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折叠无人机及其控制方法
    1.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19796554A

    公开(公告)日:2025-04-11

    申请号:CN202510174312.2

    申请日:2025-02-18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飞行设备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可折叠无人机及其控制方法,可折叠无人机包括:平行设置的第一中翼和第二中翼,第一中翼和第二中翼通过双翼连接模块连接;两个第一折叠翼,两个第一折叠翼分别设置在第一中翼的两端,且两个第一折叠翼对称设置;两个第二折叠翼,两个第二折叠翼分别设置在第二中翼的两端,且两个第二折叠翼对称设置;可折叠无人机起降时,第一折叠翼为向第二中翼的方向折叠的状态,第二折叠翼为向第一中翼的方向折叠的状态,可折叠无人机转至平飞后,第一折叠翼向远离第二中翼的方向展开,第二折叠翼向远离第一中翼的方向展开。本发明至少有利于减小可折叠无人机在起降阶段的占地面积。

    一种分布式多源混合动力无人机及动力系统控制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8163973B

    公开(公告)日:2024-08-27

    申请号:CN202410609484.3

    申请日:2024-05-16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油电混合无人机技术领域,提供一种分布式多源混合动力无人机及动力系统控制方法,包括:两个平行设置的第一机翼、第二机翼和动力系统,动力系统中的第一动力舱设置在第一机翼和第二机翼中间,第二动力舱对称设置在第一机翼和第二机翼上,且在每个第二动力舱外侧均设有第三动力舱;启电一体发动机由供油模块提供燃料能源产生动能,动能用于供给油动螺旋桨产生推力和转化为电能;电能用于驱动第三动力舱产生拉力和为电池模块充电,电池模块用于为第二动力舱供电。本发明设置了三种动力舱,并根据燃油发动机和电动机各自的优势,设计各模式中燃油发动机和电动机的停启情况,真正意义上实现了油电混合,并有效提高了能效和可靠性。

    一种尾座式无人机安全转换方法
    3.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18529290A

    公开(公告)日:2024-08-23

    申请号:CN202410678547.0

    申请日:2024-05-29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无人飞行器控制技术领域,具体提供一种尾座式无人机安全转换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建立尾座式无人机的气动模型,根据气动参数构建气动力与攻角、速度之间的映射关系,并确定气动参数;设定转换过程中的水平速度曲线以及俯仰角度转换速率;依据水平加速度的要求计算拉力变化曲线;对尾座式无人机进行受力分析,计算尾座式无人机的垂向加速度,并对垂向加速度小于0的情况进行补偿,保证垂向加速度不小于0。本发明根据垂飞和平飞的不同要求,对尾座式无人机的速度变化曲线和拉力曲线进行详细设计,避免了传统多模态切换的方式,规避了模态切换过程中存在的安全风险,有利于尾座式无人机在复杂气候环境中执行任务。

    一种共轴双光宽光谱物镜光学系统

    公开(公告)号:CN118393701A

    公开(公告)日:2024-07-26

    申请号:CN202410859977.2

    申请日:2024-06-28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光学成像技术领域,具体提供一种共轴双光宽光谱物镜光学系统,沿入射光的传播路径依次设有:第一透镜、第二透镜和分光镜,分光镜将长波红外波段射入第一单元,将微光波段射入第二单元,第一单元和第二单元共用大口径的第一透镜和第二透镜,通过对第一单元和第二单元内的各个镜片的光焦度进行了合理化的分配,使第一单元构成有效焦距为50mm、F#0.9、视场9.7°、后截距6.5mm的红外光学系统,使第二单元构成有效焦距为80mm、F#1.4、视场12°、后截距8mm的微光光学系统。本发明结构简单、体积小、易加工、成本低、光谱范围广、相对口径大、分辨力高、成像效果好、便于图像融合,更符合当前对融合技术的发展需求。

    一种无人机翼间连接结构
    5.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18124837A

    公开(公告)日:2024-06-04

    申请号:CN202410435822.6

    申请日:2024-04-11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无人机技术领域,提供一种无人机翼间连接结构,其中,主翼插头、外翼插头、主翼PCB电路板、外翼PCB电路板、主翼连接梁和外翼连接梁均设置在无人机蒙皮的内部,主翼PCB电路板和外翼PCB电路板均被垂直固定在无人机蒙皮的内表面上,并且与蒙皮内表面完全贴合;主翼连接梁和外翼连接梁分别穿过主翼PCB电路板和外翼PCB电路板,并采用套管连接方式进行径向连接,主翼插头和外翼插头分别固定在主翼PCB电路板和外翼PCB电路板上,并实现翼间的轴向连接和电气连接。本发明将无人机的主翼和外翼的机械连接结构和电气连接结构均设置在蒙皮内部,保护了无人机气动效率,避免了连接拆卸时对电气线路的损伤,并且避免了额外固定零件的使用,提升了续航能力。

