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3565703A
公开(公告)日:2021-10-29
申请号:CN202110992394.3
申请日:2021-08-27
Applicant: 中国船舶重工集团海装风电股份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基于叶片载荷的桨距角一致性偏差识别方法:基于应变传感器分别测量风电机组三个叶片的应变值;分别根据各叶片的所述应变值计算该叶片的叶片根部摆振弯矩及叶片根部挥舞弯矩;基于所述该叶片的叶片根部摆振弯矩及叶片根部挥舞弯矩计算该叶片合弯矩;对所述该叶片合弯矩作滤波处理以得到该叶片合弯矩直流分量近似值;计算三个叶片的所述叶片合弯矩直流分量近似值的差值最大值,若所述差值最大值在预设时间内持续大于设定的阈值,则判定三叶片存在桨距角一致性偏差。通过应用传感设备,监测叶片根部载荷,有效的自动识别风电机组各叶片之间的桨距角一致性差异,避免机组长时间运行在非设计状态,保障机组载荷安全和发电效率。
-
公开(公告)号:CN111075645A
公开(公告)日:2020-04-28
申请号:CN201811229280.8
申请日:2018-10-22
Applicant: 中国船舶重工集团海装风电股份有限公司
IPC: F03D7/00
Abstract: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风力发电机变桨转速控制方法、系统、装置及风力发电机,包括:当电机编码器故障后,则接收叶片编码器发送的在采集时间内采集的叶片角度变化值;利用叶片角度变化值、系统传动比、采集时间、当前变桨电机运行方向和前一次变桨电机运行方向和/或轮毂轴承齿隙,得到叶片的变桨转速;本申请在电机编码器故障后,能够利用叶片编码器作为冗余系统,输出叶片角度变化值,以利用叶片角度变化值、系统传动比、采集时间、当前变桨电机运行方向和前一次变桨电机运行方向和/或轮毂轴承齿隙,得到叶片的变桨转速,避免了因电机编码器故障导致风力发电机停机的情况,建立了冗余系统,提高了风力发电机的稳定性和可靠性。
-
公开(公告)号:CN109245662A
公开(公告)日:2019-01-18
申请号:CN201811264101.4
申请日:2018-10-29
Applicant: 中国船舶重工集团海装风电股份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变桨电机的VF控制方法,包括以下步骤:S1)根据叶片变桨载荷需求,确定变桨电机稳态等效电路及其参数;S2)依据电机稳态等效电路及其参数确定临界转差频率fm、起动转矩T0、最大转矩Tm、起动电流I;S3)对步骤S2中的临界转差频率fm、起动转矩T0、最大转矩Tm、起动电流I进行参数优化,根据临界转差频率fm、起动转矩T0、最大转矩Tm、起动电流I确定补偿电压;S4)以转差频率fs、补偿电压为参数组合,选取多种不同的参数组合进行转矩及温升测试。S5)通过温升测试确定最佳参数组合,以最佳参数组合来控制变桨电机。本发明的变桨电机的VF控制方法在满足变桨电机输出转矩的情况下,使变桨电机在持续工作的情况下不至于超温。
-
公开(公告)号:CN112253384A
公开(公告)日:2021-01-22
申请号:CN202011140007.5
申请日:2020-10-22
Applicant: 中国船舶重工集团海装风电股份有限公司
IPC: F03D7/00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风力发电机组双驱变桨系统安全收桨控制方法。具体的,双驱变桨系统发生主从通讯故障后,包括以下步骤:对故障类型进行判断;根据不同的故障类型分别按预设的安全收桨控制策略进行收桨操作。单条驱动回路发生故障后,非故障驱动回路的驱动器为故障回路驱动电机制动器提供电源;松开状态异常驱动器所带电机刹车,非故障驱动器机组进行收桨操作。本发明可以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双驱变桨系统使用现有的单驱变桨系统安全控制策略,当驱动回路同时发生通讯故障,将可能会导致机组无法完成收桨的技术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13153653A
公开(公告)日:2021-07-23
申请号:CN202110389131.3
申请日:2021-04-12
Applicant: 中国船舶重工集团海装风电股份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基于风电机组工况仿真的变桨测试平台,包括:仿真PC,用于运行仿真软件模拟风电场在不同工况下的负载;接口PLC,用于模拟风电场主控制器并向待测变桨系统发送指令;加载系统,用于将仿真PC给出的典型风机载荷加载到待测变桨系统上;配电系统,所述配电系统用于给加载系统、待测变桨系统、仿真PC和接口PLC供电以及提供电路保护。通过搭建基于风电机组工况仿真的变桨测试平台,以对比和测试不同品牌或型号的变桨系统的性能是否满足技术要求,验证主控程序中变桨控制算法与仿真程序的差异性,在现场测试无法具备极端工况的条件下,通过实验环境模拟极端工况来评估机组在该工况下的运行情况和变桨响应对机组载荷的影响。
-
