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4580074A
公开(公告)日:2022-06-03
申请号:CN202110348312.1
申请日:2021-03-31
Applicant: 长城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IPC: G06F30/15 , G06F30/17 , G06F30/20 , G06F119/20
Abstract: 本发明适用于车辆造型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车辆目标区域确定方法、装置及终端设备,上述方法应用于车辆造型阶段,用于行人腿部保护,包括:获取车身造型的CAS数据和造型分缝的位置;根据CAS数据和造型分缝的位置,将车身造型划分为多块虚拟子造型,并对每块虚拟子造型分别进行造型参数设置;根据预设整车布置方案和造型分缝的位置,在造型参数设置后的虚拟车身造型内部添加虚拟防撞结构,得到虚拟车辆防撞模型;基于搭建的腿部碰撞工况,对虚拟车辆防撞模型进行虚拟仿真分析,确定当前车身造型的目标区域。本发明能够将造型问题在车辆造型阶段全部发现,不会遗留到车辆详细设计阶段,从而可以提高方案实施率,降低优化成本且缩短分析周期。
-
公开(公告)号:CN107284513A
公开(公告)日:2017-10-24
申请号:CN201610192589.9
申请日:2016-03-30
Applicant: 长城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IPC: B62D1/19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B62D1/19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转向管柱调节手柄,用于承接外力以实现转向管柱的锁止或解锁,所述转向管柱调节手柄包括手柄本体,在所述手柄本体的一端设有手柄连接部,所述手柄本体包括形成有所述手柄连接部的第一板体,与所述第一板体相连的呈“V”形弯曲的第二板体,以及相对于第一板体连接于第二板体另一端的第三板体。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装设有该转向管柱调节手柄的汽车。本发明所述的转向管柱调节手柄,经由设置呈弯曲状的第二板体,降低了手柄本体汽车长度方向及宽度方向的强度,在汽车发生碰撞而导致驾驶者膝部撞击转向管柱手柄时,手柄本体会发生弯折溃缩,从而可降低对驾驶者膝部的伤害。
-
公开(公告)号:CN222876099U
公开(公告)日:2025-05-16
申请号:CN202422049187.6
申请日:2024-08-22
Applicant: 长城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IPC: B62D25/04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A柱结构和车辆,所述A柱结构,包括:上A柱内板、A柱加强板和上A柱外板,所述上A柱内板、所述A柱加强板和所述上A柱外板沿内外方向依次相连,且所述上A柱内板和所述A柱加强板之间形成有内侧加强腔,所述上A柱外板和所述A柱加强板之间形成有外侧加强腔;补强板,所述补强板连接于所述A柱加强板且位于所述内侧加强腔或所述外侧加强腔内,所述补强板与所述A柱加强板之间形成有吸能腔。本实用新型的A柱结构,通过设置补强板可提升A柱结构的整体结构强度,且内部形成有多腔体结构,可提升碰撞时传力通道的稳定性,保护车辆结构安全,且减少乘员舱的变形,提升乘员的安全。
-
公开(公告)号:CN222496445U
公开(公告)日:2025-02-18
申请号:CN202421454633.5
申请日:2024-06-24
Applicant: 长城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副车架及车辆,该副车架的副车架纵梁上设有车身连接支架,车身连接支架靠近副车架纵梁上的摆臂前安装点设置,且车身连接支架包括扣合在一起的支架上板和支架下板;支架下板部分穿入支架上板内,并与支架上板的侧面连接,且支架上板的顶部具有相对于支架下板的顶部外伸的延伸段,延伸段上设有螺栓连接孔与开口槽;开口槽由螺栓连接孔延伸至延伸段的边缘,且开口槽的延伸方向相对于整车左右方向倾斜设置,而指向车辆的侧前方。本实用新型的副车架,其可提升摆臂前安装点的Z向刚度,并在碰撞时能够与车身脱离,减小向驾乘舱的侵入,由此可有助于提升车辆的碰撞安全性。
-
公开(公告)号:CN220842702U