    无人机集群避障方法
    6.
    发明授权

    公开(公告)号:CN114428516B

    公开(公告)日:2024-05-07

    申请号:CN202210088080.5

    申请日:2022-01-25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无人机集群避障方法,包括以下步骤:S1、在无人机集群中选取长机,将其他无人机作为僚机;S2、长机通过获取僚机的位置信息来识别当前无人机集群的初始队形;S3、长机和僚机分别感知前方障碍物信息,僚机将障碍物信息反馈给长机;S4、长机根据障碍物信息重新确定无人机集群的新队形位置,并根据新队形位置更新集群中各无人机下一时刻的目标位置,且将下一时刻的目标位置发送给僚机;S5、无人机集群根据下一时刻的目标位置进行队形变换;S6、判断无人机集群是否通过障碍物,S7、判断当前时刻是否为最后时刻。本发明通过队形变换的方式完成集群避障,计算量小、响应速度快、环境适应性更强。

    一种无人机冗余飞控模块的无扰切换方法和装置

    公开(公告)号:CN114735201A

    公开(公告)日:2022-07-12

    申请号:CN202210192044.3

    申请日:2022-02-28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无人机冗余飞控模块的无扰切换方法和装置,该装置通过第一飞控模块和所述第二飞控模块相互发送预设频率的PWM波信号以监控对方的状态,当其中一个飞控模块发生故障则将另一个飞控模块设置为主控制模块,由于数据在第一飞控模块和第二飞控模块之间始终是双向传输的,因而在第一飞控模块在先发生故障再恢复主控制功能后,其也可以在第一时间接收第二飞控模块传输的飞行数据进行同步,从而实现了无人机飞行控制的无扰切换。

    图像分析方法、存储介质和电子设备

    公开(公告)号:CN114723944A

    公开(公告)日:2022-07-08

    申请号:CN202210310796.5

    申请日:2022-03-28

    Abstract: 本发明提出了一种基于目标检测和语义分割的图像分析方法、存储介质和电子设备,所述方法包括以下步骤:获取待测图像数据,将其输入至训练完成的检测模型中;所述检测模型包括语义分割模块和目标检测模块;所述语义分割模块对待测图像数据进行语义分割,得到第一处理结果;所述目标检测模块对待测图像数据进行目标检测,得到第二处理结果;将所述第一处理结果和所述第二处理结果进行叠加,得到所述待测图像数据的语义分割图像数据。上述方案通过目标检测模块对图像中尺度较小的目标进行追踪检测,避免了语义分割模块的损失函数对图像中的小目标检测不敏感的问题。

    无人机飞行状态指示装置及其指示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4476103A

    公开(公告)日:2022-05-13

    申请号:CN202210057920.1

    申请日:2022-01-19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无人机飞行状态指示装置,包括:在无人机底部分别安装的灯光系统、传感器系统和控制系统。控制系统根据地面操作人员的指令向传感器系统发送读取无人机飞行数据的指令;传感器系统用于读取无人机的飞行数据,并将飞行数据发送给控制系统;控制系统用于将飞行数据转换为映射数据以及根据映射数据向灯光系统发送灯光显示指令。灯光系统用于改变灯光状态来显示映射数据。本发明通过红绿指示灯交替显示的方式,采用了五进制的方法表示数字,使地面操作人员能够直接了解到无人机的飞行数据,降低了飞行风险,最大程度减小了地面操作人员观察失误的可能性。

    无人机集群避障方法
    10.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14428516A

    公开(公告)日:2022-05-03

    申请号:CN202210088080.5

    申请日:2022-01-25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无人机集群避障方法,包括以下步骤:S1、在无人机集群中选取长机,将其他无人机作为僚机;S2、长机通过获取僚机的位置信息来识别当前无人机集群的初始队形;S3、长机和僚机分别感知前方障碍物信息,僚机将障碍物信息反馈给长机;S4、长机根据障碍物信息重新确定无人机集群的新队形位置,并根据新队形位置更新集群中各无人机下一时刻的目标位置,且将下一时刻的目标位置发送给僚机;S5、无人机集群根据下一时刻的目标位置进行队形变换;S6、判断无人机集群是否通过障碍物,S7、判断当前时刻是否为最后时刻。本发明通过队形变换的方式完成集群避障,计算量小、响应速度快、环境适应性更强。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