桅杆惯性力响应测量方法
    41.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01526437A

    公开(公告)日:2009-09-09

    申请号:CN200910071709.X

    申请日:2009-04-03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的是一种桅杆惯性力响应测量方法。将桅杆模型倒置安装形成横(纵)摇摇摆系统,先后测量倒置桅杆摇摆系统的重力响应B和惯性力响应A,基于力学原理,建立桅杆正置摇摆时的惯性力响应C和A、B的关系C=A-2B,利用该关系式,实现用倒置桅杆模型的方法来测量桅杆正置惯性力响应。在摇摆系统中设置配重台,通过改变配重台上配重的重量来控制摇摆系统的摇摆周期。该方法在模拟不同周期,不同摇动幅值的横(纵)摇情况下的桅杆惯性力响应时具有稳定性和可控性好、成本低、辅助设备少、简便易行的特点,能广泛应用于各种工况下船舶横摇或纵摇时惯性力响应的测量。

    一种高速入水弹射试验的减振降载发射平台及发射装置

    公开(公告)号:CN118790423A

    公开(公告)日:2024-10-18

    申请号:CN202411021197.7

    申请日:2024-07-29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航行体水下发射技术装备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高速入水弹射试验的减振降载发射平台及发射装置;该发射平台,包括:钢桁架,钢桁架具有多个预埋件,多个预埋件插入至水池的侧壁内;平台支座,设于水池的侧壁上,并与预埋件连接;安装平台,设于钢桁架的底部,且与多个预埋件连接,安装平台上设有降载系统,降载系统包括水平隔振结构和竖直隔振结构;高速入水发射装置,设于安装平台上,且与降载系统呈预设角度设置。该高速入水弹射试验的减振降载发射平台,降载系统经钢桁架的加固设计,结构刚度增大,振动频率响应提高,可应对高速入水弹射试验中高速入水发射装置产生的各方向瞬态强冲击动力载荷分量,实现多角度全方位的有效缓冲。

    航行器头部等效模型固定装置
    44.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18424649A

    公开(公告)日:2024-08-02

    申请号:CN202410527582.2

    申请日:2024-04-29

    Abstract: 航行器头部等效模型固定装置,涉及航行器的结构强度试验领域。为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现有技术中尚未提到一种只对航行器头部结构进行试验与分析的装置的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的技术方案为:航行器头部等效模型固定装置,包括:航行器头部固定罩,包括前部固定罩,以及两个相对设置的扇形的尾部固定罩;前部固定罩包括圆形法兰盘,圆形法兰盘用于与加载装置的加载孔相连接;尾部固定罩通过远离自身弧形边缘的一端连接前部固定罩;还包括航行器头部固定托,用于固定航行器头部;航行器头部固定托滑动设置在两个尾部固定罩之间。可以应用于航行器入水砰击试验中,用于固定航行器头部等效模型,以模拟不同角度入水砰击的效果。

    冲击载荷加载增强装置和方法
    45.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18424628A

    公开(公告)日:2024-08-02

    申请号:CN202410527607.9

    申请日:2024-04-29

    Abstract: 冲击载荷加载增强装置和方法,涉及冲击载荷加载技术领域。为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现有的冲击载荷加载技术中,能量利用率较低,并且利用压力罐储存的高压气体进行加载时,难以对大幅值冲击载荷进行模拟的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的技术方案为:冲击载荷加载增强装置,所述装置包括:椭球腔体,和加载腔体;所述椭球腔体为外壁带有平面的中空椭球型,所述平面穿过所述椭球型所在的椭球体的其中一个焦点;所述平面中间有通孔,所述平面用于连接加载腔体;所述加载腔体远离所述平面的一端开口;所述椭球腔体上还设有泄爆孔。可以应用于结构的冲击试验中,用于研究结构在冲击载荷下的动响应情况。

    一种可变速式入水砰击实验装置

    公开(公告)号:CN110146255B

    公开(公告)日:2024-05-17

    申请号:CN201910514608.9

    申请日:2019-06-14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流体力学实验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可变速式入水砰击实验装置。本发明结构紧凑,能在室内有限空间内模拟低、中、高等不同速度下物体入水砰击作用,具有节约实验空间、稳定控速、易于捕捉实验现象的优点。本发明利用伺服电机高转速、强扭矩特点,通过调节伺服电机,控制高精度推板系统;利用入水桶和推水桶的半径比例,实现入水桶处流体速度可控。本发明克服了室内空间有限的缺点,转变物体由高空落水砰击的实验思想,通过对入水桶处流体速度控制模拟物体在不同速度下入水砰击作用,从而实现有限空间内,监测物体超大载荷作用下入水砰击实验数据与现象。本发明布置便捷,大大提高了实验研究效率。

