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2525999A
公开(公告)日:2021-03-19
申请号:CN202011369883.5
申请日:2020-11-30
Applicant: 北京强度环境研究所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基于频率成份的声发射信号相关性分析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获得声发射信号数据;对所述信号进行降噪滤波处理;对所述信号进步频谱分析;将频率幅值分成高频成份和低频成份两部分;进行声发射信号频率幅值分布相关系数计算;评估低频成份和高频成份的相关系数与传播距离的关系;确定声发射信号相关关系。本发明相比传统的直接基于声发射信号波形的相关分析方法更具可靠性和有效性。
-
公开(公告)号:CN108731958A
公开(公告)日:2018-11-02
申请号:CN201810295110.3
申请日:2018-04-04
Applicant: 北京强度环境研究所 , 中国运载火箭技术研究院
IPC: G01M99/00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火箭根部弯矩监测系统的电缆脱开装置,进而涉及所述电缆脱开装置的地面拉断试验装置。所述电缆脱开装置既满足火箭起飞前根部弯矩的实时监测要求,又不影响火箭安全起飞,其适应靶场流程、工作可靠、易于扯断。一种所述电缆脱开装置的地面拉断试验装置,以验证所述电缆脱开装置的脱开有效性和安全性。
-
公开(公告)号:CN106202639A
公开(公告)日:2016-12-07
申请号:CN201610495315.7
申请日:2016-06-29
Applicant: 北京强度环境研究所 , 中国运载火箭技术研究院
IPC: G06F17/50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G06F17/5018
Abstract: 一种MJ螺栓及螺母有限元网格建模方法,具体步骤如下:第一步:归纳螺栓及螺母的几何特征;第二步,螺栓螺纹零位置截面数学描述;第三步,螺母螺纹零位置截面数学描述;第四步,螺栓及螺母无螺纹区域有限元网格生成;第五步,螺栓及螺母螺纹节点偏移生成,通过对螺纹处网格进行节点移动可以获得螺纹的螺栓。本发明可以快速、有效生成带有螺纹结构特征的MJ螺栓、螺母有限元网格,该网格为六面体、共节点,可以有效避免采用TIE命令或四面体网格产生的误差,大幅提高计算精度。
-
公开(公告)号:CN106156386A
公开(公告)日:2016-11-23
申请号:CN201510169408.6
申请日:2015-04-10
Applicant: 北京强度环境研究所 , 中国运载火箭技术研究院
IPC: G06F17/50
Abstract: 该技术属于静力试验与预示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针对壳体加筋结构的静力试验与预示方法。通过对结构在不同载荷作用、不同边界处理方式下静力预示仿真结果与试验数据对比。一方面,解决静力试验与静力预示仿真的系统性对比、全面性评估相关误差,解决过去只能对极个别特征点小数据分析对比方法;另一方面,通过这些不同级别下对比分析,积累不同边界模拟方式、不同求解方式、不同试验方法等对真实试验或仿真计算影响因子数据。再一方面,通过对比云图、曲线、相似度可以直观的反应试验与预示之间的关系,通过对上述资料的评估可以决定试验是否继续进行,有无试验件或人身财产安全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14520032B
公开(公告)日:2025-03-18
申请号:CN202111037125.8
申请日:2021-09-06
Applicant: 北京强度环境研究所
IPC: G16C60/00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对热老化材料低周疲劳寿命的预测方法,包括:S1确定材料在未老化的疲劳强度系数σ'f、疲劳强度指数b、循环强度系数K和循环应变硬化指数n,确定材料在不同老化时间下的疲劳强度系数σ'f、疲劳强度指数b、循环强度系数K和循环应变硬化指数n,并建立与老化时间的函数关系;S2根据K、n、σ'f、b确定疲劳延性系数ε'f和疲劳延性指数c与老化时间的关系;S3将σ'f、b、ε'f、c代入Basquin‑Manson‑Coffin方程中,得到适用于不同老化时间的低周疲劳寿命预测方程。本发明有效地解决了现有技术中的材料在热老化的低周疲劳寿命不能准确预测的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19198310A
公开(公告)日:2024-12-27
申请号:CN202411247716.1
申请日:2024-09-06
