航行器垂直入水载荷模拟装置及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8464368A

    公开(公告)日:2024-08-09

    申请号:CN202410527596.4

    申请日:2024-04-29

    Abstract: 航行器垂直入水载荷模拟装置及方法,涉及航行器入水加载技术领域。为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现有的航行器入水加载技术中,由于模型通过重力进行加速,因此无法进行高速入水载荷的加载,并且由于使用高压气体进行结构物加速,结构物入水速度无法精确控制,导致结构物所受到的载荷无法较好预测,使得试验具有一定的不可控性的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的技术方案为:航行器垂直入水载荷模拟装置,所述装置包括:筒型主圆筒,和与所述主圆筒直径相同,且同轴设置的延长圆筒;所述延长圆筒上设有泄爆孔;所述主圆筒远离所述延长圆筒的一端,用于固定航行器头部。可以应用于航行器高速入水的结构响应研究工作中。

    一种用于全自动抓取机械手上的三自由度回转机构

    公开(公告)号:CN116079782B

    公开(公告)日:2024-02-13

    申请号:CN202310160506.8

    申请日:2023-02-24

    Abstract: 本发明提出了一种用于全自动抓取机械手上的三自由度回转机构,属于机械手领域。解决传统的三自由度机构大多结构复杂导致故障率高且精度较差的问题。它包括上连接架组件、下连接架组件、第一上连接轴、第一回转驱动、第二回转驱动、第二上连接轴和控制器,第一上连接轴和第二上连接轴对称连接在上连接架组件的左右两侧,上连接架组件通过第一上连接轴和第二上连接轴转动连接在下连接架组件上,第一上连接轴和第二上连接轴的轴线均与驱动下连接架组件的竖直中心线相垂直,全部第一回转驱动和第二回转驱动的输出端均设置编码器,全部第一回转驱动和第二回转驱动均与控制器电性连接。它主要用于机械手的控制。

    一种水上非回转体飞行器运动模拟回转加速装置

    公开(公告)号:CN116642722A

    公开(公告)日:2023-08-25

    申请号:CN202310926979.4

    申请日:2023-07-27

    Abstract: 一种水上非回转体飞行器运动模拟回转加速装置,属于飞行器运动加速试验技术领域。本发明解决了现有的筒型运动加速装置不适配非回转体飞行器的运动模拟加速的问题。动力装置与推座回弹装置相互平行设置,动力装置的一端及推座回弹装置的一端分别沿联接轴的轴向滑动设置在支座两侧的联接轴上,动力装置的另一端及推座回弹装置的另一端均固定设置,飞行器搭载平台滑动设置在滑轨上,联接件与联接轴之间相对转动连接,活塞连杆组件滑动穿装在活塞筒内且其一端与联接轴之间相对转动连接,活塞筒固定设置且活塞筒内填充高压气体。本发明同时兼备非回转体飞行器模拟加速功能以及回转体飞行器模拟加速功能,加强了调节过程的安全性,降低了操控难度。

    一种用于全自动抓取机械手上的垂直升降机构及机械手

    公开(公告)号:CN115674176A

    公开(公告)日:2023-02-03

    申请号:CN202211460944.8

    申请日:2022-11-16

    Abstract: 本发明提出了一种用于全自动抓取机械手上的垂直升降机构及机械手,属于机械手领域。解决传动机械手臂在大范围、复杂环境中悬臂过长引起的刚度精度差的问题。一种用于全自动抓取机械手上的垂直升降机构,包括支撑架组件、滑动架、电缸、交流伺服电机和减速器,支撑架组件上侧固定设置交流伺服电机和减速器,滑动架滑动设置在支撑架组件内且下端从支撑架组件的下端面伸出;支撑架组件包括连接框、第一空心管、第二空心管、中间连接板和直线导轨,连接框上端面左右对称连接两组直线导轨,中间连接板的下端面与全部第一空心管和全部第二空心管均相连,滑动架与全部直线导轨滑动连接。它主要用于机械手的升降。

    一种水下平台升降系统的限位支架装置

    公开(公告)号:CN112408279A

    公开(公告)日:2021-02-26

    申请号:CN202011277026.2

    申请日:2020-11-16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水下试验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水下平台升降系统的限位支架装置。本发明可以防止水下平台在被垂直吊出水面或者从空中垂直放入水中时产生过大的晃动。本发明的弹簧缓冲装置采用了双向弹簧的设计,两个方向都能对限位支架进行缓冲,在减少平台装置左右晃动的同时,还能给予平台实验装置一定的缓冲空间,防止在平台安装过程中因误差引起的无法定位等问题,降低限位支架装置受过大外力而损坏的风险,受弹簧弹力的作用使导轮不会轻易脱轨。本发明利用导轮导轨达到良好的限位和移动功能,当导轮在角钢轨道上滚动时,可以有效保证吊装的实验平台装置不会前后晃动,在水池中进行升降操作时,使大重量设备能够笔直的垂直移动。

