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03441539B
公开(公告)日:2015-12-23
申请号:CN201310340707.2
申请日:2013-08-06
Applicant: 江苏科技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风电变桨系统辅助混合电池和充放电方法,所述电池包括混合电池本体、为所述混合电池本体充电的混合电源充电系统和至少一个二极管,所述混合电池本体由锂动力电池组和DC/DC变换器A串联的支路与超级电容组和DC/DC变换器B串联的支路并联组成,所述二极管与混合电池本体串联接于为风电变桨系统供电的直流电源母线上。所述方法通过DC/DC变换控制器控制DC/DC变换器以调节锂动力电池组和超级电容组电压电流输入(出),从而达到锂动力电池组和超级电容组协调充(放)电目的。本发明使超级电容与锂电池形成优势互补,混合电池能量密度提高、功率输出增大、循环寿命延长、经济成本降低以及安全可靠性提高。
-
公开(公告)号:CN115036984B
公开(公告)日:2025-05-13
申请号:CN202210430348.9
申请日:2022-04-22
Applicant: 江苏科技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孤岛微电网能源实时调度的线性优化方法,包括设计基于多智能体系统的孤岛微电网结构、设计孤岛微电网的实时调度优化方法、建立孤岛微电网的实时调度线性模型。其孤岛微电网增加消纳电阻来消纳多余功率以确保实时功率平衡;通过建立蓄电池、微型燃气轮机和消纳电阻的线性模型使孤岛微电网均变换为简单且计算量小的线性规划模型,再利用智能体收集日前调度蓄电池和微型燃气轮机的输出计划、日前调度与实时调度之间的可再生能源和负荷的偏差值等数据信息,通过线性规划求解算法进行优化得到能源的实时调度计划。本发明可提高孤岛微电网实时处理负荷和可再生能源不确定性的速度和能力,提升孤岛微电网稳定运行的可靠性。
-
公开(公告)号:CN119758995A
公开(公告)日:2025-04-04
申请号:CN202411736768.5
申请日:2024-11-29
Applicant: 江苏科技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混合测量的群机器人编队控制方法,步骤如下:步骤1:选择一个主领导者和两个从领导者,构建以主领导者为根节点的通信拓扑图;步骤2:以主领导者的坐标作为原点建立全局坐标系,并获取环境地图;步骤3:基于环境地图获取从领导者的在全局坐标系中的坐标;步骤4:获取主领导者和从领导者各自的期望位置;步骤5:主领导者和从领导者基于优化后的领导者的控制律实时跟踪各自的期望位置;步骤6:计算当前跟随者与相邻机器人的理想距离;步骤7:基于跟随者编队控制率调节当前跟随者与相邻机器人之间的实时距离,实现队形控制。本发明不需要依赖GPS/GNSS获取全局坐标,可以采用不同的测量方式,提高系统构建的灵活性,成本降低。
-
公开(公告)号:CN119336073A
公开(公告)日:2025-01-21
申请号:CN202411444898.1
申请日:2024-10-16
Applicant: 江苏科技大学
IPC: G05D3/1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虚拟主轴的风电安装船升降平台稳定控制方法及系统,方法包括:计算升降平台四条桩腿受到的总扰动;对计算得到的总扰动进行无偏估计,获得扰动估计数据;使用扰动估计数据对系统进行前置补偿;设计抗扰动控制器调节系统响应速度;根据扰动值对桩腿进行电流分配;基于分配的桩腿电流,计算桩腿对应的转速误差;针对转速误差,通过设计好的电流补偿器进行电流反馈补偿来减小误差,实现升降平台稳定控制。本发明中线性自抗扰控制器与转速/电流分配模型配合完成平台的控制,系统具有较好的快速性与抗干扰性。
-
公开(公告)号:CN119010226A
公开(公告)日:2024-11-22
申请号:CN202411045245.6
申请日:2024-08-01
Applicant: 江苏科技大学 , 江苏镇安电力设备有限公司
IPC: H02J3/48 , H02J3/32 , H02J3/00 , H02J7/34 , G06Q10/0637 , G06Q50/06 , G06N3/0442 , G06N3/006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负荷预测的多能源电力推进船舶能量管理方法及系统,包括:步骤1:获取当前时刻的柴油发动机的输出功率、超级电容的有功功率、蓄电池组的有功功率、净功率、蓄电池组SOC和超级电容SOC;确定蓄电池组的有功功率、超级电容的有功功率、柴油发动机的输出功率的权重因子;步骤2:将步骤1得到的信息输入至预测控制器中,得到优化后的当前时刻的柴油发动机的输出功率、超级电容的有功功率和蓄电池组的有功功率;步骤3:将步骤2得到的优化后的当前时刻的柴油发动机的输出功率、超级电容的有功功率和蓄电池组的有功功率作用于多能源电力推进船舶上;步骤4:重复执行步骤1至步骤3。
-