Applicant: 北京强度环境研究所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用于薄膜材料的新型原位双轴蠕变试验装置,该装置包括:机架主体、滑轮组、夹具组、十字形双轴试样、导轨、砝码。机架主体由底座、机架圆柱及机架平台构成,在机架平台上设置四组对称分布的导轨、夹具组及滑轮组。本发明提出的原位双轴蠕变试验装置由对应于四组滑轮组的砝码来为十字形双轴试样施加恒定的蠕变作用力,砝码的重力通过尼龙线和滑轮组的支撑作用施加到夹具组,夹具组通过导轨平台的滑动作用进而将砝码的重力传递给试样,使试样受到与砝码重力相同的恒定蠕变作用力。本装置结构简单、体积较小、造价低,便于多个装置进行多组蠕变试验同时进行,且可搭配不同环境箱以实现不同环境控制。
-
公开(公告)号:CN117871560A
公开(公告)日:2024-04-12
申请号:CN202410024397.1
申请日:2024-01-08
Applicant: 北京强度环境研究所
Abstract: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飞行器结构的重复使用性能检测方法、装置、计算机存储介质和电子设备,涉及性能检测技术领域。包括:通过选取飞行器的多个相同的待检测结构样本;基于中子成像技术确定待检测结构样本的损伤极限值,以及根据中子散射技术对确定待检测结构样本的内应力极限值;根据中子成像技术对已重复使用的目标检测结构进行损伤成像确定目标检测结构的当前损伤参数,以及根据中子散射技术对目标检测结构进行内应力检测,得到目标检测结构的当前残余应力参数;基于损伤极限值、内应力极限值以及目标检测结构的当前损伤参数和当前残余应力参数,对目标检测结构实现重复使用性能检测。本公开可以提高对飞行器结构的重复使用性能检测的准确性。
-
公开(公告)号:CN117554083A
公开(公告)日:2024-02-13
申请号:CN202410039431.2
申请日:2024-01-11
Applicant: 天津航天瑞莱科技有限公司 , 北京强度环境研究所 , 华中科技大学
IPC: G01M15/14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采用发动机机匣热内压疲劳试验加载系统的方法,建立发动机机匣热内压疲劳试验加载系统及含散热的加热模型,在受试腔体加热过程中,实现加热器功率的定量控制;建立含漏气的加压模型,在受试腔体加、卸压或保压过程中,实现受试腔体质量流量的定量控制;建立温度‑压力耦合控制,在受试腔体加热和加压过程中,实现受试腔体温度和压力交叉迭代控制。本发明充分考虑加载过程中温度和压力间的相互影响以及试验系统对外散热和漏气现象对加载过程的影响等因素,有效解决现有航空发动机外涵机匣热内压疲劳试验考核过程中存在的压力和温度控制精度较差的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17390778A
公开(公告)日:2024-01-12
申请号:CN202211657848.2
申请日:2022-12-22
Applicant: 北京强度环境研究所
Inventor: 周书涛 , 巨亚堂 , 冯卫 , 童军 , 黄佳 , 吴建国 , 侯传涛 , 孙颖 , 郑敏民 , 冯金龙 , 李佰灵 , 王丽霞 , 于荣刚 , 殷晓坤 , 李会娜 , 朱江 , 王求生 , 刘应华
IPC: G06F30/17 , G06F30/23 , G06T17/20 , G06F111/10 , G06F111/04 , G06F113/24 , G06F119/02 , G06F119/14
Abstract: 本发明提出一种考虑薄板应变强化效应的塑性安定上限载荷计算方法,属于物理技术领域,包括如下步骤:ST1、准备计算数据,得到薄板各个三角形子域对应的光滑广义应变‑位移速度关系矩阵;ST2、计算广义弹性应力场,分别得到角点载荷和恒定载荷作用时的光滑广义弹性应力场;ST3、在初始迭代时,假设整个薄板处于非屈服状态,求解线性方程组;ST4、在第h(h≥1)次迭代时,根据第h‑1次迭代的计算结果,集成和求解相应的线性方程组,最终得到第h次迭代时的安定上限载荷乘子,判断是否终止迭代;ST5、计算结果后处理。本发明解决了考虑薄板应变强化效应安定上限分析极小化迭代格式的建立与线性化求解问题,实现了考虑薄板应变强化效应安定上限载荷的精确高效稳定求解。
-
公开(公告)号:CN113189659B
公开(公告)日:2023-07-04
申请号:CN202110381800.2
申请日:2021-04-09
Applicant: 北京强度环境研究所
Abstract: 本发明提出一种适用于微重力落塔试验的高微重力水平测量方法,属于极端环境测试技术领域,包括如下步骤:第一步、确定测量单元几何尺度及测试用工质种类;第二步、对测量单元内部进行洁净化处理;第三步、测量单元内部的测试用工质进行封装;第四步、微重力水平校准;至此,完成高微重力水平的有效测量。本发明可显著降低微重力水平测量的响应时间,且能够满足10‑6g级别高微重力水平的测量,解决了现有机械式微重力测量无法实现10‑6g级别微重力水平的测量,测量响应时间无法满足微重力落塔微重力水平测量的问题,具有突出的实质性特点和显著的进步。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