    一种可重复且定量化的涂膜式船体流线实验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2326193A

    公开(公告)日:2021-02-05

    申请号:CN202011183072.6

    申请日:2020-10-29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船舶与海洋工程实验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可重复且定量化的涂膜式船体流线实验方法。本发明可以有效解决传统涂膜流线实验的不可重复、不可擦除、无法定量显示流场等不足。本发明基于循环水槽的快速可拆卸导航架装置可以简化实验工序并缩短单次实验周期;通过合理的涂膜配方适配船模不同航速及附体状态可以提升流场显示精度,采用有效的水线、站号线作为标尺实现定量化流场显示,并基于区域流线流管划分方式定量获取流场细节,达到拓展涂膜法流线实验方法在流场显示方面应用,辅助改良船体线型及显示附体结构影响的效果。

    一种惯组位置及舵角可调的入水模型

    公开(公告)号:CN117485507B

    公开(公告)日:2024-08-20

    申请号:CN202311849410.9

    申请日:2023-12-29

    Abstract: 一种惯组位置及舵角可调的入水模型,属于入水试验技术领域。本发明解决了现有的航行体入水模型中惯组的安装位置及舵角调节不便的问题。包括外壳组件及设置在外壳组件内的调节组件,所述外壳组件包括沿轴向依次连接的航行体头部、头部连接件、航行体舱段及航行体尾部,航行体头部与头部连接件固接,且压力传感器固装在航行体头部与头部连接件之间,通过更换具有不同倾斜角度非圆形孔的舵角调节板,来实现舵角的调节,进而可以测量多种条件下的入水实验数据。通过螺纹杆实现头部连接件、航行体舱段及航行体尾部之间的连接,通过锁紧螺母将整个航行体轴向拉紧。

    一种六自由度全自动模型抓取机械手

    公开(公告)号:CN116175574B

    公开(公告)日:2024-03-12

    申请号:CN202310160507.2

    申请日:2023-02-24

    Abstract: 本发明提出了一种六自由度全自动模型抓取机械手,属于机械手领域。解决的传统机械手结构复杂导致可靠性差的问题。它包括三轴旋转组件、小臂组件、小臂驱动组件、大臂驱动组件、末端单自由度夹持机构、大臂组件、垂直升降机构和控制器,三轴旋转组件上端与小臂组件的下端相连,小臂驱动组件的两端分别与小臂组件和大臂组件相连,小臂驱动组件用于驱动小臂组件绕着小臂组件与大臂组件的连接点摆动,三轴旋转组件用于驱动末端单自由度夹持机构进行三个自由端的旋转动作,三轴旋转组件、小臂驱动组件、大臂驱动组件、末端单自由度夹持机构和垂直升降机构均与控制器电性连接。它主要用于抓取物品。

    一种用于多缩尺比实验的水下弹射实验装置

    公开(公告)号:CN117538012A

    公开(公告)日:2024-02-09

    申请号:CN202311454619.5

    申请日:2023-11-03

    Abstract: 本发明提出了一种用于多缩尺比实验的水下弹射实验装置,属于水下弹射实验领域。解决实验装置无法进行多缩尺比实验一级精度和可重复性无法保证的问题。它包括底座,其上设置有多个安装孔,每个安装孔用于安装不同缩尺比的实验模块;实验模块包括:气体输送模块,与对应位置的安装孔相连;高压气瓶模块,与气体输送模块的进口端相连;和发射筒模块,与气体输送模块出口端相连用于接收高压气瓶模块的输出的高压气体发射弹体;发射筒模块包括发射筒、密封圈、限位圈、气室、进气口和排水口,限位圈与发射筒底壁之间形成有气室,气室与气体输送模块通过发射筒侧壁上的进气口相连。它主要用于多缩尺比水下弹射实验。

    一种辅助平台对接系统的激光对接监测装置

    公开(公告)号:CN113044191B

    公开(公告)日:2022-03-22

    申请号:CN202110244445.4

    申请日:2021-03-05

    Abstract: 本发明提出一种辅助平台对接系统的激光对接监测装置,该监测装置包括试验平台部分的定位孔板组件和转运平台的激光组件和摄像头组件,试验平台部分的定位孔板组件的监测板支座垂直安装在试验平台支架的一侧,监测板支座上安装有两个监测器定位孔板和监测器反射板;转运平台的激光组件和摄像头组件的激光发射器套在调节套内并固定,调节套和摄像头安装固定在转运平台支架上。解决了现有技术针对辅助平台对接系统的激光对接监测装置的特殊工作特性和功能需求,尚未有成熟的解决方案的问题,本发明使试验平台和转运平台在水下实现精准的对接,为进行下一步平台上设备转运操作提供条件,保证在人为监控的情况下实现远程水下平台精准安全的对接工作。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