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无人机校准测向设备航线规划方法及其飞行控制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0806210B

    公开(公告)日:2023-06-23

    申请号:CN201911128136.X

    申请日:2019-11-18

    Abstract: 本申请涉及一种无人机校准测向设备航线规划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在无人机测向设备工作频段范围内确定多个标校频点;确定各个标校频点的标校方位间隔、标校时长;确定无人机相对于地面标校信号源允许的最大俯仰角;确定地面标校信号源对无人机的有效作用距离;根据各个标校频点的标校方位间隔、标校时长,以及最大俯仰角、有效作用距离、无人机安全飞行限制条件,绘制无人机飞行剖面,对无人机飞行过程进行分析,确定无人机飞行的实现参数;梳理实现参数间的相互关系;对实现参数进行解耦,得到无人机校准测向设备航线的实现参数选值的集合,基于该集合规划得到无人机校准测向设备航线。此外涉及一种无人机校准测向设备飞行控制方法。

    一种多天线集中安装架
    2.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11952712A

    公开(公告)日:2020-11-17

    申请号:CN202010921058.5

    申请日:2020-09-04

    Abstract: 本申请属于安装架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多天线集中安装架。包括:底部支架(1)、上撑支架(2)、前挂支架(3)。所述底部支架(1)包括两个平行设置的支架座(11),所述支架座(11)呈直角三角形,包括第一直角边以及第二直角边,两个所述支架座(11)的第一直角边之间沿横向安装有第一型材(12);所述上撑支架(2)包括上撑部(21)以及第二型材(22),所述第二型材(22)包括多根,分别沿垂向安装在所述支架座(11)上,所述上撑部(21)安装在所述第二型材(22)的顶部;所述前挂支架(3)沿横向安装在两个所述支架座(11)的第二直角边以及所述第二型材(22)上。本申请采用轻量化设计,实现设备集中安装,减少重量,提高维护性。

    无人机飞行性能分析与飞行品质评估一体化实时监控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6769089B

    公开(公告)日:2019-04-23

    申请号:CN201611178036.4

    申请日:2016-12-19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无人机飞行性能分析与飞行品质评估一体化实时监控方法,涉及航空测试技术领域。所述无人机飞行性能分析与飞行品质评估一体化实时监控方法利用飞机性能分析与品质测试一体化系统实时接收并存储链路数据,将所述数据转换成工程数据包数据,将所述工程数据包数据通过绘制曲线实时显示;在所述飞机性能分析与品质测试一体化系统中嵌入试飞任务功能模块,利用所述试飞任务功能模块完成飞机多个飞行阶段飞行性能参数的解算;通过智能识别飞行品质测试的内容,实时导出对应参数的曲线显示,并与仿真数据进行实时的对比评估。本发明的优点是:将飞行性能和飞行品质测试在实时监控中完成,完善了试飞监控,在完善试飞监控的同时极大提高了试飞效率,降低了试飞经费。

    一种无人机
    4.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09080815A

    公开(公告)日:2018-12-25

    申请号:CN201810800876.2

    申请日:2018-07-20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无人飞行器结构设计,特别涉及一种无人机。无人机包括:外翼以及位于外翼之间的中央翼,中央翼的中上方通过挂梁设置有发动机短舱;减速板,设置在挂梁后缘,减速板分为以飞机对称面为基准左右对称设置的第一基板和第二基板;作动系统,位于挂梁内,用于控制第一基板和第二基板以其在靠近挂梁前缘的两条重叠的边为转轴转动,实现在所述闭合状态和开启状态之间的转换。本发明的无人机,通过减速板及其作动系统设计,能满足飞机飞行及下滑过程中的增阻需求,且对力矩特性影响很小,降低了控制律设计上的复杂度。

    一种无人机校准测向设备航线规划方法及其飞行控制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0806210A

    公开(公告)日:2020-02-18

    申请号:CN201911128136.X

    申请日:2019-11-18

    Abstract: 本申请涉及一种无人机校准测向设备航线规划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在无人机测向设备工作频段范围内确定多个标校频点;确定各个标校频点的标校方位间隔、标校时长;确定无人机相对于地面标校信号源允许的最大俯仰角;确定地面标校信号源对无人机的有效作用距离;根据各个标校频点的标校方位间隔、标校时长,以及最大俯仰角、有效作用距离、无人机安全飞行限制条件,绘制无人机飞行剖面,对无人机飞行过程进行分析,确定无人机飞行的实现参数;梳理实现参数间的相互关系;对实现参数进行解耦,得到无人机校准测向设备航线的实现参数选值的集合,基于该集合规划得到无人机校准测向设备航线。此外涉及一种无人机标校准测向设备飞行控制方法。

