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9864847A
公开(公告)日:2025-04-22
申请号:CN202510352527.9
申请日:2025-03-25
Applicant: 合肥工业大学 , 国网安徽省电力有限公司淮南供电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微电网中钠离子电池并联系统的改进下垂控制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步骤1、基于钠离子电池的荷电状态、健康状态、初始下垂控制系数,计算钠离子电池的实际下垂控制系数,进而计算得到钠离子电池的电压基准;步骤2、获取直流母线侧电压,并以PI调节器构建电压补偿器作为钠离子电池电压基准的二次补偿环节,进而确保直流母线侧电压稳定于电压补偿基准值,得到满足稳定性的实际下垂控制系数和钠离子电池的电压基准;步骤3、获取钠离子电池的实际输出电压、实际电感电流,结合步骤2得到的调节后的钠离子电池的电压基准,计算得到双向DC/DC变换器的占空比。本发明方法可使得每个钠离子电池可以处于最佳工作状态。
-
公开(公告)号:CN119864916A
公开(公告)日:2025-04-22
申请号:CN202510352507.1
申请日:2025-03-25
Applicant: 合肥工业大学 , 国网安徽省电力有限公司淮南供电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考虑异常工况的水系钠离子电池双闭环充放电控制方法,通过一个PI调节器构建的电压控制器、一个PI调节器构建的电流控制器以及一个异常工况控制器实现,通过电压控制器和电流控制器实现充电过程和放电过程的双闭环控制,并通过异常工况控制器实现异常工况控制。本发明针对水系钠离子电池系统提出了合理且有效的充放电控制策略,实现了水系钠离子电池与双向DC/DC变换器组成的储能模块的单体控制。
-
公开(公告)号:CN119849098A
公开(公告)日:2025-04-18
申请号:CN202411625272.0
申请日:2024-11-14
Applicant: 合肥工业大学 , 国网安徽省电力有限公司淮南供电公司
IPC: G06F30/20 , G01R31/36 , G01R31/367 , G01R31/378 , G01R31/382 , G01R31/3842 , G01R31/385 , G01R31/388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水系钠离子电池SOC估计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步骤1、建立水系钠离子电池DP等效电路模型和水系钠离子电池端电压数学模型;步骤2、对步骤1得到的水系钠离子电池端电压数学模型进行拉普拉斯变换并采用双线性变换离散化,然后采用FFRLS算法计算待辨识参数;步骤3、基于AUKF算法估计水系钠离子电池的SOC。本发明采用带遗忘因子的最小二乘参数估计法实现电池模型的参数辨识,结合噪声自适应步骤改进了AUKF算法,能够准确估计水系钠离子电池储能系统的实时SOC。
-
公开(公告)号:CN119341086A
公开(公告)日:2025-01-21
申请号:CN202411489026.7
申请日:2024-10-24
Applicant: 合肥工业大学 , 国网安徽省电力有限公司淮南供电公司
IPC: H02J3/38 , G06Q50/06 , G06Q10/0631 , G06Q10/04 , B60L53/51 , B60L53/62 , B60L53/31 , H02J3/32 , H02J3/0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光储充系统能量调度优化方法、系统,方法中获取光储充系统中光伏系统输出功率PPV、充电桩功率Pload,并根据光伏系统输出功率PPV、充电桩功率Pload的比较结果,来控制光伏系统、储能系统工作;系统包括度层、执行层,调度层相关参数并生成控制指令传输至执行层,执行层包括功率分配控制器、第一跟踪控制器、第二跟踪控制器、第三跟踪控制器,执行层根据控制指令执行能量调度优化方法。本发明可更加充分地利用光伏输出功率,维持母线电压在额定值附近,提高了系统的灵活性。
-
公开(公告)号:CN119761010A
公开(公告)日:2025-04-04
申请号:CN202411834233.1
申请日:2024-12-13
Applicant: 国网安徽省电力有限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 合肥工业大学
IPC: G06F30/20 , G01R31/367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电阻不一致性的串联型全钒液流电池系统建模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步骤1、建立串联型全钒液流电池系统的等效损耗运算电路模型、戴维南等效电路;并且,基于全钒液流电池的平均等效内阻、等效内阻建立内阻不一致性评价指标;步骤2、基于串联型全钒液流电池系统的戴维南等效电路,得到串联型全钒液流电池系统中各参数关系,并在参数关系中基于内阻不一致性评价指标建立内阻不一致性评价模型,由此完成建模。本发明方法能够为全钒液流电池的实际应用提供有力支持。
