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05636846B
公开(公告)日:2018-01-30
申请号:CN201480056170.X
申请日:2014-12-02
Applicant: 丰田自动车株式会社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B60W20/00 , B60K6/445 , B60K6/547 , B60L3/0023 , B60L11/02 , B60L11/14 , B60W10/06 , B60W10/08 , B60Y2400/442 , F02D41/005 , F02D41/0055 , F02D41/0077 , F02D41/042 , F02N11/04 , F02N11/0818 , Y02T10/47 , Y02T10/6239 , Y02T10/6286
Abstract: 混合动力车辆的控制装置(60、70、71)控制混合动力车辆,所述混合动力车辆具备:动力源,其包括内燃机(200)和电动机(MG1、MG2);回流单元(125),其使排气从内燃机的排气侧向进气侧回流;以及回流量调整单元(126),其能够调整由回流单元实现的回流量。混合动力车辆的控制装置具备:判定单元(60),其在混合动力车辆正在使内燃机运转而进行行驶的情况下,判定能否停止内燃机而通过电动机进行电动行驶;和回流控制单元(71),其控制回流量调整单元,以使得在判定为能够进行电动行驶的情况下,与判定为不能进行电动行驶的情况相比,由回流单元实现的回流量大。由此,能够良好地防止内燃机的不发火。
-
公开(公告)号:CN104884289B
公开(公告)日:2018-01-02
申请号:CN201380068484.7
申请日:2013-12-25
Applicant: 丰田自动车株式会社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F16D41/069 , B60K6/383 , B60K6/405 , B60K6/445 , F16H48/11 , Y02T10/6239 , Y10S903/913 , Y10S903/952
Abstract: 一种车辆用动力传递装置,在与发动机(200)的外表面接合的壳体(600)的内部设置有端盖(700),该端盖(700)遮蔽电动机(311)的发动机(200)侧的端部,所述车辆用动力传递装置具备卡合机构(500),该卡合机构(500)选择性地使与发动机(200)的输出轴(201)连结且配置在与电动机(311)同一轴线上的旋转轴(302)的旋转停止,在端盖(700)的侧面上安装有供旋转轴(302)贯通的副盖(710),在旋转轴(302)的外周侧形成有相对于壳体(600)的外部而由该副盖(710)、端盖(700)及旋转轴(302)遮蔽成液密状态的收容室(620),该收容室(620)的外径小于电动机(311)的定子(311S)的内径,卡合机构(500)收容于该收容室(620)。
-
公开(公告)号:CN105377654B
公开(公告)日:2017-11-14
申请号:CN201380078246.4
申请日:2013-08-02
Applicant: 丰田自动车株式会社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B60W20/20 , B60K6/442 , B60K6/445 , B60W10/06 , B60W10/08 , B60Y2200/92 , B60Y2300/182 , B60Y2300/43 , B60Y2300/60 , Y02T10/6234 , Y02T10/6239 , Y02T10/6286 , Y02T10/7258 , Y10S903/93
Abstract: 一种混合动力车辆的控制装置,所述混合动力车辆具备发动机以及多个电动机作为输出用于使车辆行驶的转矩的驱动力源,所述控制装置根据针对所述车辆的所需驱动力,选择并设定通过所述发动机的输出来使所述车辆行驶的第1行驶模式、通过多个所述电动机的输出来使所述车辆行驶的第2行驶模式以及通过某一个所述电动机的输出来使所述车辆行驶的第3行驶模式中的某一个行驶模式,在所述控制装置中,设置了求出所述驱动力源的输出的大小的检测单元(步骤S3)和根据所述输出的大小而变更所述第2行驶模式的选择可能性的设定单元(步骤S5~S7)。
-
公开(公告)号:CN107249947A
公开(公告)日:2017-10-13
申请号:CN201680010245.X
申请日:2016-02-16
Applicant: 丰田自动车株式会社
Abstract: 一种混合动力车辆(1)包括变速单元(40)和离合器(CS)。变速单元(40)构造成能够切换到空档状态。混合动力车辆(1)能够通过第一路径和另一第二路径中的任一个传递发动机(10)的动力,动力通过第一路径从发动机(10)经由变速单元(40)和差动单元(50)传递至第一MG(20),动力通过第二路径从发动机(10)传递。离合器(CS)设置在第二路径中。离合器(CS)在传递动力的接合状态和中断动力的传递的释放状态之间切换。控制器(100)将变速单元(40)设定成空档状态,并且将离合器(CS)设定成接合状态,然后通过利用第一MG(20)增加发动机(10)的转速来起动发动机(10)。
