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08639038B
公开(公告)日:2024-03-15
申请号:CN201810757846.8
申请日:2018-07-11
Applicant: 格陆博科技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应用于汽车电子驻车制动的双MCU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微控制器MCU1#,微控制器MCU2#,控制交换电路,H‑Bridge驱动电路,驻车开关电路和双轴加速度传感器;所述微控制器MCU1#和微控制器MCU2#为电子驻车制动控制系统的核心模块,所述微控制器MCU1#和微控制器MCU2#通过检测驻车开关电路和双轴加速度传感器信号,执行控制交换电路实现对驻车电机的控制;双路MCU系统是该控制系统的核心,它能够独立的控制驱动电路实现电子驻车制动电机的控制,在其中一路MCU控制失效后,能够切换到另一路继续控制,实现控制系统的冗余备份,能获得更好的系统备份,实现系统的高安全性、高可靠性。
-
公开(公告)号:CN116788228A
公开(公告)日:2023-09-22
申请号:CN202310765622.2
申请日:2023-07-21
Applicant: 格陆博科技有限公司
IPC: B60T13/14 , F15B21/041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集成式线控液压制动系统,包括壳体,所述壳体的顶部连通固定有油液盒,所述壳体的内壁滑动连接有活塞推板,所述活塞推板的左侧固定连接有控制线,所述壳体顶部的内壁滑动连接有过滤板,所述过滤板的顶部通过扭簧转动连接有旋转板,所述旋转板的顶部固定连接旋转按钮,所述壳体的顶部固定连接有限位卡块,所述过滤板的表面套接有密封胶条,所述密封胶条的表面与壳体顶部的内壁相互接触,所述旋转板的顶部与限位卡块的内壁相互接触;本发明,具有实用性强和清理磨损碎屑的特点。
-
公开(公告)号:CN111929072B
公开(公告)日:2021-06-29
申请号:CN202010787660.4
申请日:2020-08-07
Applicant: 格陆博科技有限公司
IPC: G01M17/007 , G01M17/013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EPB后轮防抱死功能测试的模拟轮速及采集设备及其测试方法,涉及车辆试验装置技术领域,解决了研发中,获取轮速信息会使功能测试效率降低,甚至存在危险的问题。包括上位机、车轮模拟组和带车轮防抱死功能的EPB系统,上位机包括电机转速控制模块、EPB所需信号模拟模块、目标轮速计算模块;车轮模拟组包括电机驱动器、电机、齿轮及轮速传感器;轮速传感器输出接入EPB系统;电机转速控制模块与电机驱动器连接;待测EPB系统包括EPB卡钳,EPB卡钳中设有压力传感器;目标轮速计算模块计算出目标轮速,并将其发送至电机转速控制模块,完成对实际轮速的控制。达到了方便高效的对汽车EPB系统防抱死功能进行测试的效果。
-
公开(公告)号:CN111559362A
公开(公告)日:2020-08-21
申请号:CN202010396576.X
申请日:2020-05-12
Applicant: 格陆博科技有限公司
IPC: B60T8/1761 , B60T8/1764 , B60T1/06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EPB的防抱死系统及其防抱死方法,包含EPB控制器、汽车轮速信号源、汽车蓄电池电源、EPB开关、左EPB卡钳和右EPB卡钳,汽车轮速信号源采集汽车四个轮子的轮速信号并上传到EPB控制器;EPB控制器根据轮速信号计算得到后轮的抱死程度从而判断路面情况;EPB控制器根据不同路面情况对左EPB卡钳和右EPB卡钳执行相对应路面的夹紧力操作,重复直至汽车停止。本发明在原EPB系统的基础上,增加了应急制动时防抱死的功能,提升了电子驻车系统体系的安全性能。
-
公开(公告)号:CN110435622A
公开(公告)日:2019-11-12
申请号:CN201910740401.3
申请日:2019-08-12
Applicant: 格陆博科技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应用于机动车的电子驻车及P档驻车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电子驻车功能模块和P档驻车功能模块;所述电子驻车功能模块和P档驻车功能模块为并联式结构;所述电子驻车功能模块和P档驻车功能模块均具有各自独立的控制核心;本发明中将原本单一的微控制器模块,设计成双MCU独立控制模块,极大增强了系统的安全性,使得整个系统应用更加广泛;能够通过独立的控制驱动电路实现电子驻车功能和P档驻车功能,在其中一模块失效后,另一模块仍能够工作;能实现系统的高安全性、高可靠性。
-
公开(公告)号:CN108639038A
公开(公告)日:2018-10-12
申请号:CN201810757846.8
申请日:2018-07-11
