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于车辆驱动设备的控制装置

    公开(公告)号:CN1737412A

    公开(公告)日:2006-02-22

    申请号:CN200510082883.6

    申请日:2005-07-11

    Inventor: 田端淳 多贺丰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车辆的驱动设备的控制装置,该驱动设备包括无级换档部分和自动换档部分,前者包括将发动机的输出分配到第一电动机和传动构件的差速设备、和设置在从传动构件到多个驱动轮的动力传动路径中的第二电动机,后者构成动力传动路径的一部分,该控制装置包括:用于在车辆状况不稳定时稳定其的车辆状况稳定控制器;耦合设备,其可选择性地切换到松开状态和啮合状态,在前一状态中耦合设备将无级换档部分置于可用作电控CVT的无级换档状态,在后一状态中耦合设备将无级换档部分置于其不可用作电控CVT的有级换档状态;和车辆稳定相关切换控制器,其在所述车辆状况稳定控制器进行车辆状况稳定控制时,将耦合设备切换到松开状态。

    车辆用驱动系统及其组装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1203396A

    公开(公告)日:2008-06-18

    申请号:CN200680021960.X

    申请日:2006-06-26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Y02T10/6217 Y02T10/6239 Y02T10/7077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具有优异组装性能的车辆用驱动系统。第一电动机(M1)、动力分配机构(16)和第二电动机(M2)配置在第一轴线(CL1)上,自动变速部分(20)配置在与第一轴线(CL1)平行的第二轴线(CL2)上。在与输入旋转构件(14)相对的侧端处定位在第一轴线(CL1)上的传递构件(18)经连接装置(23)连接至在与输入旋转构件(14)相对的侧端处定位在第二轴线(CL2)上的第一中间轴(40),使得动力可以互相传递。由于安装在第一轴线(CL1)上的第一电动机(M1)、动力分配机构(16)和第二电动机(M2)的轴向尺寸大约等于安装在第二轴线(CL2)上的自动变速部分(20)的轴向尺寸,所以能够适当地减小这些轴向尺寸。由于外壳(12)被分成四个部分,即第一壳体部分(12a)、第二壳体部分(12b)、第三壳体部分(12c)和第四壳体部分(12d),所以能够容易地组装外壳。

    用于车辆的驱动装置
    50.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01031445A

    公开(公告)日:2007-09-05

    申请号:CN200580032716.9

    申请日:2005-09-27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F16H3/728 Y02T10/6239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可获得最小化的车辆驱动装置。通过第一行星齿轮组(差速装置)24将驱动动力源的输出分配到第一电动机M1和传动部件18,并且开关离合器C0和开关制动器B0可操作用来选择性地将第一行星齿轮组24置于用作电力无级变速器的差速状态和锁定状态,所述第一行星齿轮组24及所述开关离合器C0和开关制动器B0被布置在第一电动机M1和第二电动机M2之间。这使得动力传动状态在宽档区内执行。另外,因为第一行星齿轮组24在发动机的高输出区域下被设定为锁定状态,以将发动机的输出主要通过机械动力传输路径传送到驱动轮,所以可以减少由第一电动机M1承担的电动反作用力,使得第一电动机M1最小化。进一步,两个电动机M1和M2之间的空隙被用来作为容纳第一行星齿轮组24、开关离合器C0和开关制动器B0的空间,从而使驱动装置10最小化。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