-
公开(公告)号:CN107207003A
公开(公告)日:2017-09-26
申请号:CN201680009352.0
申请日:2016-02-16
Applicant: 丰田自动车株式会社
Abstract: 执行一种包括以下步骤的控制过程。该控制过程包括在从串并联模式向串联模式切换(在S100中为是)时减小发动机转矩的步骤(S102)、释放离合器(C1)的步骤(S104)、减小第一旋转电机(第一MG)的反作用转矩的步骤(S106)和增大第二旋转电机(第二MG)的转矩的步骤(S108),以及在开始同步(在S110中为是)时增大第一MG的正转矩的步骤(S112)和开始接合离合器(CS)的步骤(S114),还有在第一旋转电机(第一MG)的转速和发动机的转速彼此同步(在S116中为是)时接合离合器(CS)的步骤(S118)。
-
公开(公告)号:CN107206886A
公开(公告)日:2017-09-26
申请号:CN201680010013.4
申请日:2016-02-16
Applicant: 丰田自动车株式会社
IPC: B60K6/445 , B60W20/40 , F16H3/72 , B60K6/387 , B60K6/365 , B60W10/02 , B60W10/06 , B60W10/08 , B60W20/00 , B60W20/20
Abstract: 混合动力车辆(1)包括离合器(CS)和被构造为能够切换到空档状态的传动单元(40)。混合动力车辆(1)能够通过第一路径和第二路径中的任一个来传递发动机(10)的动力,通过所述第一路径,动力从发动机(10)经由传动单元(40)和差动单元(50)传递到第一MG(20),通过所述第二路径,动力从发动机(10)传递到第一MG(20)。离合器(CS)设置在第二路径中,并且在接合状态与释放状态之间切换。控制器(100)控制发动机(10)、第一MG(20)、传动单元(40)和离合器(CS)。控制器(100)将传动单元(40)设定到非空档状态,将离合器(CS)设定到接合状态,然后通过使用来自第一MG(20)的驱动力和来自第二MG(30)的驱动力使车辆行驶。
-
公开(公告)号:CN106864452A
公开(公告)日:2017-06-20
申请号:CN201611125054.6
申请日:2016-12-09
Applicant: 丰田自动车株式会社
IPC: B60W20/20 , B60W20/30 , B60W20/40 , B60W10/02 , B60W10/06 , B60W10/08 , B60K6/40 , B60K6/42 , B60K6/52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B60W20/20 , B60K6/36 , B60K6/387 , B60K6/442 , B60K6/445 , B60W10/02 , B60W10/06 , B60W10/08 , B60W20/00 , B60W20/40 , B60Y2200/92 , B60Y2300/42 , F02B63/04 , F16H37/0806 , F16H37/0833 , F16H48/10 , Y02T10/6239 , Y02T10/6286 , Y10S903/915 , B60K6/40 , B60K6/42 , B60K6/52 , B60W20/30 , B60W2510/0604 , B60W2510/244 , B60W2520/10 , B60W2710/021 , B60W2710/06 , B60W2710/083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混合动力车辆的驱动力控制装置。在混合动力(HV)车辆的驱动力控制装置中,在设定使发动机起动而行驶的行驶模式的情况下,可以抑制在发动机起动后因离合器、制动器的卡合状态的切换而产生的忙碌感。在混合动力车辆的驱动力控制装置中,控制所述发动机(1)以及各所述卡合装置(CS、C0)的控制器(100)判断有没有起动所述发动机(1)的要求,在有起动所述发动机(1)的要求的情况下判定在起动所述发动机(1)后设定的行驶模式,使为了设定判定出的行驶模式而使其卡合的各所述卡合装置(CS、C0)中的至少一个卡合装置卡合,在该状态下起动所述发动机(1)。
-
公开(公告)号:CN106696953A
公开(公告)日:2017-05-24
申请号:CN201610997826.9
申请日:2016-11-11
