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2949004A
公开(公告)日:2021-06-11
申请号:CN202110382606.6
申请日:2021-04-09
Applicant: 中国船舶重工集团海装风电股份有限公司
IPC: G06F30/17 , G06F30/23 , G06F111/04 , G06F119/1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风力发电机组轴承座的轻量化设计方法及其轴承座,包括:首先,基于轴承座的几何模型构建有限元模型进行拓扑优化并重构几何模型进行有限元分析,根据分析结果确定满足轴承座强度要求的拓扑优化模型并确定拓扑优化模型的应力集中区域;最后,对拓扑优化模型中的应力集中区域对应的区域范围进行形状优化,得到轴承座的优化结构模型。轴承座包括轴承座主体、两个连接部,两个连接部设置在轴承座主体的两侧,轴承座主体表面开设两条减重槽以减轻轴承座的重量。采用本发明的风力发电机组轴承座的轻量化设计方法,能够充分挖掘其材料冗余量,保证轴承座结构满足性能的前提下实现结构的轻量化,有效降低风力发电机组轴承座的成本。
-
公开(公告)号:CN110259637B
公开(公告)日:2021-03-23
申请号:CN201910554977.0
申请日:2019-06-25
Applicant: 中国船舶重工集团海装风电股份有限公司
IPC: F03D7/0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风力发电机组的叶片气动不平衡矫正方法、装置及设备,该方法包括:获取载荷传感器采集的风力发电机组的3支叶片各自根部的挥舞方向弯矩值;计算每个所述挥舞方向弯矩值与基准载荷的偏差值;根据所述偏差值,计算每个所述叶片各自对应的矫正桨距角;将每个所述矫正桨距角与各自对应的叶片的目标控制桨距角相加,对所述风力发电机组进行变桨控制;本发明利用叶根载荷测量,对叶片的桨距角进行在线矫正,降低叶片气动不平衡,从而降低受叶片加工精度、安装精度及叶片表面污损等情况导致的叶片气动不平衡,对机组运行安全及发电效率带来的影响,使风力发电机组能够稳定高效的运行。
-
公开(公告)号:CN112199908A
公开(公告)日:2021-01-08
申请号:CN202011109217.8
申请日:2020-10-16
Applicant: 中国船舶重工集团海装风电股份有限公司
IPC: G06F30/28 , G06F119/14 , G06F113/08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基于流体力学的风电机组偏航控制尾流模型修正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建立计算域内的风轮系统网格化模型,得到致动线网格单元;根据致动线网格单元进行致动线模型体积力计算,得到致动线模型体积力;根据致动线模型体积力,求解基于大涡模拟湍流模型的控制方程,得到风电机组尾流流场;根据风电机组尾流流场,通过调整计算参数,得到不同情况下的单台风电机组偏航控制尾流流场;对多个单台风电机组偏航控制尾流流场进行统计,形成偏航控制尾流模型修正参数,修正偏航控制尾流模型。本发明可以解决现有技术中的尾流模型没有考虑风电机组偏航控制情况的技术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12128054A
公开(公告)日:2020-12-25
申请号:CN202011006908.5
申请日:2020-09-23
Applicant: 中国船舶重工集团海装风电股份有限公司
IPC: F03D7/04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基于湍流识别的主动载荷控制方法,包括如下步骤:获取有效风速时序;基于有效风速时序计算平均湍流强度和平均风速,获取湍流区间标志的值;基于湍流区间标志的值和风速时序确定主动控制下的主动控制额定转速、主动控制额定转矩、主动控制额定功率和主动控制标志的值;启动主动控制模式后,根据主动控制额定转速、主动控制额定转矩和主动控制额定功率调整机组运行状态。通过实时计算风速湍流和平均风速,并根据常规设计下叶根和轮毂中心挥舞方向极限载荷敏感区,在不同湍流和不同风区下,引入湍流模态、转速和转矩调节系数,有效降低极端湍流工况下叶根和轮毂中心挥舞方向极限载荷,保证机组关键部件受载安全。
-
公开(公告)号:CN110995562A
公开(公告)日:2020-04-10
申请号:CN201911293284.7
申请日:2019-12-16
Applicant: 中国船舶重工集团海装风电股份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分散式风电场无线组网系统,包括风场控制器、风机路由器、控制终端、控制侧VPN设备,其中:风场控制器用于获取风电机组的风电运行数据,生成第一报文并通过风机路由器、控制侧VPN设备且采用IPSEC VPN将第一报文加密传输至控制终端;控制终端用于对第一报文进行合法性验证,若通过,则接收第一报文,并通过控制侧VPN设备、风机路由器且采用IPSEC VPN以加密的方式向风场控制器发送控制指令。本申请公开的上述技术方案,通过风机路由器、控制侧VPN设备且采用IPSEC VPN的方式进行加密通信,以提高分散式风电场中的风场控制器与控制终端之间通信的安全性。
-
