摩托车的消音器罩的构造
    21.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603587A

    公开(公告)日:2005-04-06

    申请号:CN200410078627.5

    申请日:2004-09-14

    Abstract: 排气消音器具有消音器主体和从该消音器主体的后端面向后方伸出的尾管,在利用消音器罩覆盖该消音器主体的外面的一部分的摩托车上,消音器罩和消音器主体在外观上具有整体感,外观感觉良好,并且可以确保侧部罩和消音器主体的外侧之间具有充分的间隙。消音器罩(C)由侧部罩(Cs)和后部罩(Cr)构成,该侧部罩(Cs)至少覆盖消音器主体(Mm)的外侧面,横截面呈圆弧形状;该后部罩(Cr)与上述侧部罩(Cs)的后端部形成一个整体,大致全面覆盖消音器主体(Mm)的后端面,并且尾管(P)穿过该后部罩(Cr)。将该尾管(P)偏置在相对于消音器主体(Mm)的纵向中心线(L)的外侧,以使该侧部罩(Cs)和消音器主体(Mm)的外表面之间直径方向的间隙(s)在该消音器主体(Mm)的最外侧为最大,并且尾管(P)穿过后部罩(Cr)的大致中心的位置。

    机动二轮车的侧罩构造
    22.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603199A

    公开(公告)日:2005-04-06

    申请号:CN200410078626.0

    申请日:2004-09-14

    Abstract: 为提供在驾驶员夹膝行驶时可产生防止发动机热量传到脚部之效果、且罩整体上有一体感、外观良好且商品价值优良的侧罩,本发明的配设于车座(S)下侧的侧罩(C)由覆盖车座正下方的车身空间侧方的罩本体部(Cm),和从该罩本体部(Cm)前端向头管(H)侧成尖细状一体延伸并覆盖燃料箱正下方的车身空间侧方的尖细延伸部(Ca)构成,由该尖细延长部(Ca)覆盖发动机(E)的上部侧方。

    摩托车
    23.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504381A

    公开(公告)日:2004-06-16

    申请号:CN200310113690.3

    申请日:2003-11-19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Y02T10/123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摩托车,它的节气门支承在节气门段的主体上,能够转动,并且,节气门钢丝绳卷绕在连接在节气门上并布置在节气门段的主体侧面的节气门鼓上;所连接的吸气量调节装置,以及布置在吸气量调节装置的前方,向该吸气量调节装置供应净化空气的空气滤清器,布置在发动机的上方。本发明的发明目的是在避免增加零件数量的同时,还能防止由前轮向上方甩起来的水和泥土溅在节气门鼓上。本发明解决上述问题的手段是在上述空气滤清器33的滤清器外壳70上,设有从前方至少覆盖上述吸气量调节装置32中的上述节气门鼓48,并与其成为一体的遮挡板79。

    两轮摩托车车罩
    24.
    发明授权

    公开(公告)号:CN1091049C

    公开(公告)日:2002-09-18

    申请号:CN98118690.4

    申请日:1994-02-25

    Abstract: 对于备有从前管向车体中央下部在上下方向上具有所定侧面宽度的纵长的主车架和该主车架下方的发动机的两轮摩托车,而大致连续地覆盖前述主车架和前述发动机的车罩由多个分离部分构成,使其分离盖之一沿前述主车架侧面可自由拆装,卸去它时,仅仅露出主车架而利用外观表面,同时把有损外观的辅助部件之类用其它的车罩覆盖,外观不露、在车体后部,把由板状车架构成的后挡泥板设置在主车架后方的后方架的结构部件上,在后挡泥板上配设辅助部件,从而构成苗条的车体。