公开(公告)号:CN111075645B
公开(公告)日:2021-06-29
申请号:CN201811229280.8
申请日:2018-10-22
Applicant: 中国船舶重工集团海装风电股份有限公司
IPC: F03D7/00
Abstract: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风力发电机变桨转速控制方法、系统、装置及风力发电机,包括:当电机编码器故障后,则接收叶片编码器发送的在采集时间内采集的叶片角度变化值;利用叶片角度变化值、系统传动比、采集时间、当前变桨电机运行方向和前一次变桨电机运行方向和/或轮毂轴承齿隙,得到叶片的变桨转速;本申请在电机编码器故障后,能够利用叶片编码器作为冗余系统,输出叶片角度变化值,以利用叶片角度变化值、系统传动比、采集时间、当前变桨电机运行方向和前一次变桨电机运行方向和/或轮毂轴承齿隙,得到叶片的变桨转速,避免了因电机编码器故障导致风力发电机停机的情况,建立了冗余系统,提高了风力发电机的稳定性和可靠性。
-
公开(公告)号:CN111075646A
公开(公告)日:2020-04-28
申请号:CN201811229287.X
申请日:2018-10-22
Applicant: 中国船舶重工集团海装风电股份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风力发电机超速安全控制装置,包括:安装在风力发电机的轮毂内、与变桨控制系统连接的传感器,用于测量轮毂的运行参数,得到测量结果;安装在轮毂内的变桨控制系统,用于利用传感器得到的测量结果,得到轮毂的转速,判断转速是否超过预设的转速阈值;如果是,则停机顺桨;本申请变桨控制系统与传感器直连,变桨控制系统自身具备对传感器测量结果的计算和判断能力,变桨控制系统集成了变桨、测速和判断是否超速的功能,因此,传感器将测量结果发送至变桨控制系统后,变桨控制系统能够直接判断是否需要停机顺桨,减少了因较长的通讯路径而导致的主控命令传达到变桨系统的不确定性,提高了系统的稳定性和可靠性。
-
公开(公告)号:CN113565703B
公开(公告)日:2023-04-18
申请号:CN202110992394.3
申请日:2021-08-27
Applicant: 中国船舶重工集团海装风电股份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基于叶片载荷的桨距角一致性偏差识别方法:基于应变传感器分别测量风电机组三个叶片的应变值;分别根据各叶片的所述应变值计算该叶片的叶片根部摆振弯矩及叶片根部挥舞弯矩;基于所述该叶片的叶片根部摆振弯矩及叶片根部挥舞弯矩计算该叶片合弯矩;对所述该叶片合弯矩作滤波处理以得到该叶片合弯矩直流分量近似值;计算三个叶片的所述叶片合弯矩直流分量近似值的差值最大值,若所述差值最大值在预设时间内持续大于设定的阈值,则判定三叶片存在桨距角一致性偏差。通过应用传感设备,监测叶片根部载荷,有效的自动识别风电机组各叶片之间的桨距角一致性差异,避免机组长时间运行在非设计状态,保障机组载荷安全和发电效率。
-
公开(公告)号:CN112253384B
公开(公告)日:2022-04-22
申请号:CN202011140007.5
申请日:2020-10-22
Applicant: 中国船舶重工集团海装风电股份有限公司
IPC: F03D7/00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风力发电机组双驱变桨系统安全收桨控制方法。具体的,双驱变桨系统发生主驱动器和从驱动器之间通讯故障后,包括以下步骤:对收桨故障类型进行判断;根据不同的收桨故障类型分别按预设的安全收桨控制策略进行收桨操作。单条驱动回路发生故障后,非故障驱动回路的驱动器为故障回路驱动电机制动器提供电源;松开状态异常驱动器所带电机刹车,非故障驱动器机组进行收桨操作。本发明可以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双驱变桨系统使用现有的单驱变桨系统安全控制策略,当驱动回路同时发生通讯故障,将可能会导致机组无法完成收桨的技术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13775484A
公开(公告)日:2021-12-10
申请号:CN202111197584.2
申请日:2021-10-14
Applicant: 中国船舶重工集团海装风电股份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的基于扭转滑环温度变化与机组功率的联合控制方法,包括以下步骤:于扭转滑环外周多点分别采集温度信息;基于采集的全部所述温度信息分析,提取最大值的所述温度信息以生成实时温度数据;基于所述实时温度数据判定:如温度小于第一设定温度,则风电机组以额定功率运行;如温度大于等于第一设定温度并小于第二设定温度,则风电机组降容运行;如温度大于等于第二设定温度,风电机组超温故障停机;其中,所述第一设定温度小于所述第二设定温度。本发明实现了扭转滑环温度变化对机组功率的调节,采取风电机组功率降容而非直接停机的方式,避免了扭转滑环温度过高或过热引起的火灾或设备损坏事故,有效地提高了机组发电效率及发电量。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