能装置,包括保险杠、位于保险杠后侧的油压吸能机构,油压吸能机构包括油缸体、连接件、活动设置在油缸体内的油压活塞板,连接件传动连接在保险杠和油压活塞板之间,油缸体一端设有出油口,油压吸能机构还包括用于开关所述出油口的压盖;位于保险杠后侧的气压吸能机构,气压吸能机构包括气缸体、活动设置在气缸体内的气压活塞板;保险杠受到撞击时,撞击力通连接件传递给油压活塞板,油压活塞板挤压油缸体内的油并使油推开压盖从出油口流出,油对气压活塞板施加压力使气压活塞板压缩气缸体内的空气。此装置不仅能较好的吸收能量,而且减振缓冲,降低碰撞力,提高稳定性,从而对驾驶员和乘员起到很好的保护作用。
-
公开(公告)号:CN221961069U
公开(公告)日:2024-11-05
申请号:CN202323574934.X
申请日:2023-12-27
Applicant: 华侨大学
IPC: H01M10/613 , H01M10/625 , H01M10/653 , H01M10/6554 , H01M50/244 , H01M50/249 , H01M50/242 , H01M50/24 , H01M50/222 , H01M50/224 , H01M50/207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高效的散热吸能电池箱,中间复合夹层设置在上防护板和下防护板之间;上防护板和下防护板分别是由两层碳纤维中间夹铝合金层的复合结构构成;中间复合夹层由四种铝合金结构和三块铜板组成,四种铝合金结构由上至下依次为星形手性负泊松比结构、斐波那契螺旋结构、三维双层肋骨拱结构和三周期极小曲面结构;相邻两个铝合金结构之间设置一块铜板;铝合金层的截面形状为Y型瓦楞状;Y型瓦楞状的结构由波峰和波谷的交替排列而成;星形手性负泊松比结构的截面为嵌套星形四韧带手性负泊松比和三韧带手性负泊松比的双层蜂窝结构;斐波那契螺旋结构的截面为设有螺旋线的周向分布斐波那契螺旋结构。
-
公开(公告)号:CN221757479U
公开(公告)日:2024-09-24
申请号:CN202420019200.0
申请日:2024-01-04
Applicant: 华侨大学
IPC: B60R19/34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基于莲藕仿生结构的高效吸能盒,包括:铝合金外壳吸能盒主体和辅助吸能体;所述辅助吸能体包括辅助吸能柱和碳纤维填充薄壁柱;吸能盒主体是由内外正八边形薄壁结构和环形分布在吸能盒主体外部筒壁上的圆柱形空腔以及八个五边形薄壁结构内腔构成;所述辅助吸能柱嵌套在每一个外圆柱形空腔中形成复合结构。上述的吸能盒,旨在能够有效解决传统吸能盒吸能效率低、结构单一、承载不稳定的问题,提供一种具有优异耐撞性的汽车吸能盒,从而提高汽车的轻量化设计和被动安全。
-
公开(公告)号:CN221605759U
公开(公告)日:2024-08-27
申请号:CN202420276912.0
申请日:2024-02-05
Applicant: 华侨大学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基于正弦波纹蜂窝结构的层级吸能装置,包括设计有正弦波纹壳面的吸能外壳和分层填充在壳体内呈蜂窝状的层级吸能结构。所述层级吸能结构包括预折叠式的上部吸能层、完整填充在棱台的壳体内的下部吸能层以及两端设置有分隔板的中部吸能层,上部吸能层的上表面与上连接板间隔预定距离。本装置通过外壳的振荡正弦波纹诱导变形保证了变形初期的稳定性,三种类型的蜂窝状结构的强度从上到下依次增加实现逐级吸能的效果,有效保障吸能的持续性和稳定性,底部采用棱台结构可以有效抵抗多角度冲击下的力学失稳现象产生,从而明显提高结构整体稳定性。解决现有吸能结构吸能不稳定、吸能效率低,多角度冲击适应差的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221414051U
公开(公告)日:2024-07-26
申请号:CN202322332377.4
申请日:2023-08-29
Applicant: 华侨大学 , 福建三建工程有限公司 , 福建省绿能环保科技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用于轻质垃圾回收的机器人分拣系统,输送机构用于输送轻质垃圾;图像识别机构安装在输送机构上游;机器人执行机构安装在输送机构下游,其包括机械臂、转盘、真空吸盘和高压气喷组件,所述高压气喷组件安装在转盘且与真空吸盘同步转动,该高压气喷组件设置有喷嘴;多个垃圾收集区分别布置在输送机构的两侧;图像识别机构、机器人执行机构均与控制器通讯连接。该分拣系统采用真空吸盘与高压气喷组件相结合的方式进行垃圾的投递,只需通过高压气喷组件将垃圾喷进对应的垃圾收集区,大大缩短了机械臂的行程,省去了机械臂移动至垃圾收集区的时间,提高了整个分拣设备分拣效率,降低了分拣成本。
