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类半人马机器人及其臂足协同平衡控制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6424453A

    公开(公告)日:2023-07-14

    申请号:CN202310210084.0

    申请日:2023-03-07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移动机器人领域和机械臂领域,特别涉及一种类半人马机器人及其控制方法,具体地说是综合了四足机器人和机械臂功能的一种机器人。所发明的类半人马机器人的总体结构由四足机器人部分、机械臂部分、身体机构部分、视觉感知部分组成;类半人马机器人将四足机器人的移动性、环境适应性和机械臂结合起来,两个机械臂也可以互相配合完成相应任务,从而可以扩展更大的工作空间,丰富了机器人的应用场景,在生产环境中,机器人可以实现臂足协同运动,完成搬运和抓取各类物体,摔倒后自主重新站立,更具有兼容性和功能多样性。

    一种具有脊柱的模块化双轮足机器人及其控制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6161137B

    公开(公告)日:2025-01-03

    申请号:CN202310189906.1

    申请日:2023-03-02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机器人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具有并联脊柱的可模块化双轮足机器人及其控制方法。所发明的具有脊柱的可模块化双足机器人的总体结构由脊柱组件、躯干组件和机械腿组件构成;其控制架构由脊柱控制模块、轮足运动控制模块和机器人组合协同控制模块组成。脊柱由并联结构组成,增加了机器人的自由度,具有更高的灵活性,同时脊柱和躯干可以绕机械腿旋转,能够进行多种形态机器人的拼合:双轮足机器人、仿生四轮足机器人、并排四轮足机器人、多轮足机器人等,提高了机器人的适用性。

    一种四足轮式可变形全方位移动机器人及其控制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3371090B

    公开(公告)日:2022-12-13

    申请号:CN202110671104.5

    申请日:2021-06-17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轮足式机器人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具备多种行进模式的四足轮式可变形全方位移动机器人及其控制方法。所发明的四足轮式可变形机器人的总体结构由车体,第一、第二、第三和第四腿足支链构成,它可以通过控制电机转角,自由在正常足式机器人与轮式机器人之间实时切换,使其具备轮式运动的高移动速度和足式运动的高复杂环境适应性;同时由于其不区分正反面、前后侧和左右侧,进一步提升了其稳定性和全方位移动能力,使该轮式可变形机器人具有广泛的社会运用前景。

    一种四足轮式可变形全方位移动机器人及其控制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3371090A

    公开(公告)日:2021-09-10

    申请号:CN202110671104.5

    申请日:2021-06-17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轮足式机器人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具备多种行进模式的四足轮式可变形全方位移动机器人及其控制方法。所发明的四足轮式可变形机器人的总体结构由车体,第一、第二、第三和第四腿足支链构成,它可以通过控制电机转角,自由在正常足式机器人与轮式机器人之间实时切换,使其具备轮式运动的高移动速度和足式运动的高复杂环境适应性;同时由于其不区分正反面、前后侧和左右侧,进一步提升了其稳定性和全方位移动能力,使该轮式可变形机器人具有广泛的社会运用前景。

    一种具有脊柱的模块化双轮足机器人及其控制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6161137A

    公开(公告)日:2023-05-26

    申请号:CN202310189906.1

    申请日:2023-03-02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机器人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具有并联脊柱的可模块化双轮足机器人及其控制方法。所发明的具有脊柱的可模块化双足机器人的总体结构由脊柱组件、躯干组件和机械腿组件构成;其控制架构由脊柱控制模块、轮足运动控制模块和机器人组合协同控制模块组成。脊柱由并联结构组成,增加了机器人的自由度,具有更高的灵活性,同时脊柱和躯干可以绕机械腿旋转,能够进行多种形态机器人的拼合:双轮足机器人、仿生四轮足机器人、并排四轮足机器人、多轮足机器人等,提高了机器人的适用性。

    一种可折展重构变轮距全地形小车及其控制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3335417B

    公开(公告)日:2022-12-13

    申请号:CN202110649558.2

    申请日:2021-06-10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轮式机器人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可折展重构变轮距全地形小车及其控制方法。所发明的可折展重构变轮距全地形小车的总体结构由姿态调节组件、驱动轮组件、底部支撑板、顶部支撑板和第一、第二被动轮组件构成;其控制架构由姿态感知模块、转向控制模块、夹角控制模块和四轮速度协同控制模块组成。车体关于底部支撑板与顶部支撑板的中性面完全对称,通过多次整周回转可折展机构来连续改变小车的轮距和形态,使其具备了跨越不同地形障碍的能力,同时由于其不区分正反面和前后侧,具备了全方位的机动性能,也进一步提升了其稳定性,使该轮式小车具有广泛的社会运用前景。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