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阀装置
    41.
    实用新型

    公开(公告)号:CN206246736U

    公开(公告)日:2017-06-13

    申请号:CN201621333036.2

    申请日:2016-12-07

    Abstract: 经本实用新型公开的多阀装置包括:外壳单元,具备流体流入的至少一个以上的流入端口和流体被排出的多个流出端口;阀单元,旋转地安装在外壳单元,根据旋转的姿势选择性地开放或封闭多个流出端口,控制所述流体的流出路径;及密封单元,分别密封连接多个流出端口和所述阀单元之间,且流入端口中至少一个并排地配置在阀单元的旋转轴方向,多个流出端口以所述阀单元的旋转轴为中心的圆周方向,相互隔离地被配置。经这些构成,具备多个流出端口的多阀装置可由一段构成,可贡献于提高根据紧凑构成的空间活用度。

    多端口阀及其温度管理系统和包括多端口阀的集成模块

    公开(公告)号:CN216903102U

    公开(公告)日:2022-07-05

    申请号:CN202123117457.5

    申请日:2021-12-13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多端口阀及其温度管理系统和包括多端口阀的集成模块,具体涉及可根据车辆的外部空气温度条件来有机控制电池或电气部件的温度的多端口阀、利用多端口阀的温度管理系统及包括多端口阀的集成模块,该多端口阀包括:上部端口部,具有形成多个上部流路端口的上部外壳;下部端口部,以与上述上部端口部相同的中心轴为中心结合在下部,具有形成多个下部流路端口的下部外壳;以及阀本体,以上述中心轴为中心,以能够旋转的方式收容在由上述上部外壳及下部外壳形成的内部空间,在上部和下部分别形成与上部流路端口及下部流路端口相连通的上部连接口及下部连接口,根据上述阀本体的旋转,相邻的上部流路端口或下部流路端口中的至少一对连通。

    阀体盖-自动变速器油加热器集成模块

    公开(公告)号:CN215567848U

    公开(公告)日:2022-01-18

    申请号:CN202121358558.9

    申请日:2021-06-18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通过将自动变速器油加热器与阀体盖模块化来具有直接相连的结构,由此简化油移动路径,本实用新型的特征在于,包括:自动变速器油加热器,形成有用于进油或出油的进油口及出油口;以及阀体盖,具有用于放置上述自动变速器油加热器的外侧面以及与变速器相连接的内侧面,在上述外侧面及内侧面,沿着其厚度方向形成用于进油或出油的出油口及进油口,在上述外侧面或内侧面,沿着其面方向形成能够使油移动的移动路径部,形成于上述阀体盖的出油口及进油口与上述移动路径部相连接,形成于上述自动变速器油加热器的进油口及出油口分别以相连通的方式与形成于上述外侧面的出油口及进油口相结合。

    放油塞装置
    44.
    实用新型

    公开(公告)号:CN215059359U

    公开(公告)日:2021-12-07

    申请号:CN202023097072.2

    申请日:2020-12-21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放油塞装置,安装在装载包括油在内的流体的车辆用部件,包括:安装部,设置在车辆用部件,具有以贯通的方式形成的紧固孔;塞部,通过插入于紧固孔来安装在安装部;以及密封部,以与塞部相结合的状态安装在安装部,用于对安装部与塞部之间进行密封,塞部包括:塞,当与安装部相结合时,通过紧固孔插入于车辆用部件的内部;以及盖部,以在与安装部相结合时通过紧固孔暴露在车辆用部件外部的方式从塞延伸,塞部在插入于紧固孔后通过旋转来固定在安装部,盖部包括至少一个干涉叶片,干涉叶片用于限制相对于安装部的塞部的旋转角度,从盖部的外周面突出并朝向塞弯曲。这种结构的放油塞装置不仅容易组装,而且可提高维护及维修性。

    车辆用多通阀门
    45.
    实用新型

    公开(公告)号:CN207905916U

    公开(公告)日:2018-09-25

    申请号:CN201690000985.0

    申请日:2016-07-06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车辆用多通阀门,本实用新型公开车辆用多通阀门,上述车辆用多通阀门的特征在于,包括:阀壳体,在内部形成具有长度的空间来填充流体,用于使流体流动的多个端口贯通形成于阀壳体;阀部件,以可旋转的方式内置于上述阀壳体,形成有与上述阀壳体的上述端口相对应的孔口,通过旋转来使上述孔口及上述端口连通并开闭上述端口;以及促动器,用于向上述阀部件提供驱动力来使其进行旋转,上述阀壳体包括:阀壳体主体,包括第一端口部、第二端口部及第三端口部,在上述第一端口部中,上述端口分别形成于一端部的两侧来形成一行,在上述第二端口部中,另一上述端口分别形成于与上述第一端口部隔开的另一端部的两侧来形成一行,上述第三端口部由与上述第二端口部的多个上述端口中的一个形成列的上述端口形成;以及端口盖,附着于上述阀壳体主体来使形成一列的上述第三端口部的上述端口及上述第二端口部的上述端口连通,以此提供流体可流动的流路,上述阀部件包括第一孔口、第二孔口及第三孔口,上述第一孔口用于开闭上述第一端口部的多个上述端口,上述第二孔口用于开闭上述第二端口部的多个上述端口,上述第三孔口用于开闭上述第三端口部的上述端口。

