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燃机
    21.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924305A

    公开(公告)日:2007-03-07

    申请号:CN200610126173.3

    申请日:2006-08-29

    Abstract: 一种能够高效排出曲轴室内的润滑油的内燃机。该内燃机(20)包括:在汽缸室(33A)内容纳有活塞(37)的汽缸(33);在与汽缸室(33A)连通的曲轴室(34A)中自由旋转地容纳曲轴(39)的曲轴箱(34);与活塞(37)及曲轴(39)枢接的连杆(38);设于曲轴箱(34)上,随着曲轴室(34A)的波动而开关的簧片阀(60),将汽缸室(33A)的圆筒轴(A)倾斜配置到车辆(1)上,将由曲轴箱(34)形成,用于储存润滑油的储油室(34B)通过簧片阀60与曲轴室(34A)连通,在上述结构的内燃机(20)中,将簧片阀(60)设在了曲轴(39)下方,同时将其设在相对曲轴(39)的垂直线与汽缸(33)相反的一侧。

    V型皮带式自动变速器的从动皮带轮组件

    公开(公告)号:CN1690473A

    公开(公告)日:2005-11-02

    申请号:CN200510066603.2

    申请日:2005-04-19

    Abstract: 本发明的课题在于在V型皮带式自动变速器的从动皮带轮组件中,不仅防止螺旋弹簧发生扭转,而且还防止摆动现象,该从动皮带轮组件包括固定于内筒上的固定皮带轮半体,固定于可实现相对内筒的旋转和轴线方向的相对移动的外筒上的活动皮带轮半体,设置于内筒和外筒之间的转矩凸轮机构;固定于外筒上的弹簧座部件;围绕外筒,压缩设置于活动皮带轮半体和弹簧座部件之间的螺旋弹簧,传动来自驱动皮带轮组件的旋转驱动力的V型皮带夹持于固定皮带轮半体和活动皮带轮半体的相对的圆锥面之间。螺旋弹簧(93)的活动皮带轮半体(90)侧内周由导向部件106导向,轴向推力机构(107)介于弹簧座部件(92)和螺旋弹簧(93)之间。

    气缸体的套筒构造
    23.
    发明授权

    公开(公告)号:CN1194166C

    公开(公告)日:2005-03-23

    申请号:CN01103224.3

    申请日:2001-02-07

    Abstract: 套筒10的、从气缸体21的靠曲轴箱侧的端面26到气缸体21的大致中央的部位是比其它部位厚的厚壁部13,在上述气缸体21上形成包围上述套筒10的U形断面水冷套23,该水冷套23从气缸体21的大致中央延伸,朝着气缸头侧的端面22开口。由于不减少水冷套断面积,所以可不降低冷却性地增加套筒的刚性,可减少用紧固部件紧固气缸体时的套筒的变形。因此,可减少活塞与套筒的摩擦力,可抑制泄漏流量和油耗的增加。

    内燃机的进气装置
    24.
    发明授权

    公开(公告)号:CN102434335B

    公开(公告)日:2014-10-29

    申请号:CN201110287489.1

    申请日:2011-09-26

    Abstract: 提供一种内燃机的进气装置,其具有多个将由空气滤清器导入的空气送入节流阀体的进气路,能够减少使多个进气路相连接所需的部件的数量以及加工工时。连接支承部件(52)支承于空气滤清器箱(44),该连接支承部件(52)包括:使高速进气路(53)及低速进气路(54)的各流出口连通的第一下游进气路部(61)及第二下游进气路部(62)、使第一下游进气路部(61)及第二下游进气路部(62)汇合并将来自该第一下游进气路部(61)及第二下游进气路部(62)的空气送入节流阀体侧的汇合部,通过该连接支承部件(52)而使高速进气路(53)及低速进气路(54)支承于空气滤清器(22)内。

    发动机的可变动阀装置
    25.
    发明授权

    公开(公告)号:CN101852110B

    公开(公告)日:2013-05-29

    申请号:CN201010136525.X

    申请日:2010-03-12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发动机的可变动阀装置。在该可变动阀装置,执行机构产生以改变发动机阀的动作特性的方式使动阀机构动作的动力,该执行机构安装于发动机本体,由此,不需要用于配置执行机构的专用部件,可以减少部件数量。在相互之间形成动阀室(28)的两个发动机本体构成部件(13、14)的一方的特定发动机本体构成部件(13)上,支承有动阀机构(29A),并且,一体地形成有向外侧鼓出的鼓出部(13c),在与特定发动机本体构成部件(13)向其他发动机本体构成部件(12)结合的结合面(90)共面地相连且形成于鼓出部(13c)的执行机构支承部(91)上,支承有执行机构(64),将该执行机构(64)的输出传递至动阀机构(29A)的转动杆(67)能够转动地支承于特定发动机本体构成部件(13)。