    车辆用空气净化装置
    25.
    发明授权

    公开(公告)号:CN107110078B

    公开(公告)日:2020-02-18

    申请号:CN201480084191.2

    申请日:2014-12-19

    Abstract: 一种车辆用空气净化装置(60)设置有连接管(110),其从空气净化器(80)延伸到内燃机的进气通道。所述连接管(110)包括沿径向方向延伸的连接管凸缘(111)。在壳体主体(81)中,圆筒部(85)形成为围绕所述连接管(110)。在圆筒部(85)中,连接开口(86)形成为朝向所述壳体主体(85)的内侧。气液分离室(120)具有构造成引导窜气的并且被连接到所述气液分离室的窜气软管(62)。通过使所述圆筒部(85)的内端(87)与所述连接管凸缘(111)的侧面接触,利用所述连接管凸缘(111)覆盖所述连接开口(86),并且使所述圆筒部(85)的外端(88)接触所述连接管(110)的壁,而形成所述气液分离室(120)。

    机动两轮车
    26.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07407215A

    公开(公告)日:2017-11-28

    申请号:CN201680016152.8

    申请日:2016-03-23

    Abstract: 本发明的课题在于,对于具备废气传感器的机动两轮车,提供一种抑制对其它构件的布设造成的影响并同时不易受到飞石的影响的技术。机动两轮车具备与发动机(12)的排气端口(66)连接的排气管(41)、设置于该排气管(41)内的催化剂(42)、设置于排气管(41)内且能够检测排气管(41)内的废气成分的废气传感器(67),排气管(41)具备向下方延伸的下垂部(74),催化剂(42)被下垂部(74)的上部支承,并且废气传感器(67)配置于下垂部(74)的下部且是催化剂(42)的下方,并且配置于下垂部(74)的车辆后方侧。

    内燃机的进气装置
    27.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02434335A

    公开(公告)日:2012-05-02

    申请号:CN201110287489.1

    申请日:2011-09-26

    Abstract: 提供一种内燃机的进气装置,其具有多个将由空气滤清器导入的空气送入节流阀体的进气路,能够减少使多个进气路相连接所需的部件的数量以及加工工时。连接支承部件(52)支承于空气滤清器箱(44),该连接支承部件(52)包括:使高速进气路(53)及低速进气路(54)的各流出口连通的第一下游进气路部(61)及第二下游进气路部(62)、使第一下游进气路部(61)及第二下游进气路部(62)汇合并将来自该第一下游进气路部(61)及第二下游进气路部(62)的空气送入节流阀体侧的汇合部,通过该连接支承部件(52)而使高速进气路(53)及低速进气路(54)支承于空气滤清器(22)内。

    空气过滤器
    28.
    发明授权

    公开(公告)号:CN100365266C

    公开(公告)日:2008-01-30

    申请号:CN200310124655.1

    申请日:2003-12-25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将初级和次级元件容纳在过滤器壳体中的空气过滤器,其沿该过滤器壳体(35)内的空气流通方向,在初级元件(57)的下游侧配置比初级元件57的孔眼粗的次级元件(58),在过滤器壳体(35)内容纳、固定元件保持架(39),面对在过滤器壳体(35)内形成的净化室(44)、在元件保持架(39)的一端固定元件防护材(59),在可拆装地安装于元件保持架(39)上的初级元件(57)及元件防护材(59)之间夹持容纳在元件保持架(39)上的次级元件(58)。这种空气过滤器,既能避免增加空气的流通阻力,又能使通过初级和次级元件的捕集效率提高。

    机动二、三轮车发动机的吸气装置

    公开(公告)号:CN1320269C

    公开(公告)日:2007-06-06

    申请号:CN200410032920.8

    申请日:2001-07-20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F02B61/02

    Abstract: 本发明的在车架的下方设有发动机本体的机动二、三轮车中,在发动机本体的正时传动室的相反侧开设与燃烧室相连的吸气口,在该吸气口的上游端安装空气滤清器,所述空气滤清器被安装在吸气口同侧的车架侧面,在与其相反侧的车架侧面安装冷却用散热器,包括吸气口的吸气系统可以不干涉正时传动室及散热器地设置得较长而且极少弯曲,可有效利用吸气系统内的吸气惯性提高填充效率。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