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多包络角的纤维束张力与摩擦系数测试装置及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4993808B

    公开(公告)日:2025-01-14

    申请号:CN202210441889.1

    申请日:2022-04-25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多包络角的纤维束张力与摩擦系数测试装置及方法,所述装置包括机架模块、牵引系统、水平运动系统和测试单元。本发明以分析纤维预制体自动化编织制备工艺中纤维束与导向辊之间的包络角为切入点,可以多方位地对制备工艺过程中纤维束摩擦系数的变化进行模型化分析。本发明通过公式计算准确改变牵引作用点P、导向辊Ⅰ中心点A、导向辊Ⅱ中心点B之间的空间位置,实现不同的包络角组合,使得操作更加简易化。本发明的第一安装板上的每组相邻安装孔的孔间距的等差变化,可以实现快速调节不同的包络角组合,在安排不同的包络角组合试验时尽可能地减少导向辊Ⅰ和导向辊Ⅱ的空间位置的计算量。本发明可实现纤维束在导向辊Ⅰ上的多种运动形式。

    一种全闭环五轴数控机床的在机实时测量方法及系统

    公开(公告)号:CN116690307B

    公开(公告)日:2023-12-05

    申请号:CN202310373345.0

    申请日:2023-04-10

    Abstract: 一种全闭环五轴数控机床的在机实时测量方法及系统,该系统包括位移测量组件、信号分路器、多功能信号控制盒、光栅尺、同步通讯模块和上位机。位移测量组件中的高精度同轴夹具用于将该组件与机床主轴连接;多功能信号控制盒实时读取机床各轴光栅尺信号,同步触发位移传感器采集被测工件表面信息;同步通讯模块将各轴光栅尺信号和传感器测量信号并行缓存至上位机FIFO旋转缓冲模块,以减轻高速传输负担;上位机对FIFO模块中的各轴光栅尺信息和测量信息进行数据处理及坐标变换,最终获得被测工件表面的三维几何信息。本发明解决了全闭环数控机床各轴光栅尺与外部传感器难以实时同步采集的难题,满足了大型复杂曲面结构件在机精密测量的需求。(56)对比文件陈威.基于快刀伺服的辊筒模具微结构加工技术研究.中国优秀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工程科技I辑.2023,(第第01期期),第17页.

    一种细长薄壁陶瓷基复合材料管材内孔加工装置

    公开(公告)号:CN116690809A

    公开(公告)日:2023-09-05

    申请号:CN202310499486.7

    申请日:2023-05-06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陶瓷基复合材料加工技术领域,提出一种细长薄壁陶瓷基复合材料管材内孔加工装置,该加工装置包括特殊柔性刀具、夹紧执行系统、通料模块、进给运动系统,特殊柔性刀具由开有多个小孔的软管构成,通料模块包括磨料泵、通料细管、双向接头、磨料箱,进给系统包括电机和收放管机。磨料泵入至均匀流出后,启动机床至稳定转速,转动收放管机将特殊柔性刀具反复进行收放拉动,完成对薄壁陶瓷基复合材料的内孔磨削。本发明解决了传统加工方式加工细长薄壁陶瓷基复合材料零件内孔过程产生变形和切削颤振以及冷却润滑、排屑断屑困难,刀具磨损剧烈且管材定位夹紧变形的问题,适用于薄壁陶瓷基复合材料内孔加工高温导致零件发生热胀变形的问题。

    一种细长薄壁陶瓷管低频振动辅助加工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6460988A

    公开(公告)日:2023-07-21

    申请号:CN202310498521.3

    申请日:2023-05-06

    Inventor: 王一奇 李想 高航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陶瓷基复合材料加工领域,提出一种细长薄壁陶瓷管低频振动辅助加工方法。本发明将细长薄壁陶瓷管工件与细长薄壁陶瓷管低频振动辅助装置固定,电机带动输入系统,使得振动圆盘在支撑板凸起上滑动,产生低频振动,通过夹持装置将振动施加在细长薄壁陶瓷管工件上。在细长薄壁陶瓷管加工过程中施加低频径向振动,使得加工方式从单一的转动转变为转动和振动相结合的复合运动,改善了加工效率低、排屑困难等问题。本发明方法简单方便,易于实施,可以实现细长薄壁陶瓷管低频振动加工,使细长薄壁陶瓷管加工精度提高,切削热更易排出。

    一种复合材料柔性自动化成型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5709573A

    公开(公告)日:2023-02-24

    申请号:CN202211430763.0

    申请日:2022-11-15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复合材料柔性自动化成型方法,包括如下步骤:S1、将载有材料的模具置于隔膜装置中;S2、利用热风对隔膜装置中的隔膜、模具和材料加热;S3、通过激光测距仪计算模具凹腔形状,并随之调整模具对应的隔膜面积;S4、将模具与隔膜框固定;S5、根据模具的形状对隔膜下面的空间进行分块抽气;S6、在隔膜上方对隔膜施加正压力;S7、保持压力3min;S8、对隔膜成型后的材料进行检测,若材料不符合标准则对材料重新进行隔膜成型,直至其复合标准。本发明采用激光测距仪计算模具形状,并根据形状调整隔膜,同时采用机器视觉检测系统对成品进行检测,使产品质量更好。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