适用轨道交通信号系统现场部署与回退的系统及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9522023A

    公开(公告)日:2019-03-26

    申请号:CN201811226306.3

    申请日:2018-10-19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适用轨道交通信号系统现场部署与回退的系统及方法,该系统包括文件处理模块、工作站/中心服务器控制模块、车站服务器控制模块、节点地图模块、信息反馈模块、记录模块和网络模块,所述的文件处理模块用于文件传输和版本信息校验,所述的文件处理模块依照部署或升级要求对单设备或多设备进行操作;所述的工作站/中心服务器控制模块用于Windows终端设备控制,对单设备或多设备操作,指令同步发送与反馈,实现远程注册、安装、升级、恢复、重启。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具有以下优点:大大减轻维护工作量,减少信号系统升级时间,确保了日常运营;提高了城轨轨道交通信号解决方案自动化,智能化程度,提高市场竞争力。

    一种城市轨道交通信号系统时钟同步系统及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9367586A

    公开(公告)日:2019-02-22

    申请号:CN201811221618.5

    申请日:2018-10-19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城市轨道交通信号系统时钟同步系统及方法,包括外部时钟源、通信前置机FEP和信号系统,信号系统包括应用服务器、网关服务器、ATS车站服务器、ATS中心工作站、ATS车站工作站、ATC设备和DCS设备;所述的应用服务器通过通信前置机FEP从外部时钟源获取时钟源,所述的应用服务器以FEP获取的时钟源对网关服务器、ATS车站服务器、ATS中心工作站、ATS车站工作站进行同步,所述的网关服务器以应用服务器获取的时钟源对ATC设备和DCS设备进行同步。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具有以下优点:避免外部时钟跳变导致内部信号系统跳变,避免由于精度不准影响下一层时钟等。

    一种轨道交通信号系统终端准入系统及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9011213A

    公开(公告)日:2024-11-22

    申请号:CN202410988060.2

    申请日:2024-07-23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轨道交通信号系统终端准入系统及方法,其中的信号骨干网由各站点的骨干交换机组成环网;交换机作为终端设备访问网络的网络控制点,按照网络制定的安全策略,实施相应的准入控制;RADIUS认证服务器接入信号骨干网交换机,用于确认尝试接入网络的终端身份是否合法,并指定身份合法的终端的网络访问权限;信号系统内部终端设备采用MAC认证方式接入信号骨干网交换机,并且配置有约束集策略详细限制端口访问。本发明提供的轨道交通信号系统终端准入方案,通过采用MAC认证及设置主备认证服务器,保证了系统的冗余性、可用性及可靠性,使得信号系统既能够满足等级保护三级的要求,又不会影响信号业务的正常运营。

    基于车辆制动损失程度的保障制动率动态调整方法及系统

    公开(公告)号:CN118907177A

    公开(公告)日:2024-11-08

    申请号:CN202411126116.X

    申请日:2024-08-16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基于车辆制动损失程度的保障制动率动态调整方法及系统,首先根据车辆制动损失程度以及线路情况设置多档位紧急保障制动率,对于紧急保障制动率低于阈值的档位匹配设置安全限速;在列车运行过程中车载控制系统实时获取车辆制动损失状态;收到对应车辆制动损失信息后,车载ATP系统根据预设的多档位紧急保障制动率动态调整保障制动率及与之匹配的安全限速,车载ATO更新牵引制动曲线参数并匹配相应的控车策略。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将不同车辆制动故障对应的保障制动率进行分级,并考虑黏着系统不同,灵活设置不同车辆制动故障下的紧急保障制动率,大大提高了系统可用性,确保了行车安全。

    一种室外站台门的控制系统及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8842787A

    公开(公告)日:2024-10-25

    申请号:CN202410828231.5

    申请日:2024-06-25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室外站台门的控制系统及方法,所述控制系统包括:其设置在室内站台门控制柜内,基于信号系统直接对室外站台门进行控制,包括:站台门控制子系统,其采集当前站站台门的状态信息,并输出控制命令至站台门室外系统;管理主机子系统,其分别与所述站台门控制子系统和所述信号系统中的行车监控子系统连接;维护监视子系统,其与所述站台门控制子系统和所述管理主机子系统连接。本发明提升了车载‑站台门联动效率,节约时间;室外站台门的控制系统分别与信号系统中的车载子系统和联锁子系统连接,实现对站台门室外系统的控制,避免了采用继电器传送消息时传输时延大、继电器故障点多的问题。