    一种多天线集中安装架
    6.
    发明授权

    公开(公告)号:CN111952712B

    公开(公告)日:2023-04-07

    申请号:CN202010921058.5

    申请日:2020-09-04

    Abstract: 本申请属于安装架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多天线集中安装架。包括:底部支架(1)、上撑支架(2)、前挂支架(3)。所述底部支架(1)包括两个平行设置的支架座(11),所述支架座(11)呈直角三角形,包括第一直角边以及第二直角边,两个所述支架座(11)的第一直角边之间沿横向安装有第一型材(12);所述上撑支架(2)包括上撑部(21)以及第二型材(22),所述第二型材(22)包括多根,分别沿垂向安装在所述支架座(11)上,所述上撑部(21)安装在所述第二型材(22)的顶部;所述前挂支架(3)沿横向安装在两个所述支架座(11)的第二直角边以及所述第二型材(22)上。本申请采用轻量化设计,实现设备集中安装,减少重量,提高维护性。

    一种无人机
    7.
    发明授权

    公开(公告)号:CN109080815B

    公开(公告)日:2021-11-19

    申请号:CN201810800876.2

    申请日:2018-07-20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无人飞行器结构设计,特别涉及一种无人机。无人机包括:外翼以及位于外翼之间的中央翼,中央翼的中上方通过挂梁设置有发动机短舱;减速板,设置在挂梁后缘,减速板分为以飞机对称面为基准左右对称设置的第一基板和第二基板;作动系统,位于挂梁内,用于控制第一基板和第二基板以其在靠近挂梁前缘的两条重叠的边为转轴转动,实现在所述闭合状态和开启状态之间的转换。本发明的无人机,通过减速板及其作动系统设计,能满足飞机飞行及下滑过程中的增阻需求,且对力矩特性影响很小,降低了控制律设计上的复杂度。

    一种机翼型架构型设计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1177853A

    公开(公告)日:2020-05-19

    申请号:CN201911404374.9

    申请日:2019-12-31

    Abstract: 本申请属于机翼型架构型设计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机翼型架构型设计方法,包括:构建基础机翼构型;确定基础机翼构型在飞机典型飞行状态下的变形量,将该变形量叠加至基础机翼构型,得到典型机翼构型;对典型机翼构型进行评估,判断评估得到的结果与机翼构型设计期望是否相符,若是,则将对应的基础机翼构型作为机翼型架构型;若否,则改变对应基础机翼构型的气动参数,以更新基础机翼构型。

    无人机飞行性能分析与飞行品质评估一体化实时监控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6769089A

    公开(公告)日:2017-05-31

    申请号:CN201611178036.4

    申请日:2016-12-19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G01M17/007 G01C21/1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无人机飞行性能分析与飞行品质评估一体化实时监控方法,涉及航空测试技术领域。所述无人机飞行性能分析与飞行品质评估一体化实时监控方法利用飞机性能分析与品质测试一体化系统实时接收并存储链路数据,将所述数据转换成工程数据包数据,将所述工程数据包数据通过绘制曲线实时显示;在所述飞机性能分析与品质测试一体化系统中嵌入试飞任务功能模块,利用所述试飞任务功能模块完成飞机多个飞行阶段飞行性能参数的解算;通过智能识别飞行品质测试的内容,实时导出对应参数的曲线显示,并与仿真数据进行实时的对比评估。本发明的优点是:将飞行性能和飞行品质测试在实时监控中完成,完善了试飞监控,在完善试飞监控的同时极大提高了试飞效率,降低了试飞经费。

    一种复合升降副翼
    10.
    实用新型

    公开(公告)号:CN206939052U

    公开(公告)日:2018-01-30

    申请号:CN201720764913.X

    申请日:2017-06-28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复合升降副翼,设置在舵面(1)边缘,包括大升降副翼(2)以及嵌接在该大升降副翼(2)一侧上的小升降副翼(3),大升降副翼(2)与小升降副翼(3)能够相互独立偏转,并且大小两升降副翼在非偏转状态时与舵面(1)共同构成水滴形状。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复合升降副翼,不但具备常规舵面的所有能力,而且在危险区域巡航飞行控制时可以规避飞机下表面的棱边散射,降低敌地面雷达的可探测性。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