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2419072B
公开(公告)日:2022-10-14
申请号:CN202011193920.1
申请日:2020-10-30
Applicant: 中汽研(天津)汽车工程研究院有限公司 , 中国汽车技术研究中心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基于汽车物理属性的汽车保险反渗漏算法,根据保险出险数据、车型几何数据,统计车型的零部件损伤清单和提取零部件的点云数据;根据点云数据计算每个零部件间的最小距离矩阵,依据距离矩阵确定每个出险案件中各个损伤零部件与其距离最近的N个零部件距离之和,并进行由小到大排序;根据排序结果判断零部件是否有渗漏零部件。本发明所述的算法利用汽车零部件的空间位置关系,根据零部件之间的距离判断渗漏件,同时考虑零部件的材料属性和连接关系对零部件间距离修正,得到较为准确的零部件损失情况,快速准确的检测出渗漏件,减少保险公司赔付损失。
-
公开(公告)号:CN112419072A
公开(公告)日:2021-02-26
申请号:CN202011193920.1
申请日:2020-10-30
Applicant: 中汽研(天津)汽车工程研究院有限公司 , 中国汽车技术研究中心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基于汽车物理属性的汽车保险反渗漏算法,根据保险出险数据、车型几何数据,统计车型的零部件损伤清单和提取零部件的点云数据;根据点云数据计算每个零部件间的最小距离矩阵,依据距离矩阵确定每个出险案件中各个损伤零部件与其距离最近的N个零部件距离之和,并进行由小到大排序;根据排序结果判断零部件是否有渗漏零部件。本发明所述的算法利用汽车零部件的空间位置关系,根据零部件之间的距离判断渗漏件,同时考虑零部件的材料属性和连接关系对零部件间距离修正,得到较为准确的零部件损失情况,快速准确的检测出渗漏件,减少保险公司赔付损失。
-
公开(公告)号:CN210638900U
公开(公告)日:2020-05-29
申请号:CN201921140153.0
申请日:2019-07-19
Applicant: 中汽研(天津)汽车工程研究院有限公司 , 中国汽车技术研究中心有限公司
IPC: G01M17/007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种一种用于行人保护柔性腿试验的自动防护装置,由主体防护机构和防护门组成,所述主体防护机构包括顺次连接的左防护栏、中防护栏和右防护栏,所述中防护栏中部设有供试验用柔性腿通过的门框;所述防护门包括主移动防护板、从移动防护板、执行杆和气缸,所述主移动防护板、从移动防护板位于所述门框内,所述气缸通过执行杆带动所述防护门相对所述门框打开或关闭。该防护装置,通过主体防护机构及位于其中部的防护门之间的配合作用,可有效保护发射器和柔性腿自身,操作方便,耐久可靠、节约成本。
-
公开(公告)号:CN119380380A
公开(公告)日:2025-01-28
申请号:CN202411957595.X
申请日:2024-12-30
Applicant: 中汽研(天津)汽车工程研究院有限公司
Inventor: 胡帛涛 , 王宇 , 崔东 , 韩菲菲 , 张鲁 , 刘鹏 , 侯延军 , 韩鹏鹏 , 王瀚枫 , 胡济民 , 刘晓东 , 马超 , 卜家贺 , 王龙亮 , 李韬 , 刘超 , 马志振 , 孙庆浩 , 张诗建 , 薛淑琪
IPC: G06V40/10 , G06F30/15 , G06F30/27 , G06N20/20 , G06N3/0455 , G06N3/0464 , G06N3/09 , G06V10/28 , G06V10/40 , G06V10/44 , G06V10/764 , G06V10/77 , G06V10/774 , G06V10/80 , G06V10/82 , G06V20/70
Abstract: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车辆碰撞对于行人头部伤害的预测方法、装置和设备,涉及汽车安全性能设计开发及优化技术领域,该方法包括:从车辆仿真模型获取表征车辆全局特征的全局关键图像,以及从车辆仿真模型的机罩部分获取局部关键图像;利用头部损伤评估模型中的特征提取模型,从所述全局关键图像中提取到全局关键特征和从所述局部关键图像中提取到局部关键特征,并将所述全局关键特征和所述局部关键特征进行特征融合得到融合关键特征;将所述融合关键特征输入至头部损伤评估模型中的预测模型,得到目标车辆上各个碰撞点的头部损伤指数。
-
公开(公告)号:CN116562107B
公开(公告)日:2023-09-05
申请号:CN202310819300.1
申请日:2023-07-06
Applicant: 中汽研(天津)汽车工程研究院有限公司
IPC: G06F30/23 , H01M10/613 , H01M10/625 , G06F119/08 , G06F119/1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动力电池系统热扩散仿真方法、装置及介质。该方法包括:在仿真环境下,控制目标物以设定速度撞击动力电池系统模型的预设位置;所述动力电池系统模型根据受到的挤压力大小进行模型等效转换,获得仿真数据;其中,所述动力电池系统模型是基于CAE软件搭建的,包括机械碰撞子模型、二阶等效电路子模型、内短路子模型、传热子模型以及热失控子模型。本发明能够同时分析电池系统受到挤压碰撞后的各种行为特性,大幅缩短项目的开发流程,获取更多的仿真结果数据,并且可以与整车碰撞模型相融合,进行系统性优化设计,大幅提高新能源整车及电池系统的安全性。
-
公开(公告)号:CN116562107A
公开(公告)日:2023-08-08
申请号:CN202310819300.1
申请日:2023-07-06
Applicant: 中汽研(天津)汽车工程研究院有限公司
IPC: G06F30/23 , H01M10/613 , H01M10/625 , G06F119/08 , G06F119/1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动力电池系统热扩散仿真方法、装置及介质。该方法包括:在仿真环境下,控制目标物以设定速度撞击动力电池系统模型的预设位置;所述动力电池系统模型根据受到的挤压力大小进行模型等效转换,获得仿真数据;其中,所述动力电池系统模型是基于CAE软件搭建的,包括机械碰撞子模型、二阶等效电路子模型、内短路子模型、传热子模型以及热失控子模型。本发明能够同时分析电池系统受到挤压碰撞后的各种行为特性,大幅缩短项目的开发流程,获取更多的仿真结果数据,并且可以与整车碰撞模型相融合,进行系统性优化设计,大幅提高新能源整车及电池系统的安全性。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