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0926541A
公开(公告)日:2020-03-27
申请号:CN201911273672.9
申请日:2019-12-12
Applicant: 同济大学 , 上海舜镒科技有限公司
IPC: G01D21/02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跨座式单轨PC轨道梁检测装置,涉及城市轨道交通运输系统技术领域。该跨座式单轨PC轨道梁检测装置包括:装置底座、梁面摩擦系数测量系统、几何形态测量系统、行走系统、拍照成像系统和控制存储系统。本发明的跨座式单轨PC轨道梁检测装置通过梁面摩擦系数测量系统获取PC轨道梁上表面的摩擦系数;通过几何形态测量系统获取检测装置在PC轨道梁上的行走姿态,可以测量出PC轨道梁上表面的平整度;通过拍照成像系统拍摄的PC轨道梁外观图像,可以得到PC轨道梁的裂缝、掉块等病害情况。本发明旨在高效、准确、全面地对PC轨道梁进行检测,方便PC轨道梁的病害检测与检修工作。
-
公开(公告)号:CN112924546B
公开(公告)日:2022-08-16
申请号:CN202110107343.8
申请日:2021-01-27
Applicant: 同济大学
IPC: G01N29/04 , G01N29/265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轨道板缺陷检测装置及其检测方法,包括以固定距离锤击轨道板的激振器、用于测量激振点产生的声波信号的声波传感器和若干个用于测量轨道板振动信号的振动传感器,各振动传感器对应环绕在激振点的周围,声波传感器较振动传感器靠近激振点,两种传感器相结合的方法解决了传统的检测方法存在的无法兼顾轨道板表面和内部病害检测的矛盾,并便于采用统一指标进行分析,且声波传感器作为辅助检测,可以检测轨道板材料或结构内部存在的缺陷,与振动传感器的检测形成交叉验证,提高检测效果的准确性。
-
公开(公告)号:CN112229375B
公开(公告)日:2021-07-23
申请号:CN202010927865.8
申请日:2020-09-07
Applicant: 同济大学
IPC: G01C7/06 , G01B11/00 , G01B11/16 , G01B11/06 , G01B11/24 , G01B11/30 , G01B17/06 , G01B17/02 , G01B17/04 , G01B17/08 , G01B17/00
Abstract: 本发明实施例一种隧道横断面几何形态的检测装置,检测装置中的竖直转轴控制测杆沿所述垂直刻度盘旋转目标角度,所述水平转轴沿所述水平刻度盘旋转所述第二角度,完成轴线纠偏以及倾斜纠偏,此时装置主体的角度与隧道的坡度相同,然后在测量隧道横断面时,控制竖直转轴旋转直至所述测杆旋转至与隧道地面平行,此时测杆与隧道轴线平行,然后控制所述测头转轴旋转,使测头绕所述测杆一端旋转一周,获得的隧道横断面的几何形态的数据准确性提高,进一步可以提高测量隧道横断面几何形态的准确性。
-
公开(公告)号:CN114113118B
公开(公告)日:2023-10-13
申请号:CN202111451734.8
申请日:2021-12-01
Applicant: 同济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地铁隧道衬砌裂缝渗漏水病害快速检测装置及其检测方法,涉及隧道检测技术领域,该方法包括在地铁隧道进行第一次检测时,检测装置采用低速行驶、低帧率以及高分辨率采集图像信息并进行图像识别,获得隧道的病害区和相对安全区,对同一条地铁隧道再次检测时,检测装置在相对安全区采用中高速行驶、较低帧率采集图像信息并识别以判断是否有新病害区域,如有,将该区域划分到下一次检测时的病害区,在病害区采用高帧率采集图像信息。本发明通过基于变频(帧率)拍照以实现在检测装置在高速行驶下保证病害点的有效采集,节省图像采集时间、提高存储与传输速度,依托深度学习中的YOLO模型,达到实时快速检测的同时保证较高的准确率。
-
公开(公告)号:CN112173103B
公开(公告)日:2022-02-15
申请号:CN202010630444.9
申请日:2020-07-03
Applicant: 中建交通建设集团有限公司 , 同济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钻爆法施工隧道的工作面检测装置及方法。所述工作面检测装置包括:控制系统、存储与传输系统、信息采集系统、照明与供电系统以及无人机;所述控制系统包括远距离无线电LoRa无线通讯模块、视觉模块以及信号强度检测模块;所述信号强度检测模块分别与所述LoRa无线通讯模块以及所述视觉模块相连接;所述信号强度检测模块用于检测无线通讯信号的强度,实现远程控制模式与自主作业模式之间的切换。采用本发明所提供的工作面检测装置及方法能够提高检查效率以及安全性。
