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升式风电安装船抗横倾及快速压载系统

    公开(公告)号:CN113212682A

    公开(公告)日:2021-08-06

    申请号:CN202110660447.1

    申请日:2021-06-15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自升式风电安装船抗横倾及快速压载系统,两台抗横倾泵,可正反转,用于输送液体介质,分别位于艏部和艉部,并通过遥控阀对应连接艏抗横倾水舱和艉抗横倾水舱,以及通过旁通遥控阀连接海底门,通过遥控阀和旁通遥控阀切换管路流向,用于自海底门吸水以快速压载;或者用于平台抬升时水舱的重力排载,实现左右对称的抗横倾舱间的抗横倾功能。本发明将快速压、排载系统和抗衡倾系统有效结合,利用船上配置的抗横倾泵实现快速压载或排载,使船舶快速达到适宜航行或抬升状态,对现有系统的功能进行扩展和结合,并采用相关的控制系统,大幅降低了压载系统的配置容量,该系统能够实现三个工作模式:防横倾、快速排载和快速压载。

    大型远洋海道测量船
    2.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12937779A

    公开(公告)日:2021-06-11

    申请号:CN202110372454.1

    申请日:2021-04-07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大型远洋海道测量船,搭载多种高性能、专业化的海洋测量设备系统,包括有人测量艇、无人测量艇、自主式无人水下潜航器释放回收系统、拖曳式测量设备、走航式多要素测量系统、温盐深仪探测仪、水下固定安装式声学设备和测量绞车设备;测量作业甲板区包含尾部作业区和舷侧作业区,可满足测量设备多点投放和回收需求;水下固定安装式声学设备通过船艏部吊装式附体安装在位于船舶舯前1/3船长之前的船底部;减摇装置采用收放式减摇鳍及被动可控式减摇水舱,通过联合控制系统对两类减摇设备进行智能化自动控制;测量船还配置DP‑2级动力定位系统,能够保证在深远海长周期“网格化”测量作业和定点测量作业过程中的测量精度、持续性和可靠性。

    大型远洋海道测量船
    3.
    实用新型

    公开(公告)号:CN215205276U

    公开(公告)日:2021-12-17

    申请号:CN202120708937.X

    申请日:2021-04-07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大型远洋海道测量船,搭载多种高性能、专业化的海洋测量设备系统,包括有人测量艇、无人测量艇、自主式无人水下潜航器释放回收系统、拖曳式测量设备、走航式多要素测量系统、温盐深仪探测仪、水下固定安装式声学设备和测量绞车设备;测量作业甲板区包含尾部作业区和舷侧作业区,满足测量设备多点投放和回收需求;水下固定安装式声学设备通过船艏部吊装式附体安装在位于船舶舯前1/3船长之前的船底部;减摇装置采用收放式减摇鳍及被动可控式减摇水舱,通过联合控制系统对两类减摇设备进行智能化自动控制;测量船还配置DP‑2级动力定位系统,保证在深远海长周期“网格化”测量作业和定点测量作业过程中的测量精度、持续性和可靠性。

    一种半潜运输船船型
    4.
    实用新型

    公开(公告)号:CN210391494U

    公开(公告)日:2020-04-24

    申请号:CN201921245609.X

    申请日:2019-08-02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半潜运输船船型,涉及船舶设计技术领域,包括:主船体,于所述主船体上方设有首尾贯通的载货甲板;边岛式艏楼,固定于所述主船体的第一舷侧且靠近所述主船体的首部区域;至少一第一浮箱,设置于所述主船体的第二舷侧且靠近所述主船体的首部区域;至少一第二浮箱,设置于所述主船体的所述第二舷侧且靠近所述主船体的尾部区域;至少一第三浮箱,设置于所述主船体的所述第一舷侧且靠近所述主船体的尾部区域。本实用新型不受运输货物长度的限制,能够实现超长型货物的半潜运输。

    一种重力注入式压载水处理结构

    公开(公告)号:CN207580141U

    公开(公告)日:2018-07-06

    申请号:CN201721440314.9

    申请日:2017-11-01

    Inventor: 陈雷 于再红 黄吉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重力注入式压载水处理结构,属于船舶的技术领域。一种重力注入式压载水处理结构包括进水端与海洋连通的管道连接,出水端与压载水处理装置连接的压载泵,压载水处理装置的出水口与清洁压载舱的进水口连通,清洁压载舱的出水口与主船体压载舱连通,同时,压载水处理装置与清洁压载舱的连接管路上设置压载水取样点;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高度高于主船体压载舱的清洁压载舱,实现主船体压载舱内压载水的重力注入,消除了注入管尺寸受空气管尺寸的限制,提高了压载水进入主船体压载舱内的效率,时间更省,且满足压载水管理公约;同时,设置压载水取样点,能检测清洁压载舱和主船体压载舱内的压载水在排放前的水质,安全保障性更高。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