Applicant: 格陆博科技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应用于汽车电子驻车制动的双MCU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微控制器MCU1#,微控制器MCU2#,控制交换电路,H-Bridge驱动电路,驻车开关电路和双轴加速度传感器;所述微控制器MCU1#和微控制器MCU2#为电子驻车制动控制系统的核心模块,所述微控制器MCU1#和微控制器MCU2#通过检测驻车开关电路和双轴加速度传感器信号,执行控制交换电路实现对驻车电机的控制;双路MCU系统是该控制系统的核心,它能够独立的控制驱动电路实现电子驻车制动电机的控制,在其中一路MCU控制失效后,能够切换到另一路继续控制,实现控制系统的冗余备份,能获得更好的系统备份,实现系统的高安全性、高可靠性。
-
公开(公告)号:CN119953120A
公开(公告)日:2025-05-09
申请号:CN202510243378.2
申请日:2025-03-03
Applicant: 格陆博科技有限公司
IPC: B60G17/015 , B60G17/018 , B60G17/052 , B60G17/0165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路况识别和预测的空气悬架自适应调节方法及系统,属于空气悬架调节领域,S1、初始化空气悬架参数;S2、实时预测待行驶道路的路况信息;同时识别当前行驶道路的路况信息;S3、结合预测的待行驶道路的路况信息和识别的当前行驶道路的路况信息,调节空气悬架的高度、刚度和阻尼;S4、循环执行步骤S2至步骤S3。本发明采用上述基于路况识别和预测的空气悬架自适应调节方法及系统,可根据当前路况和待行驶道路的路况自动调节空气悬架的高度、刚度和阻尼,提高车辆的驾乘舒适性和行车稳定性,从而保护车辆和乘客,具有较强的通用性和灵活性,维护成本低,响应速度快,行车舒适性和稳定性高等优点。
-
公开(公告)号:CN119951909A
公开(公告)日:2025-05-09
申请号:CN202510442609.2
申请日:2025-04-10
Applicant: 格陆博科技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消音片折弯装置技术领域,且公开了一种汽车制动器内消音片加工用折弯装置,包括折弯装置主体,所述折弯装置主体的顶部固定连接主体后挡板,所述主体后挡板的外部固定连接轨道挡板,所述轨道挡板的外部固定连接金属圆杆,所述金属圆杆的外部活动连接轨道移动盒,所述轨道挡板的外部固定连接轨道长柱,所述轨道长柱的顶部固定连接齿轮板,所述齿轮板的外部活动啮合轨道齿轮;本发明通过消音铁片边角利用第二电缆与消音片压槽的高低差将消音片边角挤压成60°,第二电缆将电路机盒的指令传输到电动伸缩装置中,电动伸缩装置进行控制伸缩杆伸缩,伸缩杆伸缩时带动金属拉板将挤压倾斜60°的消音片边角加工成90°。
-
公开(公告)号:CN119756889A
公开(公告)日:2025-04-04
申请号:CN202510265155.6
申请日:2025-03-07
IPC: G01M17/007 , G01B21/32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车辆检测技术领域,且公开了一种汽车下部防护装置强度检测平台,包括底座,底座的上表面转动安装有两组固定销,每组固定销的中部套接有固定板,底座的底部右侧固定安装有驱动电机。本发明通过控制电机工作,通过卷线盘转动将承重板带到离防护装置上表面目标高度的距离,电磁套通电,推动磁性块、限位块向外侧移动,并挤压挤压弹簧,当限位块不再对转动板起到限制作用,这时矩形杆会因为下方承重板、配重块的重力向下移动,转动板会发生旋转,从而解除对矩形杆的限位,当重板以及配重块落在防护装置的上表面,从而完成动态撞击测试,解决了现有检测方式无法反映出汽车下部防护装置动态撞击强度的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18982809A
公开(公告)日:2024-11-19
申请号:CN202410998569.5
申请日:2024-07-24
Applicant: 格陆博科技有限公司
IPC: G06V20/58 , G06V10/25 , G06V10/32 , G06V10/774 , G06V10/82 , G06N3/046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结合FCW系统与改进的YOLOX‑S目标检测算法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S1、采集图像数据,构建数据集;S2、对数据集进行重采样;S3、构建改进的YOLOX‑S算法模型;S4、将重采样后的数据集进行数据划分;S5、对图像数据进行类别标注;S6、对改进的YOLOX‑S算法模型训练并部署;S7、对道路目标进行采集,并进行目标检测;S8、收集车速信号,将车速通过CAN总线发出;S9、融合改进的YOLOX‑S算法与SGBM立体匹配算法,计算安全距离;S10、判断当前的安全距离,若小于安全距离则触发FCW功能。本发明采用上述的一种结合FCW系统与改进的YOLOX‑S目标检测算法的方法,能够提供精确可靠的预警信息,同时降低了传感器的购买和维护成本。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