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阻器及其制造方法
    1.
    发明授权

    公开(公告)号:CN1305079C

    公开(公告)日:2007-03-14

    申请号:CN01814950.2

    申请日:2001-08-30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1C17/006 H01C1/142 H01C17/288

    Abstract: 提供一种电阻器,可提高上面电极与端面电极电连接的可靠性及提高第一薄膜与第二薄膜的贴附力,能提高可靠性。在基板的一个主面上形成的上面电极由第一上面电极层和重叠在该第一上面电极层上的贴附层构成,同时设置在所述基板的边缘并与所述一对上面电极电连接的端面电极由位于基板边缘的第一薄膜和由Cu系合金薄膜构成的与该第一薄膜电连接的第二薄膜和由镍镀层构成的覆盖所述第二薄膜的第一镀膜和覆盖所述第一镀膜的第二镀膜构成。

    电阻器及其制造方法
    4.
    发明授权

    公开(公告)号:CN1220219C

    公开(公告)日:2005-09-21

    申请号:CN01803621.X

    申请日:2001-01-17

    Abstract: 一种电阻器及其制造方法,该电阻器由通过狭缝状第1分割部和与该第1分割部呈直角关系的第2分割部对片状绝缘基板的单片化分割而形成的单片状基板(11)、形成在单片状基板(11)上面的上面电极层(12)、与上面电极层(12)的一部分相重叠的电阻层(13)、覆盖电阻层(13)的保护层(14、16)和形成在单片状基板(11)的侧面并与上面电极层(12)构成电连接的侧面电极层(17)构成。本发明通过上述的构成,达到了在制造过程中不需要进行对单片状基板的尺寸分类,并可省去象以往那样的对应单片状基板的尺寸分类的掩膜更换工序,并可提供廉价且微小的电阻器的目的。

    电阻器及其制造方法
    6.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395734A

    公开(公告)日:2003-02-05

    申请号:CN01803621.X

    申请日:2001-01-17

    Abstract: 一种电阻器及其制造方法,该电阻器由通过狭缝状第1分割部和与该第1分割部呈直角关系的第2分割部对片状绝缘基板的单片化分割而形成的单片状基板(11)、形成在单片状基板(11)上面的上面电极层(12)、与上面电极层(12)的一部分相重叠的电阻层(13)、覆盖电阻层(13)的保护层(14、16)和形成在单片状基板(11)的侧面并与上面电极层(12)构成电连接的侧面电极层(17)构成。本发明通过上述的构成,达到了在制造过程中不需要进行对单片状基板的尺寸分类,并可省去象以往那样的对应单片状基板的尺寸分类的掩膜更换工序,并可提供廉价且微小的电阻器的目的。

    芯片型电子元件
    7.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01010754A

    公开(公告)日:2007-08-01

    申请号:CN200580028870.9

    申请日:2005-09-09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可抑制因安装时的应力而发生的基片断裂的芯片型电子元件,包括基片、设置在该基片表面的一对表面电极、被设置成可与这对表面电极电连接的功能元件、设置在上述基片的背面侧与上述一对表面电极相对的位置上的一对背面电极、设置在上述基片端面与上述一对表面电极的每个和与该表面电极相对置的背面电极电连接的一对端面电极、被设置成至少覆盖上述功能元件的保护膜,以及被做成至少覆盖上述一对表面电极的每个的镀层,其中,上述保护膜或者镀层对来自上述基片上方的负荷,至少用2点来承受上述负荷。

    电阻器及其制造方法
    9.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449570A

    公开(公告)日:2003-10-15

    申请号:CN01814950.2

    申请日:2001-08-30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1C17/006 H01C1/142 H01C17/288

    Abstract: 提供一种电阻器,可提高上面电极与端面电极电连接的可靠性及提高第一薄膜与第二薄膜的贴附力,能提高可靠性。在基板的一个主面上形成的上面电极由第一上面电极层和重叠在该第一上面电极层上的贴附层构成,同时设置在所述基板的边缘并与所述一对上面电极电连接的端面电极由位于基板边缘的第一薄膜和由Cu系合金薄膜构成的与该第一薄膜电连接的第二薄膜和由镍镀层构成的覆盖所述第二薄膜的第一镀膜和覆盖所述第一镀膜的第二镀膜构成。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