-
公开(公告)号:CN221213869U
公开(公告)日:2024-06-25
申请号:CN202323549367.2
申请日:2023-12-26
Applicant: 华侨大学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抗多角度冲击的夹层填充轻质吸能盒,由外到内依次设置有外防护层、抗冲击夹层、内防护层和填充吸能层;所述抗冲击夹层为具有三周期极小曲面结构的混合胞元以点阵阵列的形式填充而成,所述混合胞元包括IWP型结构和FRD型结构;所述填充吸能层由若干负泊松比圆管组成,所述负泊松比圆管内部填充有在正向冲击方向密度呈梯度变换的三周期极小曲面结构。本实用新型有效提升了吸能盒结构的变形稳定性和结构之间的协同效应,提高能量吸收效率,具有更好的耐撞性和吸能性,解决了现有吸能盒压缩变形不稳定、抗冲击能力不足、吸能效率有限等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220809554U
公开(公告)日:2024-04-19
申请号:CN202322712094.2
申请日:2023-10-10
Applicant: 华侨大学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动客车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滑板式底盘车架。其包括主架体、第一端部架体、第二端部架体、第一填充物和第二填充物,主架体中,由第一横梁、第一纵梁、第二横梁和第二纵梁连接构成的框架内安装有电池包;第一填充物填充于第一纵梁的内部和第二横梁的内部;第一端部架体包括两根第三纵梁,第三纵梁的一端与第一纵梁的端部连接,第二填充物填充于第三纵梁的内部;第二端部架体和第一端部架体结构相同,并且以第二横梁为对称轴呈轴对称安装在第一纵梁的两端。通过对底盘车架进行第一填充物和第二填充物的填充设计,增加底盘车架的强度,有效地分散和减缓车辆发生碰撞时产生的应力,提高车辆的安全性能,同时增强电池的散热性能。
-
公开(公告)号:CN219937147U
公开(公告)日:2023-10-31
申请号:CN202320422009.6
申请日:2023-03-08
Applicant: 华侨大学
IPC: H01M10/613 , H01M10/625 , H01M10/6568 , H01M50/222 , H01M50/293 , H01M50/233 , H01M50/242 , H01M50/249 , H01M50/244 , H01M10/653 , H01M10/655 , H01M10/6556 , H01M50/238 , H01M50/231 , H01M10/6554 , A62C3/16 , B01D49/00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液冷散热的防护电池箱,包括:电池箱体,电池安装架,液冷散热管道;所述电池箱箱体由上防护板,中间复合夹层以及下防护板组成;所述中间复合夹层由上至下依次为蜂窝结构、分形分层蜂窝结构、阻燃剂;蜂窝结构、分形分层蜂窝结构、阻燃剂中间通过隔板隔开;所述电池箱体还设置有液冷管道进出口;所述液冷散热管道填充有三周期极小曲面结构,其材质为铝合金。上述的液冷散热的防护电池箱,解决现有电池箱在散热以及防护上的不足,旨在提高电池箱的使用性能和安全性能。
-
公开(公告)号:CN218477486U
公开(公告)日:2023-02-14
申请号:CN202222756304.3
申请日:2022-10-19
Applicant: 华侨大学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多级波纹吸能盒,包括波纹管,所述波纹管是三个并且在从内到外依次套设,三个所述波纹管的高度由内到外逐渐增大,所述波纹管的振幅从上往下逐渐减小,内外套设的二个波纹管之间填充碳纤维蜂窝材料,及内层波纹管内也填充碳纤维蜂窝材料,三个波纹管通过碳纤维蜂窝材料连接形成一个整体。采用震荡波纹管,波动振幅呈梯度分布,波纹作为诱导装置呈梯度分布,使得在碰撞过程中,碰撞力总是波动式增加,避免了碰撞力的过快增加,有效降低了峰值力。并且通过多级分层波纹管,实现分级吸能的效果,大大提高吸能效率。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