公开(公告)号:CN107346894B
公开(公告)日:2020-04-10
申请号:CN201610292635.2
申请日:2016-05-05
Applicant: 中国船舶重工集团海装风电股份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风电场发电量控制方法及风电场能量控制平台,风能量控制平台检测风力发电机组是否处于有功功率调度状态;若处于有功功率调度状态,接收携带有当前调度限值的调度指令并计算风电场总有功功率,比较两者大小;若当前调度限值大于所述风电场总有功功率,计算并判断两者差值是否在预设允许误差范围内;若否,向风力发电机组发送携带有最大出力状态的功率优先控制指令;若是,向风力发电机组发送携带有最大出力状态的转速优先控制指令;其中,向风力发电机组发送的最大出力状态包括风力发电机对应的最大出力功率。基于上述公开的风电场发电量控制方法解决了风速不佳时风力发电机组响应速度与最大出力不可兼得的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10608135A
公开(公告)日:2019-12-24
申请号:CN201911038020.7
申请日:2019-10-29
Applicant: 中国船舶重工集团海装风电股份有限公司
IPC: F03D7/04
Abstract: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风电机组偏航控制方法、装置、设备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方法包括:根据设定的第二对风偏差角度得到偏航停止角度,利用设定的第一对风偏差角度及第二对风偏差角度在满足约束条件情况下得到偏航启动角度;判断风电机组是否并网且当前风速是否大于等于切入风速,若并网且大于等于切入风速,则实时获取对风偏差角度并判断对风偏差角度是否大于偏航启动角度;若大于偏航启动角度,则控制偏航系统启动偏航,并实时获取启动后对风偏差角度,判断启动后对风偏差角度是否小于等于偏航停止角度,若小于等于偏航停止角度,则控制偏航系统停止偏航。本申请公开的上述技术方案,可以减少风电机组的无效偏航次数,提高风电机组偏航的经济性。
-
公开(公告)号:CN110360064A
公开(公告)日:2019-10-22
申请号:CN201910644439.0
申请日:2019-07-17
Applicant: 中国船舶重工集团海装风电股份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风力发电机组控制方法,风力发电机组通过变压器与风电场电网连接,本方法在辅助供电系统的输入端实时检测电压值,并将实时检测的电压值与预设的断电条件进行匹配判定。当匹配判定成功后,断开辅助供电系统的主开关,使得辅助供电系统断开与发电系统以及风电场电网的连接。通过在辅助供电系统的输入端检测电压值,可以实时获知辅助供电系统的输入电压高低。然后根据输入电压高低进行判定,以更精确的控制辅助供电系统的电压,避免频繁停机,保证风力发电机组的发电量。本发明还涉及采用该方法的风力发电机组。
-
公开(公告)号:CN107346894A
公开(公告)日:2017-11-14
申请号:CN201610292635.2
申请日:2016-05-05
Applicant: 中国船舶重工集团海装风电股份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风电场发电量控制方法及风电场能量控制平台,风能量控制平台检测风力发电机组是否处于有功功率调度状态;若处于有功功率调度状态,接收携带有当前调度限值的调度指令并计算风电场总有功功率,比较两者大小;若当前调度限值大于所述风电场总有功功率,计算并判断两者差值是否在预设允许误差范围内;若否,向风力发电机组发送携带有最大出力状态的功率优先控制指令;若是,向风力发电机组发送携带有最大出力状态的转速优先控制指令;其中,向风力发电机组发送的最大出力状态包括风力发电机对应的最大出力功率。基于上述公开的风电场发电量控制方法解决了风速不佳时风力发电机组响应速度与最大出力不可兼得的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12328971B
公开(公告)日:2024-04-19
申请号:CN202011247383.4
申请日:2020-11-10
Applicant: 中国船舶重工集团海装风电股份有限公司
IPC: G06F17/18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的基于随机数的双峰三参数威布尔分布拟合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对双峰三参数威布尔分布表达式的每个变量,通过分层级逐步优化,并对每一层级通过随机数方法生成组合;对每组随机数分别采用最小残差检验和最大相关性检验,并将最小残差检验结果和最大相关性检验结果合成寻优;采用等载荷间距拟合以获得拟合曲线,并通过所述拟合曲线人工判断选择最优解。本发明通过“层级随机数”大幅降低运算量,逐级进行多元优化;通过“双向检验”来保证拟合曲线的形状相似和绝对偏差最小,从而提升每级的优化效率;通过“等载荷间距的拟合”提高结尾分布的拟合准确度,采用本发明拟合方法能针对原始数据含有双峰甚至多峰分布信息进行准确拟合。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