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于车辆的自动变速机
    31.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05705831A

    公开(公告)日:2016-06-22

    申请号:CN201480059908.8

    申请日:2014-10-29

    Abstract: 一种自动变速机包括:选择性地将第一转动部件接合到第二转动部件的第一接合机构,选择性地将第一转动部件接合到第三转动部件的第二接合机构以及其它接合机构。第一或第二接合机构中的至少一个为爪形离合器。自动变速机通过控制接合机构来设定中间速度级、高速度级和低速度级。第一接合机构在从高速度级变速到中间速度级中保持接合。第二接合机构在从低速度级变速到中间速度级中保持接合。当自动变速机通过控制其它接合机构来设定中间速度级时,通过爪形离合器耦接到第一转动部件的转动部件的转速与第一转动部件的转速一致。

    自动变速器
    35.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01292099A

    公开(公告)日:2008-10-22

    申请号:CN200680038927.8

    申请日:2006-11-08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F16H57/021 Y10T74/2186

    Abstract: 在输出轴(6)凸缘部(6a)和外壳(2)套筒部(2d)的侧面(2g)之间设置推力轴承(41),在上述套筒部(2d)的内周部(2e)和上述输出轴(6)的外周部(6e)之间以外圈(61)的侧面(61a)接触到台阶部(2f)的方式设置滚珠轴承(60)。而且,和传动轴相连的凸缘叉(7)与上述输出轴(6)的外周侧花键卡合的同时固定在该输出轴(6)上,且以如下方式构成,即,被该传动轴向X1方向压紧时,凸缘叉(7)通过填隙垫圈(8)与上述滚珠轴承(60)的内圈(62)的侧面(62a)抵接。由此,能够使产生于滚珠轴承(60)的力只作用于X1方向侧,从而能够提高滚珠轴承(60)的耐久性和结构的紧凑化,且还能够高精度地支撑输出轴的轴向位置。

    扭转振动降低装置
    37.
    发明授权

    公开(公告)号:CN106461013B

    公开(公告)日:2019-03-22

    申请号:CN201580033248.0

    申请日:2015-06-22

    Abstract: 一种扭转振动降低装置,所述扭转振动降低装置设置在流体动力传递装置(1)内部,所述流体动力传递装置具有产生流体流的驱动侧构件(2)和由流体流驱动的从动侧构件(5),所述扭转振动降低装置包括:滚动元件(29),所述滚动元件构造成根据扭矩变化而往复运动;保持构件(20),所述保持构件(20)具有滚动腔体(28),所述滚动腔体构造成以使滚动元件(29)能够往复运动的方式容纳滚动元件(29);和外壳(16),所述外壳构造成将滚动元件(29)和滚动腔体(28)与流体动力传递装置(1)内部的流体隔开。保持构件(20)被封闭且固定在外壳(16)内部,并且外壳(16)固定到从动侧构件(5)。

    降低振动装置
    38.
    发明授权

    公开(公告)号:CN106461016B

    公开(公告)日:2018-06-08

    申请号:CN201580030789.8

    申请日:2015-06-09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F16F15/1206 F16H1/28

    Abstract: 本发明的课题在于,抑制车辆的响应性降低,并且,降低在动力传递路径上传递的扭转振动。作为从发动机(10)到变速器(20)之间的动力传递路径,包括并列地形成的第一路径(R1)和第二路径(R2),所述第一路径(R1)设置有作为弹性体的螺旋弹簧(43),所述第二路径(R2)设置有作为惯性体的太阳齿轮(5s),通过借助第一和第二离合器(C1、C2)切换第一路径(R1)和第二路径(R2),切换由太阳齿轮(5s)产生的惯性转矩作用于动力传递路径的状态和不产生惯性转矩的状态。

    扭转振动降低装置
    40.
    发明授权

    公开(公告)号:CN105697649B

    公开(公告)日:2018-05-29

    申请号:CN201510918840.0

    申请日:2015-12-11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F16F15/145

    Abstract: 提供了一种扭转振动降低装置。扭转振动降低装置包括旋转体、多个滚动体和连接构件。连接构件连接多个滚动体,并且至少两个接触部位于多个容纳部中的每个容纳部的内表面上,多个滚动体中的每个滚动体的外周面的一部分位于多个容纳部中的每个容纳部中,并且多个滚动体中的每个滚动体的外周面被构造成在旋转体的圆周方向上与接触部形成点接触。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