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9291810A
公开(公告)日:2025-01-10
申请号:CN202411351119.3
申请日:2024-09-26
Applicant: 上海大学
IPC: G01W1/10 , G06N3/042 , G06N3/0464 , G06N3/0442 , G06N3/006 , G06F18/25 , G06F18/10 , G06F18/213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PM2.5浓度预测方法与系统,该方法利用几何代数时空图循环神经网络模型对目标地区的PM2.5浓度进行预测,所述的几何代数时空图循环神经网络模型包括几何代数‑图卷积神经网络和几何代数‑长短期记忆网络,包括以下步骤:采集多源数据以及预处理;利用几何代数‑图卷积神经网络对所述的预处理数据提取空间特征;基于所述的空间特征利用几何代数‑长短期记忆网络获取PM2.5的时空特征;根据所述的时空特征对PM2.5浓度进行预测;该系统用于实现上述方法。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具有预测PM2.5浓度精度高等优点。
-
公开(公告)号:CN118552482A
公开(公告)日:2024-08-27
申请号:CN202410570450.8
申请日:2024-05-09
Applicant: 上海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皮肤烧烫伤严重程度的检测方法和装置,方法包括以下步骤:获取待检测图像,将待检测图像输入YOLO模型,提取初级图像特征图;通过多尺度特征图分割和注意力机制进行空间和通道注意力加权,得到聚合特征;根据聚合特征得到创面位置的预测框,并标注相应的置信度、大小和严重程度类别;使用非极大值抑制方法选择置信度最高的预测框,移除与该预测框存在区域重叠的其他预测框,得到保留结果;根据保留结果,输出含有创面位置、大小和严重程度类别的结果图。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能够准确区分并标注创面位置,减少识别干扰,识别精度高等优点。
-
公开(公告)号:CN106353390B
公开(公告)日:2019-06-25
申请号:CN201610847831.1
申请日:2016-09-24
Applicant: 上海大学
IPC: G01N27/48 , C01B32/198 , C01B32/184 , B01J31/26 , B01J37/34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电子束辐照法制备氧化石墨烯基无酶葡萄糖传感器的方法,属于辐射化学和石墨烯纳米材料领域。首先采用现有已知技术方法制取氧化石墨烯;然后将其与硝酸银、苯胺按照一定比例配制成混合溶液;再向其中加入高氯酸溶液混合均匀;置于电子束发生装置中进行电子束辐照,辐照剂量为150~300 KGy;然后经洗涤、干燥制得氧化石墨烯基无酶葡萄糖传感器。该方法所得的氧化石墨烯基无酶葡萄糖传感器,生物相容性好,通过检测证明其在不添加酶的情况下,具有较灵敏的葡萄糖检测活性;制备工艺简单,成本低,不涉及有毒的物质,对环境友好。
-
公开(公告)号:CN105938752B
公开(公告)日:2017-09-19
申请号:CN201610519583.8
申请日:2016-07-05
Applicant: 中国科学院上海天文台 , 上海大学
IPC: H01F13/00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氢原子频标退磁装置及退磁方法,其中,氢原子频标退磁装置包括:一第一变压器、一第二变压器、一驱动机构和一控制机构,所述第二变压器与所述第一变压器串联,所述驱动机构连接所述第一变压器,所述控制机构连接所述驱动机构,用于设置一控制方案并根据所述控制方案控制所述驱动机构自动调节所述第一变压器的输出电流。本发明的氢原子频标退磁装置及退磁方法,可实现对变压器进行自动调节,自动完成整个退磁工艺过程,具有输出频率可自动调节、稳定性强、精确度高和对外部连接物理系统电流冲击小的优点。
-
公开(公告)号:CN106843251A
公开(公告)日:2017-06-13
申请号:CN201710089541.X
申请日:2017-02-20
Applicant: 上海大学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G05D1/0808 , B64C27/20 , B64C39/024 , B64C2201/027 , B64C2201/042 , B64C2201/12 , B64C2201/146 , G05D1/101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拥挤人群紧急疏导无人机,它包括:无人机机架、无刷电机、电子调速器、飞行控制模块、柔性LED显示屏、高音喇叭、深度摄像头、摄像头、4G数传模块、高性能微型计算机和远程PC。电子调速器、无刷电机和飞行控制模块用于实现无人机的平稳飞行和悬停。通过柔性LED显示屏和高音喇叭,用于在大人群参加集会或活动时,人群过于拥挤以至于容易发生踩踏事故的情况下,进行人群的定向疏导,避免安全事故的发生。深度摄像头用于侦测和识别前方的障碍物。摄像头用于实时监控。通过4G数传模块,实现高性能微机和远程PC互联,从而实现PC软件对柔性LED显示屏显示内容、高音喇叭播放内容和无人机飞行的控制,以及实现高性能微机向远程PC传输实时视频,在PC实现远程实时监控。
-
公开(公告)号:CN106353390A
公开(公告)日:2017-01-25
申请号:CN201610847831.1
申请日:2016-09-24