-
公开(公告)号:CN112173103A
公开(公告)日:2021-01-05
申请号:CN202010630444.9
申请日:2020-07-03
Applicant: 中建交通建设集团有限公司 , 同济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钻爆法施工隧道的工作面检测装置及方法。所述工作面检测装置包括:控制系统、存储与传输系统、信息采集系统、照明与供电系统以及无人机;所述控制系统包括远距离无线电LoRa无线通讯模块、视觉模块以及信号强度检测模块;所述信号强度检测模块分别与所述LoRa无线通讯模块以及所述视觉模块相连接;所述信号强度检测模块用于检测无线通讯信号的强度,实现远程控制模式与自主作业模式之间的切换。采用本发明所提供的工作面检测装置及方法能够提高检查效率以及安全性。
-
公开(公告)号:CN119288573A
公开(公告)日:2025-01-10
申请号:CN202411695084.5
申请日:2024-11-25
Applicant: 同济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自适应多点锚固预应力锚杆及方法,涉及隧道施工技术领域,包括设置在钻孔内的固定挡圈和设置在钻孔下方的锚杆垫板,所述钻孔的顶部设置有快速锚固型药卷,所述固定挡圈上设置有中空式缓慢锚固型药卷,所述锚杆垫板的下方设置有固定螺母,锚杆杆体依次穿过所述固定螺母、所述锚杆垫板、所述固定挡圈和所述中空式缓慢锚固型药卷延伸至所述钻孔的内部,先根据锚杆支护范围内围岩的分布情况确定锚固剂与锚杆杆体的结合位置,再根据结合位置采用不同锚固速度的粘结材料以实现异步锚固,最后在锚固剂生效过程中进行锚杆固定,通过施加预应力提高支护结构的承载能力,确保施工过程中隧道结构的稳定与安全。
-
公开(公告)号:CN118563743A
公开(公告)日:2024-08-30
申请号:CN202410635612.1
申请日:2024-05-22
Applicant: 同济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软土基坑坑底隆起检测装置与方法,属于基坑变形监测领域,包括保护壳、若干个监测节、设置在监测节两端的连接环及底部稳固装置,每个监测节上均设置有三个监测腔,监测腔内部设置有结构柱和监测装置,监测装置包括与结构柱匹配的连接件,连接件一侧设置有集成监测单元,集成监测单元远离连接件的一侧设置有两个保护罩。本发明采用上述的一种软土基坑坑底隆起检测装置与方法,检测精度高,既能实现监测的连续性又可保障监测作业与施工作业的互不干扰,对场地的要求较低,适用于各种类型的土质基坑工程。
-
公开(公告)号:CN114113118A
公开(公告)日:2022-03-01
申请号:CN202111451734.8
申请日:2021-12-01
Applicant: 同济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地铁隧道衬砌裂缝渗漏水病害快速检测装置及其检测方法,涉及隧道检测技术领域,该方法包括在地铁隧道进行第一次检测时,检测装置采用低速行驶、低帧率以及高分辨率采集图像信息并进行图像识别,获得隧道的病害区和相对安全区,对同一条地铁隧道再次检测时,检测装置在相对安全区采用中高速行驶、较低帧率采集图像信息并识别以判断是否有新病害区域,如有,将该区域划分到下一次检测时的病害区,在病害区采用高帧率采集图像信息。本发明通过基于变频(帧率)拍照以实现在检测装置在高速行驶下保证病害点的有效采集,节省图像采集时间、提高存储与传输速度,依托深度学习中的YOLO模型,达到实时快速检测的同时保证较高的准确率。
-
公开(公告)号:CN112924546A
公开(公告)日:2021-06-08
申请号:CN202110107343.8
申请日:2021-01-27
Applicant: 同济大学
IPC: G01N29/04 , G01N29/265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轨道板缺陷检测装置及其检测方法,包括以固定距离锤击轨道板的激振器、用于测量激振点产生的声波信号的声波传感器和若干个用于测量轨道板振动信号的振动传感器,各振动传感器对应环绕在激振点的周围,声波传感器较振动传感器靠近激振点,两种传感器相结合的方法解决了传统的检测方法存在的无法兼顾轨道板表面和内部病害检测的矛盾,并便于采用统一指标进行分析,且声波传感器作为辅助检测,可以检测轨道板材料或结构内部存在的缺陷,与振动传感器的检测形成交叉验证,提高检测效果的准确性。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