公开(公告)日:2024-04-26
申请号:CN202322848130.8
申请日:2023-10-23
Applicant: 长城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车身组件和车辆,所述车身组件包括:纵梁;连接组件,所述连接组件设置在所述纵梁在车辆的宽度方向上的一侧,所述连接组件上形成有受力端面;轮罩边梁,所述轮罩边梁连接于所述连接组件的上端;防撞梁,所述防撞梁与所述纵梁的前端连接,所述防撞梁的端部设置有诱导块,所述诱导块与所述受力端面的至少部分正对设置,所述诱导块适于朝向所述受力端面移动以将碰撞力传递至所述受力端面。根据本申请实施例的车身组件,该车身组件通过设置连接组件,能够更有效地将碰撞力分散至纵梁和轮罩边梁上,增加正碰传力通道的稳定性,保护车辆结构安全。
-
公开(公告)号:CN222698559U
公开(公告)日:2025-04-01
申请号:CN202421454212.2
申请日:2024-06-24
Applicant: 长城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副车架及设有其的车辆,本实用新型的副车架包括分设在左右两侧的副车架纵梁,以及连接在两侧副车架纵梁之间的第一副车架横梁;两侧副车架纵梁均包括焊接相连的纵梁前段与纵梁后段,第一副车架横梁连接在两侧纵梁前段之间,且第一副车架横梁上设有防撞支架;在整车前后方向上,防撞支架位于第一副车架横梁前侧,且防撞支架靠近其中一侧的副车架纵梁设置。本实用新型的副车架,其利于正碰碰撞力的传导,进而可提高副车架的碰撞应对能力,由此利于提升整车碰撞安全性。
-
公开(公告)号:CN222040570U
公开(公告)日:2024-11-22
申请号:CN202420882063.3
申请日:2024-04-25
Applicant: 长城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车辆的副车架、副车架组件以及车辆,车辆包括相连的防撞横梁和吸能件,副车架包括:副车架纵梁的端部连接有纵梁端板,纵梁端板适于与相应吸能件连接;副车架纵梁固设有推块结构,沿副车架的宽度方向,推块结构位于相应副车架纵梁外侧,推块结构限定出溃缩空间,溃缩空间具有敞开端,推块结构和相应纵梁端板连接,以使纵梁端板封盖敞开端。通过设置纵梁端板,并且纵梁端板封盖溃缩空间的敞开端,可以使车辆受到撞击时的碰撞力通过纵梁端板传递到相应推块结构,进而传递到车辆的副车架上,优化了碰撞力的传力路径,提高了车辆在碰撞工况下抵御变形的能力,使车辆可以满足碰撞工况下的性能要求,从而提升车辆的安全指数。
-
公开(公告)号:CN221049637U
公开(公告)日:2024-05-31
申请号:CN202322928393.X
申请日:2023-10-30
Applicant: 长城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IPC: B60R16/02
Abstract: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电堆组件和车辆,所述电堆组件包括:基板;电堆,所述电堆设置于基板上且具有第一侧壁,所述第一侧壁与车辆的车身间隔设置以形成容纳腔;空压机控制器,所述空压机控制器连接于所述基板,所述空压机控制器上设置有第一连接端口;空压机,所述空压机与车辆的车身连接,且所述空压机上设置有第二连接端口;插接头,所述插接头的一端与所述第一连接端口电连接,所述插接头的自由端朝向所述容纳腔延伸;线束,所述线束的一端收容于所述容纳腔内且与所述插接头的自由端电连接,所述线束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二连接端口电连接。根据本申请实施例的电堆组件,该电堆组件通过改变线束的布置位置,降低线束断裂的风险。
-
公开(公告)号:CN220220908U
公开(公告)日:2023-12-22
申请号:CN202321847367.8
申请日:2023-07-13
Applicant: 长城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车身结构及车辆,本实用新型的车身结构中具有用于设置氢罐的安装空间,以及分设在所述安装空间左右两侧的电池包,且两侧所述电池包之间连接有位于所述安装空间下方的连接梁。本实用新型的车身结构,通过两侧电池包之间的连接梁的设置,可在车身内形成贯通的侧碰传力通道,能够增加对侧碰碰撞力的传递效果,而有利于提升电池包及氢罐的安全性。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