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带极性转换装置老化板设计方法及其结构

    公开(公告)号:CN115980534A

    公开(公告)日:2023-04-18

    申请号:CN202211614492.4

    申请日:2022-12-15

    Abstract: 一种带极性转换装置老化板设计方法及其结构,本发明属于半导体器件领域。所述方法为根据半导体器件的极性,在老化板上设置多个与半导体器件电极电气连接的换向插座;根据老化电路结构,设置与换向插座匹配的换向插板;通过换向插板与换向插座电气连接组合,实现极性转换。所述结构包括老化板主板、采样换向装置、加载换向装置;采样换向装置由转向装置插座、采样换向装置插板组成,加载换向装置由转向装置插座、加载换向装置插板组成,安装在老化板主板上,通过采样换向装置插板、加载换向装置插板插入不同的转向装置插座,实现电源极性的转向。解决了现有半导体器件功率老炼时极性换向的问题。广泛应用于多极性或多电源半导体器件老化技术领域。

    一种多功能酸碱腐蚀盘
    4.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04576458A

    公开(公告)日:2015-04-29

    申请号:CN201410831710.9

    申请日:2014-12-26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1L21/67 H01L29/6609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多功能酸碱腐蚀盘,包括提杆和插盘;所述提杆为T字型,T型上端为提部,T型下端与插盘固定;所述插盘为任意形状的盘状,插盘上设置有多个插孔,插孔开口位置为倒角结构。本发明使得机涂玻璃粉成为可能,提高了玻钝稳压管产品的外观一致性,提升了生产效率,为自动化生产提供了有力保障;产品碱腐蚀的腐蚀过程更加均匀可控,同时,也为后续产品碱腐蚀后的清洗到位提供保障;打破了稳压二极管只能打弯碱腐蚀、手工涂粉的工艺瓶颈,将打弯碱腐蚀法改进为插盘碱腐蚀法。

    一种IGBT高抗振性能的封装
    5.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16666374A

    公开(公告)日:2023-08-29

    申请号:CN202310793564.4

    申请日:2023-06-30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的一种IGBT高抗振性能的封装,包括陶瓷覆铜板,陶瓷覆铜板上印刷有三个图案相同的焊接区;其特征在于:底板,底板贴合固定在陶瓷覆铜板下端;塑料框架,塑料框架固定在底板上从侧面将盖板包围;功率端子和信号端子,多个功率端子和多个信号端子设在塑料框架的边缘上。本发明通过使用集成封装的六单元全桥IGBT模块代替三个并排安装的半桥模块投入使用,降低由于模块公差或装配误差导致的散热不稳定性;每个功率端子背面都有底板完全支撑,背面螺钉均匀分布,外界引起的振动很快可以传导到底板上,而底板是刚性的金属材料,抗振性能极佳,提高模块的抗振性能和可靠性提高。

    一种IGBT芯片及其制备方法
    6.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16469917A

    公开(公告)日:2023-07-21

    申请号:CN202310616319.6

    申请日:2023-05-29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的一种IGBT芯片及其制备方法,包括漂移区;漂移区的正面中部加工有元胞组,元胞组的端面通过正面电极覆盖,漂移区的边缘加工有P+ring区,P+ring区的端面通过依次堆叠有场氧化层、SIN钝化层、PI钝化层,所述漂移区的背面依次加工有场截止区、P+背集电区、背部电极。本发明芯片背面的高能质子H+会形成具有电活性的杂质,结合芯片正面的低掺杂的Pbase和多晶硅栅、边缘的P+ring区,在不影响芯片静态参数的情况下,能有效减少载流子寿命,降低反向关断时间,缩短拖尾电流时间,降低器件关断损耗,从而提高芯片的高频开关表现。

    一种半导体薄片背面加工工艺

    公开(公告)号:CN109599330A

    公开(公告)日:2019-04-09

    申请号:CN201811452396.8

    申请日:2018-11-30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电力电子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用于半导体薄片加工的背面工艺。该工艺的具体实施方法为在减薄晶圆背面表面覆盖一层涂有光刻胶的膜,将膜、光刻胶、减薄晶圆三者贴紧后,使光刻胶均匀的涂在晶圆背面的表面上。该工艺相对于传统的半导体薄片晶圆背面工艺而言,不会由于背面涂胶的不均匀性而导致部分减薄晶圆面积的浪费,从而进一步的降低器件的生产成本,提高器件的良率。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