    一种模拟极地环境下航行体出水的综合实验水箱系统

    公开(公告)号:CN117387902A

    公开(公告)日:2024-01-12

    申请号:CN202311321106.7

    申请日:2023-10-12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模拟极地环境下航行体出水的综合实验水箱系统,包括水池主体、造消波系统、制冷减压系统、发射系统、运动模拟系统、阻拦系统、固冰系统、抬升系统、辅助机械系统和楼梯系统,造消波系统安装在水池主体池壁左侧,制冷减压系统安装在水池主体上方壁面上,发射系统安装在运动模拟系统上,运动模拟系统连接在水池主体底部底板上,阻拦系统安装在水池主体上,固冰系统安装在水池主体池壁两侧,抬升系统安装在水池主体上,发射系统运动到右端后与抬升系统形成固定,辅助机械系统安装在水池主体内部左侧,楼梯系统安装在水池主体外部右侧。本发明可以实现模拟极地的冰层覆盖、海浪、低温等环境,基于环境模拟开展极地水下发射研究。

    一种爆炸载荷下舰载机等效模型及其设计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7094076A

    公开(公告)日:2023-11-21

    申请号:CN202310891389.2

    申请日:2023-07-19

    Abstract: 一种爆炸载荷下舰载机等效模型及其设计方法,涉及爆炸载荷下的舰载机等效模型领域。解决了现有技术无法获得爆炸载荷下的实际结构损伤关系的问题。本发明提供以下方案,一种爆炸载荷下的舰载机等效模型,等效模型包括舰载机主体、舰载机机翼、缓冲器和轴承座,舰载机等效模型为等效缩比模型,缓冲器与轴承座设置于等效缩尺比的甲板模型上,设计舰载机简化模型,对舰载机主体内部功能区域进行划分,根据得到的舰载机简化模型和舰载机所处甲板环境进行缩比,得到舰载机的缩比模型;对舰载机的缩比模型进行材料等效设计,得到舰载机的等效模型,并将舰载机的等效模型安装在缩比的甲板上。还适用于舰载机靶标模型结构设计、舰载机爆炸毁伤评估等领域。

    一种六自由度全自动模型抓取机械手

    公开(公告)号:CN116175574A

    公开(公告)日:2023-05-30

    申请号:CN202310160507.2

    申请日:2023-02-24

    Abstract: 本发明提出了一种六自由度全自动模型抓取机械手,属于机械手领域。解决的传统机械手结构复杂导致可靠性差的问题。它包括三轴旋转组件、小臂组件、小臂驱动组件、大臂驱动组件、末端单自由度夹持机构、大臂组件、垂直升降机构和控制器,三轴旋转组件上端与小臂组件的下端相连,小臂驱动组件的两端分别与小臂组件和大臂组件相连,小臂驱动组件用于驱动小臂组件绕着小臂组件与大臂组件的连接点摆动,三轴旋转组件用于驱动末端单自由度夹持机构进行三个自由端的旋转动作,三轴旋转组件、小臂驱动组件、大臂驱动组件、末端单自由度夹持机构和垂直升降机构均与控制器电性连接。它主要用于抓取物品。

    一种回转体撞击船体板架横梁剩余速度与转角计算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1553019B

    公开(公告)日:2023-01-03

    申请号:CN202010313602.8

    申请日:2020-04-20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回转体撞击船体板架横梁剩余速度与转角计算方法,首先确定回转体撞击横梁之前的初始运动物理量与横梁力学参数;然后通过编程求解方程计算横梁破坏时刻塑性铰位置ξm;计算横梁破坏时刻tm和破坏前的最大位移Wm;最后计算横梁破坏后回转体转角αm、剩余速度Vq以及运动方向角βm;本发明可计算光滑头部回转体撞击船体板架横梁剩余速度、转角以及运动方向角,对于高速回转体撞击舰船板架结构的运动提供一种快速预报方法。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