Applicant: 丰田自动车株式会社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B60W20/20 , B60K6/365 , B60K6/387 , B60K6/445 , B60K2006/381 , B60L7/18 , B60L15/2009 , B60L50/16 , B60L50/61 , B60L2220/42 , B60L2240/32 , B60L2240/40 , B60L2240/507 , B60L2250/26 , B60L2260/26 , B60W10/02 , B60W10/06 , B60W10/08 , B60W10/10 , B60W20/00 , B60W20/40 , B60W30/18036 , B60W2520/06 , B60W2710/021 , B60Y2300/182 , B60Y2300/91 , B60Y2400/112 , B60Y2400/428 , Y02T10/6217 , Y02T10/6239 , Y02T10/6286 , Y02T10/645 , Y02T10/646 , Y02T10/7077 , Y02T10/72 , Y02T10/7275 , Y10S903/914 , B60W30/20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HV车辆的驱动力控制装置,可以在前进后退的切换时,抑制或者避免由切换卡合装置的卡合状态或者驱动装置的控制状态而产生的振动。在能够设定串联模式和串并联模式至少两种行驶模式的混合动力车辆的控制装置中,配备有:将行驶方向切换成前进行驶和后退行驶的换挡装置(24)、和设定所述行驶模式的控制器(100),在利用所述换挡装置(24)进行了切换所述行驶方向的操作的情况下,所述控制器(100)将所述行驶方向的切换之后的行驶模式设定成所述行驶方向的切换之前被设定的行驶模式。
-
公开(公告)号:CN106660547A
公开(公告)日:2017-05-10
申请号:CN201580041842.4
申请日:2015-08-05
Applicant: 丰田自动车株式会社
IPC: B60W10/06 , B60W10/08 , B60W10/10 , B60W20/00 , B60W30/188 , B60W30/194 , B60W20/30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B60K6/48 , B60K6/445 , B60K6/547 , B60W10/06 , B60W10/08 , B60W10/10 , B60W20/00 , B60W20/30 , B60W30/188 , B60W30/1882 , B60W30/194 , B60W2510/0676 , B60W2710/0644 , Y02T10/6286
Abstract: 与本发明有关的起动系统被用于混合动力车辆的内燃机。所述混合动力车辆被配置为在所述内燃机的起动时使用差动机构和变速齿轮机构中的至少一者暂时改变引擎速度。所述起动系统包括电子控制单元。所述电子控制单元被配置为确定在所述内燃机的起动时所述引擎速度需要被改变的持续时间。所述电子控制单元被配置为确定在所述内燃机的起动时所述引擎速度的改变程度。所述电子控制单元被配置为基于所述程度和所述持续时间而判定是否需要通过改变所述变速齿轮机构的档位来改变所述引擎速度。
-
公开(公告)号:CN104395121B
公开(公告)日:2016-12-21
申请号:CN201280074067.9
申请日:2012-06-19
Applicant: 丰田自动车株式会社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B60W20/40 , B60K6/365 , B60K6/445 , B60K6/547 , B60W10/06 , B60W10/08 , B60W10/10 , B60W20/00 , B60W20/10 , F16H3/54 , F16H2037/0866 , F16H2200/0034 , F16H2200/2005 , F16H2200/2035 , Y02T10/6239 , Y10S903/93
Abstract: 具备:变速装置(20),具有与发动机旋转轴与变速装置(20)的齿圈(R1)、MG1旋转轴(12)、MG2旋转轴(13)及驱动轮(W)分别连接的多个旋转要素;变速调整装置(40),具有接合部,该接合部能够将变速装置(20)控制成在行星轮架(C1)与齿圈(R1)之间不能进行动力传递的空档状态或在行星轮架(C1)与齿圈(R1)之间能够进行动力传递的状态;及HVECU(90),在EV行驶中使发动机(ENG)起动的情况下,具有使第一旋转电机(MG1)的转速下降的第一工序、将空档状态的变速装置(20)控制成能够进行动力传递的状态的第二工序及使第一旋转电机(MG1)的转速增加的第三工序。(11)连接的行星轮架(C1);差动装置(30),具有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