-
公开(公告)号:CN114824360B
公开(公告)日:2024-06-18
申请号:CN202210315156.3
申请日:2021-01-27
Applicant: 广东三水合肥工业大学研究院 , 佛山市思正能源技术有限公司
IPC: H01M8/04029 , H01M8/04276 , H01M8/18 , A01C1/02 , A01K41/0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全钒液流电池热电联用分配方法,其包括以下步骤:将不同于所述全钒液流电池的电解液的换热液用来间接获取和/或散发全钒液流电池的电解液热量,以便将源自电解液的热量提供给热量利用机构,在所述热量利用机构中将该热量作为一次能源直接用于加热相应生产对象;将所述全钒液流电池产生的电力提供给热量利用机构,使得所述电力能够以非换能的方式直接用于所述热量利用机构的其他至少一项功能。
-
公开(公告)号:CN113219472B
公开(公告)日:2024-05-14
申请号:CN202110471060.1
申请日:2021-04-28
Applicant: 合肥工业大学
IPC: G01S17/08 , G06V10/764 , G06V10/762 , G06V10/25 , G06V10/80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测距系统和方法,其按照采集设定空间内含有目标物信息的二维图像和激光点云的方式得到该空间区域内的若干目标物位置信息,第一监测单元用于获取指定方向区域内目标或遮挡物的激光点云信息;第二监测单元以模仿双目视觉的方式获取同一指定方向区域的二维图像;中央处理模块能够根据获取的激光点云信息和二维图像进行指定方向区域内的目标物的分类与测距,其中,所述第一监测单元采集到的激光点云以映射的方式融合至所述第二监测单元获取的二维图像中,从而所述中央处理模块能够根据所述二维图像中检测识别出的目标物边界框进行对应于不同目标物的至少部分激光点云的聚类与测距。
-
公开(公告)号:CN116749183A
公开(公告)日:2023-09-15
申请号:CN202310719474.0
申请日:2023-06-16
Applicant: 合肥工业大学
IPC: B25J9/16 , B25J5/02 , G05B19/042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矿用巡检机器人远程控制的驱动系统及方法,该远程驱动控制方法包括控制中心向总控机器人下发执行巡检任务的调度指令;总控机器人响应于调度指令下发驱动主控机器人的第一控制指令;至少一个主控机器人响应于第一控制指令执行获取关于矿车运输轨道的第一运行状态参数的第一巡检任务;总控机器人基于对第一运行状态参数的处理结果可选择地生成驱动从控机器人的第二控制指令;至少一个从控机器人响应于第二控制指令执行获取关于矿车运输轨道的第二运行状态参数的第二巡检任务。
-
公开(公告)号:CN114883612A
公开(公告)日:2022-08-09
申请号:CN202210496183.5
申请日:2021-01-27
Applicant: 广东三水合肥工业大学研究院 , 佛山市思正能源技术有限公司
IPC: H01M8/0432 , H01M8/04537 , H01M8/04858 , H01M8/04992 , H01M8/18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全钒液流电池的热量管理方法,方法能够通过外部控制器来控制全钒液流电池的工况,外部控制器依据产热量对高温和/或高载荷工况下的全钒液流电池实行轮作式的换热调节,外部控制器驱动热泵机组中的相应换热设备对整个全钒液流电池中正极半电池反应区域和负极半电池反应区域实施冷却循环换热及热量回收管理过程。当正极半电池反应区域和负极半电池反应区域其中一方的反应温度高于另一方时,能够先通过外部控制器启动热泵机组中的换热设备针对高温方实行的循环换热及热量回收过程,同时实时检测另一方的温度值。本发明能够有效提高全钒液流电池在高温高载荷工况下的换热效率从而延长全钒液流电池的使用寿命。
-
公开(公告)号:CN114744237A
公开(公告)日:2022-07-12
申请号:CN202210474390.0
申请日:2021-01-27
Applicant: 广东三水合肥工业大学研究院 , 佛山市思正能源技术有限公司
IPC: H01M8/04007 , H01M8/04276 , H01M8/04298 , H01M8/04992 , H01M8/18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液流电池的循环系统及方法,循环系统包括用于给载具提供动力的全钒液流电池运行装置,运行装置包括电池组和电解液储槽,其中,循环系统将悬浮于正极电解液中的电池组内部进行氧化/还原反应而析出部分引起正极电解液循环管道堵塞并影响电池性能的沉淀物进行分离并回收,避免在电池充电/放电工作过程中正极电解液里析出的沉淀物在正极电解液循环管道里累积并堵塞正极电解液循环管道及附着在其他设置于电解液储槽内部的换热管路上影响换热效果的情况发生。本发明能够在提高换热效率的同时,有效地保证液流电池能够安全有效地完成既定的充/放电工作。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