具有连接至栅极金属化部的二极管链的半导体器件

    公开(公告)号:CN115483209A

    公开(公告)日:2022-12-16

    申请号:CN202210663220.7

    申请日:2022-06-13

    Abstract: 一种半导体器件(500)包括具有第一导电类型的源极区(110)和栅电极(155)的晶体管单元(TC)。源极区(110)形成在宽带隙半导体部分(100)中。二极管链(DC)包括多个二极管结构(DS)。二极管结构(DS)被形成在宽带隙半导体部分(100)中并且串联电连接。每个二极管结构(DS)包括具有第一导电类型的阴极区(180)和具有互补的第二导电类型的阳极区(190)。栅极金属化部(330)与栅电极(155)以及与二极管链(DC)的阳极区中的第一个阳极区(190)电连接。源电极结构(310)与源极区(110)电连接并且与二极管链(DC)的阴极区中的最后一个阴极区(180)电连接。

    半导体器件、半导体组件及其操作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5312603A

    公开(公告)日:2022-11-08

    申请号:CN202210467459.7

    申请日:2022-04-29

    Abstract: 公开了一种半导体器件(500)、半导体组件及其操作方法。该半导体器件包括在正面具有第一表面(101)的半导体部分(100),其中,半导体部分(100)包括有源区(160)、横向围绕有源区(160)的终端结构(170)以及在终端结构(170)与半导体部分(100)的横向外表面(103)之间的无场区(190)。无场区(190)包括探测接触区(193)和主要部分(199)。探测接触区(193)和主要部分(199)形成半导体结。第一表面(101)上的探测垫(350)与探测接触区(193)形成欧姆接触。第一表面(101)上的保护钝化层(220)被至少形成在终端结构(170)上并使探测垫(350)暴露。

    宽带隙半导体器件
    8.
    发明授权

    公开(公告)号:CN106449728B

    公开(公告)日:2020-03-06

    申请号:CN201610631426.6

    申请日:2016-08-04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宽带隙半导体器件,包括第一负载端子、第二负载端子、控制端子及具有漂移区的半导体本体(其由具有比硅的带隙更大的带隙的半导体材料形成),并被配置成传导第一和第二负载端子间的负载电流。半导体器件包括:源极区,其被布置在半导体本体中并电连接到第一负载端子;毗邻区,其被布置在半导体本体中并将源极区与漂移区隔离;沟道,其沿垂直方向延伸到半导体本体中并包括第一电极和绝缘体。在沟道的底部区域处绝缘体沿垂直方向表现第一厚度并在沟道的顶部区域处沿第一横向方向表现第二厚度,第一厚度比第二厚度大至少1.5倍。毗邻区被布置成与绝缘体接触并且比沟道沿垂直方向延伸得更远,沟道底部区域和毗邻区沿第一横向方向表现重叠。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