    发动机的可变气门传动装置

    公开(公告)号:CN101713312B

    公开(公告)日:2012-06-20

    申请号:CN200910168713.8

    申请日:2009-09-03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Y02T10/121

    Abstract: 本发明的发动机的可变气门传动装置在凸轮轴安装具有比排气凸轮的基座圆部更往外侧方突出的减压凸轮的减压装置,具有气门驱动构件,该气门驱动构件从动于排气凸轮的高位部地对排气门进行开启驱动,当减压凸轮比基座圆部更往外侧方突出时从动于该减压凸轮地对上述排气门进行开启驱动;使用减压装置和凸轮轮廓与排气凸轮不同的另设凸轮,能够使排气门的气门特性多样地变化,并能够紧凑化。凸轮轮廓与排气凸轮不同的另设凸轮,能够切换使气门驱动构件从动于排气凸轮的状态、和使气门驱动构件从动于与凸轮轴一起旋转的另设凸轮的状态,在使排气凸轮夹在另设凸轮与减压凸轮间的位置安装在凸轮轴上。

    发动机的可变动阀装置
    27.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01713311A

    公开(公告)日:2010-05-26

    申请号:CN200910168659.7

    申请日:2009-09-02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F01L2001/0476 Y02T10/121

    Abstract: 发动机的可变动阀装置,在固定设置动阀凸轮的凸轮轴上安装凸轮轮廓不同于动阀凸轮的独立凸轮,能对使阀驱动部件从动于动阀凸轮的状态和使阀驱动部件从动于与凸轮轴一起旋转的独立凸轮的状态进行切换,避免凸轮轴的大型化,同时抑制打击声音的产生。将与凸轮轴(32)同轴的中心孔(57)的内周面及凸轮轴的外周面之间连结起来,同时在凸轮轴上设置在凸轮轴的轴向长长地延伸的引导孔(60),能进行轴向的移动地插入在中心孔内的杆(59)由贯通引导孔的连结销(61)连结在独立凸轮(33)上,在使阀驱动部件(39)从动于动阀凸轮(31)的非动作位置和使阀驱动部件从动于独立凸轮的动作位置之间,杆由杆驱动组件(63)在轴向驱动。

    内燃机
    28.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01144423A

    公开(公告)日:2008-03-19

    申请号:CN200710182200.3

    申请日:2007-07-18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F02B67/06 F01M13/04 F02B61/02 F02F7/00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便于凸轮链的组装并有效将分离油雾和引入内燃机通气室的漏气的内燃机,所述的内燃机包括:设置在曲轴上的凸轮驱动链轮;设置在由汽缸盖可旋转地支撑的凸轮轴上的凸轮从动链轮;凸轮链室,用于移动绕在凸轮驱动链轮和凸轮从动链轮上的环形凸轮链,该凸轮链室从曲轴箱延伸到汽缸座,进而延伸到汽缸盖;和通气室,其与位于曲轴箱一侧并限定在曲轴箱中的凸轮链室的上部连通。一突壁(104)以向凸轮链(93)突出的形式设置在曲轴箱(20)内,所述突壁位于通气室(101)的朝着凸轮链室(94)敞开的入口(103)处,并且与凸轮链(93)的移动方向相交。

    在部件之间安装密封垫圈的安装结构

    公开(公告)号:CN1120312C

    公开(公告)日:2003-09-03

    申请号:CN98119454.0

    申请日:1998-10-07

    Abstract: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高预先把密封垫圈一体地形成在安装部件侧的安装作业的效率。与化油器12连接的进气管13的连接配件14与气缸头3的吸入部5之间,夹装着密封垫圈15,该密封垫圈15与进气管13的连接配件14及吸入部5的各密封面为略相同形状,在中央部设有进气通路24,在左右探出部设有螺栓通孔25,从该螺栓通孔25附近外缘向左右侧伸出一对耳部18。将密封垫圈15叠合在连接配件14的密封面上,将安装螺栓16穿过设在进气管13上的凸缘部17的螺栓通孔22和螺栓通孔25,临时固定住,将左右耳部18弯折,用手一起捏住耳部18和凸缘部17,往吸入部5上安装。

    气缸体的套筒构造
    30.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308183A

    公开(公告)日:2001-08-15

    申请号:CN01103224.3

    申请日:2001-02-07

    Abstract: 套筒10的、从气缸体21的靠曲轴箱侧的端面26到气缸体21的大致中央的部位是比其它部位厚的厚壁部13,在上述气缸体21上形成包围上述套筒10的U形断面水冷套23,该水冷套23从气缸体21的大致中央延伸,朝着气缸头侧的端面22开口。由于不减少水冷套断面积,所以可不降低冷却性地增加套筒的刚性,可减少用紧固部件紧固气缸体时的套筒的变形。因此,可减少活塞与套筒的摩擦力,可抑制泄漏流量和油耗的增加。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