    车辆用冷却水加热装置
    46.
    实用新型

    公开(公告)号:CN215979667U

    公开(公告)日:2022-03-08

    申请号:CN202122259224.2

    申请日:2021-09-17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车辆用冷却水加热装置,包括:主体部,能够使冷却水流入及排出,在内部具有用于加热冷却水的空间;以及加热部,在主体部的内部加热冷却水,加热部包括断开部,当施加预设的极限电流以上的电流时,断开部物理断开加热部的驱动。通过这种结构,与电控制分开地物理断开并控制加热操作,从而可以提高使用安全性。

    车辆用多阀装置
    47.
    实用新型

    公开(公告)号:CN211009996U

    公开(公告)日:2020-07-14

    申请号:CN201921352632.9

    申请日:2019-08-20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揭示车辆用多阀装置。本实用新型车辆用多阀装置包括:阀外罩,形成一个以上的用于使流体流入或流出的出入口;阀主体部,以能够旋转的方式设置于上述阀外罩的内部,形成一个以上的与上述出入口选择性相连通的开口,用于选择性开闭上述出入口;以及密封部件,设置于上述阀外罩与上述阀主体部之间,使得至少一部分紧贴在上述阀主体部,用于维持上述开口周边的气密,在上述阀主体部的外周面形成凹陷部,上述凹陷部与上述阀主体部的中心轴之间的距离小于上述阀主体部的半径,在上述凹陷部形成上述阀主体部的制作过程中所形成的分模线。

    车辆用多路阀及其促动器装置

    公开(公告)号:CN210372139U

    公开(公告)日:2020-04-21

    申请号:CN201920807892.4

    申请日:2019-05-31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车辆用多路阀的促动器装置,通过设置阀来以多方向控制流体的流动,上述车辆用多路阀的促动器装置包括:促动器外壳,设置于阀的一侧;马达部,设置于促动器外壳的内部,用于产生驱动力;齿轮部,包括与马达部的马达轴相结合的驱动齿轮、与阀相连接来传递驱动力的输出齿轮以及向上述输出齿轮传递上述驱动齿轮的驱动力的至少一个传递齿轮;磁铁部,以环(Ring)形状设置于输出齿轮;以及检测部,与磁铁部隔开预设间隔,用于检测在磁铁部发生的磁场变化。根据上述结构,可通过提高磁场检测的线性度来提高检测准确率。

    车辆用阀系统及其促动器装置

    公开(公告)号:CN210153318U

    公开(公告)日:2020-03-17

    申请号:CN201920808046.4

    申请日:2019-05-31

    Inventor: 柳光珍 金韓瑟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车辆用阀系统的促动器装置,可通过设置至少两个阀来双向控制流体的流动,包括:外壳部,位于至少两个阀之间;一个驱动部,设置于外壳部的内部,用于产生能够同时驱动至少两个阀的驱动力;第一输出部,向至少两个阀中的一个传递驱动部的驱动力;第二输出部,向上述至少两个阀中的另一个传递驱动部的驱动力;以及传感部,用于检测上述第一输出部及第二输出部中的一个的位置。根据上述结构,可通过一个驱动源驱动双向阀,可精密地控制位置。

    车辆用水泵一体型多路阀装置

    公开(公告)号:CN207974880U

    公开(公告)日:2018-10-16

    申请号:CN201721828706.2

    申请日:2017-12-25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提高阀的密封及冷却效率的车辆用水泵一体型多路阀装置。上述车辆用水泵一体型多路阀装置可包括:阀壳体,具有至少一个流入端口和排出端口,在上述流入端口形成有用于使冷却水流入的流入口,在上述排出端口形成有用于使冷却水排出的排出口;阀,设置于上述阀壳体的内部,一侧以能够旋转的方式与上述阀壳体相结合,用于选择性地开闭上述流入端口和上述排出端口中的至少一个;泵,至少一部分与上述阀壳体结合为一体或形成为一体,用于吸入及吐出冷却水;以及预支撑部件,以与上述阀的另一侧隔开预设间隔的状态包围上述阀的另一侧的至少一部分,用于防止上述阀脱离规定范围以上或以接触的状态支撑上述阀的另一侧的至少一部分。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