公开(公告)号:CN114114924B
公开(公告)日:2024-05-03
申请号:CN202111425257.8
申请日:2021-11-26
Applicant: 江苏科技大学
IPC: G05B13/0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自主式水下机器人控制系统输入电流故障检测方法,包括以下步骤:采用量子Bang‑Bang技术对采集到的AUV控制系统的信号进行干扰和故障解耦,使干扰信号和故障信号独立演化;对采集到的AUV控制系统的信号进行模态分解,将原始数据分解为相应的固有模态;采用SHFC窗口定位法对分解后的低频模态进行输入电流故障检测;得到AUV控制系统故障特征。本发明能够解决故障和干扰同时存在的难题,能够有效的提取出系统真实的故障特征,便于后期进行故障检测和辨识,确保AUV能够安全地运行。
-
公开(公告)号:CN113965108B
公开(公告)日:2023-07-25
申请号:CN202111398244.6
申请日:2021-11-19
Applicant: 江苏科技大学
IPC: H02P5/46 , H02P23/00 , H02P23/14 , H02P25/022 , B63H21/17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水下机器人多电机协同推进系统及控制方法,针对水下机器人本体结构,提出一种基于虚拟主轴的偏差耦合控制结构,以提高水下机器人运动的灵活性和多电机推进系统的鲁棒性。又因为永磁同步电机作为一个结构复杂、参数众多的非线性控制系统,传统的PID控制算法难以取得满意的控制效果,本发明提出一种基于模糊PID型代价函数的预测电流控制算法,以解决系统参数失配、响应缓慢和抖振较严重的问题。最终以实现水下机器人在水下复杂环境灵活、高精度和平稳控制。
-
公开(公告)号:CN116465291A
公开(公告)日:2023-07-21
申请号:CN202310419666.X
申请日:2023-04-19
Applicant: 江苏科技大学
IPC: G01B7/02 , H02J50/10 , H02J50/90 , G06F18/213 , G06N3/0442 , G01B7/3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深度学习的无线电能传输系统偏移检测方法及系统,包括以下步骤:步骤1:当无线电能传输系统的输出电流发生异常时,采集负载上的输出电流;步骤2:对输出电流的频谱进行时空特征提取和归一化处理,得到时频信息;步骤3:将步骤2得到的时频信息输入至偏移检测模型,得到无线电能传输系统当前的偏移检测结果;所述偏移检测结果为:输出电流发生异常为由接收线圈与发射线圈发生偏移引起或输出电流发生异常不由接收线圈与发射线圈发生偏移引起;步骤4:根据无线电能传输系统当前的偏移检测结果,调整输入电压。
-
公开(公告)号:CN116295414A
公开(公告)日:2023-06-23
申请号:CN202310206258.6
申请日:2023-03-06
Applicant: 江苏科技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鲸鱼算法优化的AUV‑UFastSLAM算法,包括:初始化,预测,采样,地图更新,重采样等一系列过程。该方法采用鲸鱼算法对粒子采样过程进行优化,实现了粒子集合向高似然区域移动,使AUV的位姿估计更接近真实值。引入惯性权重因子对鲸鱼算法位置更新公式进行了改进,提高种群收敛速度和精度;同时采用柯西变异对最优邻域进行随机扰动,来增加种群多样性,提高算法的全局搜索能力;对粒子滤波采用改进的重采样方法,保证了粒子的多样性。通过上述调整,实现了AUV同步定位与地图创建精度的提高。
-
公开(公告)号:CN115984936A
公开(公告)日:2023-04-18
申请号:CN202310016892.3
申请日:2023-01-06
Applicant: 江苏科技大学
IPC: G06V40/16 , G06V10/774 , G06V10/762 , G06V10/82 , G06V10/56 , G06N3/0464 , G06N3/048 , G06N3/084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人工智能技术领域,具体地说,是一种基于视觉技术的是否正确佩戴口罩检测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制作检测对象数据集;对现有YOLOv3‑SPP算法中K‑means聚类先验框大小的算法进行改进,得到改进后的CBAM‑YOLOv3‑SPPF算法;利用S1所制作的数据集对CBAM‑YOLOv3‑SPPF算法进行训练,将训练后得到的最佳权重文件重新回馈至CBAM‑YOLOv3‑SPPF算法得到目标检测网络;使用步骤S3得到的目标检测网络检测目标,结合检测到的人体面部信息后,采用特定位置肤色面积测量的方法判别目标人物是否正确佩戴口罩。本发明在实际检测目标是否正确佩戴口罩时,具有很好的鲁棒性与泛化性。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