    车门和站台门自动对位隔离的方法、装置、设备及介质

    公开(公告)号:CN116279689B

    公开(公告)日:2024-10-18

    申请号:CN202310383093.X

    申请日:2023-04-11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车门和站台门自动对位隔离的方法、装置、设备及介质,该方法包括基于信号系统实现车门故障和站台门自动对位隔离的子方法和基于信号系统实现站台门故障和车门自动对位隔离的子方法;该装置包括信号系统、车辆和站台门系统;所述信号系统接收车辆和站台门系统发送的车门状态和站台门状态信息,经过信息解析及逻辑运算处理,并将对应的车门或者站台门故障状态转化为对位隔离信息,分别对应发送给站台门系统和车辆,从而实现故障站台门或故障车门的自动对位隔离。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具有提高了系统自动化水平、系统响应时效,保证了乘客上下车安全,降低了工作人员劳动强度等优点。

    一种轨道交通ATC问题的智能分析方法、设备及介质

    公开(公告)号:CN118015728A

    公开(公告)日:2024-05-10

    申请号:CN202410120277.1

    申请日:2024-01-29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轨道交通ATC问题的智能分析方法、设备及介质,该方法基于故障问题库实现,所述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步骤S1,采集ATC系统的相关数据,并提取有用信息;步骤S2,存储、清洗和预处理数据,同时进入步骤S3和步骤S4;步骤S3,将预处理的数据进行可视化展示,进入步骤S6;步骤S4,结合故障问题库对预处理后的数据进行智能分析;步骤S5,故障问题库识别故障,并判断是否能自动生成分析报告,若为是,则生成ATC问题分析报告,结束;否则,执行步骤S6;步骤S6,分析人员结合步骤S3中的可视化展示进行问题分析,并生成ATC问题分析报告。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具有提高故障排查效率和准确性、降低人员能力要求、降低维护成本和提高用户满意度等优点。

    用于TACS的道岔资源冲突的处理方法、设备及介质

    公开(公告)号:CN114291140B

    公开(公告)日:2023-08-29

    申请号:CN202111619237.4

    申请日:2021-12-27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TACS的道岔资源冲突的处理方法、设备及介质,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步骤S1,道岔资源分配与冲突判定;步骤S2,道岔资源冲突管理,轨旁资源管理器WRC通过监测管理范围内列车的实时位置、列车任务和道岔的状态,来获得所有管理范围内资源的占用情况;步骤S3,通过引入变通退行区域,轨旁资源管理器WRC进行道岔资源冲突优化管理。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具有更加灵活高效的处理道岔资源冲突等优点。

    基于CBTC的列车自动过分相区的实现方法、设备及介质

    公开(公告)号:CN115285173B

    公开(公告)日:2023-08-25

    申请号:CN202210712711.6

    申请日:2022-06-22

    Inventor: 梁宇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基于CBTC的列车自动过分相区的实现方法、设备及介质,该方法包括:S1,车载控制器CC判断列车模式是否为CBTC模式;S2,若列车处于CBTC模式,判断列车与区域控制器ZC的通信是否正常,若为是,执行步骤S3,否则执行步骤S4;S3,车载控制器CC采用CBTC模式下的自动过分相处理过程;S4,判断列车是否处于点式后备BM模式,若为否,执行步骤S5,否则执行步骤S7;S5,判断列车是否处于RM后备模式,若为是,执行步骤S6;S6,车载控制器CC采用RM后备模式下的自动过分相处理过程;S7,车载控制器CC采用点式后备BM模式下的自动过分相处理过程。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具有解决了不同驾驶模式下列车安全过分相的问题等优点。

    基于车车通信系统的车辆段与试车线转线作业管理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3895489B

    公开(公告)日:2023-08-25

    申请号:CN202111255338.8

    申请日:2021-10-27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基于车车通信系统的车辆段与试车线转线作业管理方法,该方法包括:人工通过列车自动监控系统ATS下发列车运行任务至轨旁列车管理模块,所述轨旁列车管理模块根据列车运行任务和列车当前位置确定列车转线运行所需的资源,并向轨旁设备发起申请,轨旁设备给出确认;人工驾驶列车进入资源授权区域,安全使用已分配的资源,并采用即用即申请、用完即释放的方式,完成车辆段与试车线的转线作业。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具有操作简单、控制权交接简单、提高转线作业效率等优点。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