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2455699B
公开(公告)日:2024-01-02
申请号:CN202011267971.4
申请日:2020-11-13
Applicant: 中国航空工业集团公司沈阳飞机设计研究所
IPC: B64D33/04
Abstract: 性,保证了飞机的后向和侧向隐身特性,降低了本申请属于飞机的排气后体设计领域,特别 后体的动态载荷强度,减小飞机的结构重量,减涉及一种高融合飞机后体。包括:垂直投影呈D型 弱内外流干扰。的后体出口段,内膨胀段设置在发动机尾喷管的后侧;出口上膨胀边设置在内膨胀段后侧的上方,出口上膨胀边的水平投影呈M型,出口上膨胀边具有出口上膨胀边后缘,出口上膨胀边后缘的水平投影与机身后缘的水平投影相互平行;出口下膨胀边设置在内膨胀段后侧的下方,出口下膨胀边的长度大于出口上膨胀边的长度,出口下膨胀边的水平投影呈W型,出口下膨胀边具有切尖(56)对比文件GB 834532 A,1960.05.11GB 881974 A,1961.11.08GB 9107760 D0,1991.05.29IT 8567530 D0,1985.06.07JP 2017008948 A,2017.01.12RU 0002668309 C1,2018.09.28US 2004065774 A1,2004.04.08US 2010089031 A1,2010.04.15US 2021179284 A1,2021.06.17US 3942746 A,1976.03.09US 4494713 A,1985.01.22WO 2015053093 A1,2015.04.16
-
公开(公告)号:CN114967738B
公开(公告)日:2023-06-20
申请号:CN202210544914.9
申请日:2022-05-19
Applicant: 中国航空工业集团公司沈阳飞机设计研究所
IPC: G05D1/10
Abstract: 本申请属于用于与飞机配合设备设计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无人机故障的应急处置方法,包括:配置无人机飞行阶段;为各个无人机飞行阶段的故障配置故障级别;为各个无人机飞行阶段的各个故障级别配置处置原则;为各个无人机飞行阶段各个故障级别配置处置权限;为各个无人机飞行阶段各个故障级别配置处置方法;获取无人机飞控参数,判断并显示无人机飞行阶段、故障级别、处置原则、处置权限、处置方法;根据故障处置方法向无人机发送相应的控制指令。此外,涉及一种无人机故障的应急处置系统,用以实施上述无人机故障的应急处置方法。
-
公开(公告)号:CN115946852A
公开(公告)日:2023-04-11
申请号:CN202211457673.0
申请日:2022-11-18
Applicant: 中国航空工业集团公司沈阳飞机设计研究所
Abstract: 本申请属于飞行器设计领域,为一种超音速无尾飞机气动布局,针对超音速无尾布局飞机,以增大航向稳定性、降低超音速阻力、降低亚音速低头力矩,改善巡航性能为目标,分别对飞机前体、后体、尾尖等部件开展优化设计。本申请中的优化设计方法适用于所有超音速无尾布局飞机,机身包括前体和后体,前体泛指飞机的机头位置,后体泛指飞机从重心到末尾之间的结构,前体与后体之间为中机身。
-
公开(公告)号:CN115017721B
公开(公告)日:2023-03-14
申请号:CN202210712833.5
申请日:2022-06-22
Applicant: 中国航空工业集团公司沈阳飞机设计研究所
IPC: G06F30/20 , G06F119/14
Abstract: 本申请属于飞机设计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飞机巡航特性辨识方法、装置及飞行控制系统。该方法包括步骤S1、基于试飞试验中各飞参记录时刻的飞机姿态信息及过载信息确定飞机升力及飞机阻力;步骤S2、计算各时刻的升力系数及阻力系数;步骤S3、取设定时间段内的所有飞机升力系数的均值作为一个升力辨识点;步骤S4、形成试飞辨识极曲线,修正飞机气动力模型;步骤S5、计算每一飞行时刻相同工作状态下的理论耗油量;步骤S6、对各时刻的理论耗油量进行积分,获得理论小时耗油量;步骤S7、获得耗油偏差,修正发动机模型;步骤S8、基于修正后的飞机气动力模型及修正后的发动机模型确定飞机巡航特性。本申请单点测试时间短,提高了飞机试飞效率。
-
公开(公告)号:CN115238378A
公开(公告)日:2022-10-25
申请号:CN202210822547.4
申请日:2022-07-12
Applicant: 中国航空工业集团公司沈阳飞机设计研究所
IPC: G06F30/15 , G06F30/28 , B64F5/00 , G06F111/04 , G06F113/08 , G06F119/14
Abstract: 本申请属于飞机设计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大迎角气动力设计方法。该方法包括步骤S1、基于CFD仿真对飞机的纵向气动力进行评估,匹配符合升力、俯仰力矩及低雷达散射截面要求气动力外形;步骤S2、开展飞机前体形状与剖面形状的多个方案设计和模型加工;步骤S3、进行风洞试验,根据大迎角飞机的横航向特性约束选择前体平面形状;步骤S4、在前体平面形状选定基础上,检查和优选前体剖面外形,选择满足大迎角飞机的横航向特性约束的前体剖面外形。本申请前期基于Euler方程的快速纵向设计和NS方程的校核分析,加快了设计的过程,在仿真基础上进行试验变参数的多方案设计,显著的减小了选型设计的工作量,加快了大迎角气动力设计方案收敛。