Applicant: 上海大学
IPC: G01N27/48 , C01B32/198 , C01B32/184 , B01J31/26 , B01J37/34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G01N27/48 , B01J31/26 , B01J37/347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电子束辐照法制备氧化石墨烯基无酶葡萄糖传感器的方法,属于辐射化学和石墨烯纳米材料领域。首先采用现有已知技术方法制取氧化石墨烯;然后将其与硝酸银、苯胺按照一定比例配制成混合溶液;再向其中加入高氯酸溶液混合均匀;置于电子束发生装置中进行电子束辐照,辐照剂量为150~300 KGy;然后经洗涤、干燥制得氧化石墨烯基无酶葡萄糖传感器。该方法所得的氧化石墨烯基无酶葡萄糖传感器,生物相容性好,通过检测证明其在不添加酶的情况下,具有较灵敏的葡萄糖检测活性;制备工艺简单,成本低,不涉及有毒的物质,对环境友好。
-
公开(公告)号:CN104874398A
公开(公告)日:2015-09-02
申请号:CN201510274880.6
申请日:2015-05-26
Applicant: 上海大学
IPC: B01J23/745 , C02F1/32 , C02F101/38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可回收循环利用的二氧化钛(P25)/石墨烯/四氧化三铁三元光催化材料的制备方法,属于光催化材料制备和环保技术领域。本发明方法的工艺过程如下:首先将氧化石墨烯分散于乙醇和水混合溶液中;向其中加入商用二氧化钛(P25)粉末,混合均匀;将此混合溶液恒温反应数小时,得到二氧化钛(P25)/石墨烯二元复合材料。另将一定量的三价铁盐溶于乙二醇中,向其中加入适量的上述二元复合材料,将此溶液混合均匀,加入氨水,恒温反应数小时;然后用高速离心机离心分离; 分离的固体物质干燥后即得二氧化钛(P25)/石墨烯/四氧化三铁复合材料。本发明所制备的光催化材料光催化效率高,磁性强,性能稳定,循环利用效果好。
-
公开(公告)号:CN119862493A
公开(公告)日:2025-04-22
申请号:CN202411734983.1
申请日:2024-11-29
Applicant: 上海大学
IPC: G06F18/2431 , G06F18/214 , G06F18/213 , G06V40/16 , G06V10/80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基于几何代数的多矢量数据流情绪识别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将原始数据流分解为音频数据流、文本数据流和图像数据流;提取音频数据流中的音频特征、文本数据流中的文本特征和图像数据流中的图像特征;将音频特征输入基于几何代数编码的音频识别模型得到第一分类结果,将文本特征输入基于几何代数编码的文本识别模型得到第二分类结果,将图像特征输入基于几何代数转换的图像识别模型得到第三分类结果;使用决策融合层将第一分类结果、第二分类结果和第三分类结果进行融合,得到情绪概率分布结果。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具有准确性高、参数量少、运行速度快等优点。
-
公开(公告)号:CN119048872A
公开(公告)日:2024-11-29
申请号:CN202411269074.5
申请日:2024-09-11
Applicant: 上海大学
IPC: G06V10/80 , G06V10/82 , G06V10/764 , G06V10/44 , G06V20/10 , G06N3/0464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基于几何代数的遥感影像融合分类方法及系统,所述方法包括:提取高光谱图像数据和激光雷达图像数据并进行处理获取第一高光谱特征和第一激光雷达特征;基于几何代数卷积和实值卷积网络将第一高光谱特征分层融合输出第二高光谱特征;基于几何代数网络对第一激光雷达特征进行处理提取第二激光雷达特征;所述第二高光谱特征与第二激光雷达特征并称为第二特征;利用几何代数卷积网络对第二特征进行交叉融合操作,输出融合特征;融合特征分类,输出遥感图像的分类结果;所述系统用于实现上述方法,包括特征提取模块、分层融合模块、交叉融合模块和分类器。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具有融合分类模型性能优良以及多源遥感数据分类更精确等优点。
-
公开(公告)号:CN113681028A
公开(公告)日:2021-11-23
申请号:CN202111009462.6
申请日:2021-08-31
Applicant: 上海大学
IPC: B22F10/28 , B22F10/366 , B22F12/00 , B33Y10/00 , B33Y30/00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静磁场下增材制造铝合金的方法及装置,属于金属增材制造技术领域。本发明采用3D打印的方式制备铝合金,通过优化打印过程中的参数,能够进一步提高铝合金的力学性能;制备铝合金时通过施加外部静磁场来进一步改善合金内部的组织形态,细化铝合金内部的晶粒组织,提高铝合金中等轴晶的占比,同时提高铝合金的致密性,减少残余应力和气孔,获得更高的力学性能,减少后续热处理可能会带来的开裂风险;采用3D打印技术制备铝合金具有结构轻量化,柔性高,强度高,材料利用率高,生产周期短等特点,并且施加静磁场后铝合金中的凝固组织变得更细小,等轴晶的占比得到大大提高。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