-
公开(公告)号:CN115113642A
公开(公告)日:2022-09-27
申请号:CN202210624651.2
申请日:2022-06-02
Applicant: 中国航空工业集团公司沈阳飞机设计研究所
IPC: G05D1/10
Abstract: 本申请提供了一种多无人机时空关键特征自学习协同对抗决策方法,该方法包括如下步骤:步骤一、将空中多无人机对抗问题抽象并简化为多关系时空动力学;步骤二、萃取多机协同对抗时空图中的关键空间关联关系:步骤三、时间关联特征演化学习;步骤四、联合对抗决策优化。本申请的方法可以有效捕捉多无人机协同对抗决策的时间与空间特征关联关系,有效简化问题特征,并最终提升协同对抗决策效果。
-
公开(公告)号:CN115015300A
公开(公告)日:2022-09-06
申请号:CN202210616643.3
申请日:2022-06-01
Applicant: 中国航空工业集团公司沈阳飞机设计研究所
Abstract: 本申请属于飞机设计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飞机表面电磁敏感区识别方法。该方法包括步骤S1、在飞机正前方设置有面板,面板上设置有均匀密度的射线源,通过射线源以平行于飞机X轴的方向射向机体表面;步骤S2、统计机体表面的射线落点密度,获取落点密度最高的光照区、落点密度最低的阴影区以及介于两者之间的过渡区;步骤S3、采用射线模拟电磁波,在机体正前方以平行于飞机X轴的方向射向机体表面,计算射线在照射到机体表面后的出射能量;步骤S4、统计出射能量占比入射能量60%以上的区域为高散射区域;步骤S5、将高散射区域,或者光照区与过渡区作为飞机表面电磁敏感区。本申请有效的解决了机载设备分区布置、表面电磁缺陷的分区控制等关键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14967738A
公开(公告)日:2022-08-30
申请号:CN202210544914.9
申请日:2022-05-19
Applicant: 中国航空工业集团公司沈阳飞机设计研究所
IPC: G05D1/10
Abstract: 本申请属于用于与飞机配合设备设计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无人机故障的应急处置方法,包括:配置无人机飞行阶段;为各个无人机飞行阶段的故障配置故障级别;为各个无人机飞行阶段的各个故障级别配置处置原则;为各个无人机飞行阶段各个故障级别配置处置权限;为各个无人机飞行阶段各个故障级别配置处置方法;获取无人机飞控参数,判断并显示无人机飞行阶段、故障级别、处置原则、处置权限、处置方法;根据故障处置方法向无人机发送相应的控制指令。此外,涉及一种无人机故障的应急处置系统,用以实施上述无人机故障的应急处置方法。
-
公开(公告)号:CN114256967B
公开(公告)日:2022-06-07
申请号:CN202210188394.2
申请日:2022-02-28
Applicant: 中国航空工业集团公司沈阳飞机设计研究所
Abstract: 本申请属于飞机上机载用电设备供电的电路系统设计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飞机上机载用电设备供电的电路系统,包括:机载主电源供电线路,连接机载主电源、机载用电设备;地面电源供电线路,连接地面电源、机载用电设备;机载蓄电池供电线路,连接机载蓄电池、机载用电设备;地面电源退出控制继电器,其控制端接入机载主电源;地面电源投入控制接触器,其控制端接入地面电源以及地面电源退出控制继电器的输出端,其输出端接入地面电源供电线路;机载蓄电池投入控制接触器,其控制端接入机载蓄电池,其输出端接入机载蓄电池供电线路。
-
公开(公告)号:CN113335508A
公开(公告)日:2021-09-03
申请号:CN202110590626.2
申请日:2021-05-28
Applicant: 中国航空工业集团公司沈阳飞机设计研究所
IPC: B64C25/68
Abstract: 本申请属于飞机制造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小型无人机着陆收放机构。第一作动筒底座以及第二作动筒底座分别安装在机体上;第一作动筒的上端安装在第一作动筒底座上,第一作动筒上设置有第一伸缩杆,第二作动筒的上端安装在第二作动筒底座上,第二作动筒上设置有第二伸缩杆;第一转盘底座以及第二转盘底座分别安装在机体上;拦阻钩转盘的一侧安装在第一转盘底座上,另一侧安装在第二转盘底座上,拦阻钩转盘上设置有第一上连接部以及第二上连接部,第一上连接部与第一伸缩杆连接,第二上连接部与第二伸缩杆连接,拦阻钩转盘上还设置有下连接部;拦阻钩与拦阻钩转盘的下连接部连接。本申请可平稳的实现拦阻钩自动收起和放下功能。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