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8429954A
公开(公告)日:2024-08-02
申请号:CN202211281242.3
申请日:2022-10-19
Applicant: 安徽工程大学
IPC: G06V20/64 , G06V20/56 , G06V10/764 , G06V10/82 , G06N3/0464 , G06N3/08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目标检测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基于多模态融合的3D目标检测方法及系统,利用多模态融合的点云密度和语义增强方法进行环境感知,通过将密度增强的虚拟点云、类别语义增强后的点云特征和高斯增强后的点云特征输入到3D目标检测器CenterPoint网络中进行3D目标检测,输出3D目标检测后的检测框和对应的目标类别,对复杂环境下的目标进行检测,可以保证目标检测的准确性,同时对小目标检测和远距离的目标都能保证安全性和稳定性。
-
公开(公告)号:CN113022286B
公开(公告)日:2023-12-05
申请号:CN202110420033.1
申请日:2021-04-19
Applicant: 安徽工程大学
IPC: B60K1/02 , B62D5/04 , B60W30/10 , B60R16/023
Abstract: 本发明揭示了一种全线控全向型车辆底盘系统,车辆设有四个独立驱动每个车轮转动的行走电机,以及独立驱动每个车轮转向的转向电机,系统设有控制器模块连接主控制器A和主控制器B,所述主控制器A连接驱动模块,并通过驱动模块向行走驱动器和转向驱动器发出驱动信号,所述行走驱动器连接行走电机,所述转向驱动器连接转向电机,所述主控制器智能控制单元并与智能控制单元通信。该系统可以解决当前无人智能车底盘无法适应复杂的工况以及全线控全向型智能车底盘控制不稳定的问题,使底盘的结构更加简单,提高控制效率和精度。
-
公开(公告)号:CN113720615B
公开(公告)日:2023-11-17
申请号:CN202110805077.6
申请日:2021-07-16
Applicant: 安徽工程大学
Inventor: 时培成 , 张程辉 , 杨剑锋 , 王远志 , 杨爱喜 , 李新桥 , 王建平 , 谷晓泉 , 张荣芸 , 胡贤普 , 潘之杰 , 梁涛年 , 王金桥 , 陈现敏 , 杨胜兵 , 马永富 , 尹哲 , 马康
IPC: G01M17/007
Abstract: 本发明提出了一种评估无人驾驶车辆横向稳定性的实验装置,包括机架,所述机架的左右两侧均安装有竖直板,两个所述竖直板的中部安装有横杆,所述横杆上安装有数据采集组件,所述机架上安装有支撑板,所述机架与所述支撑板之间安装有两个第一驱动缸,所述竖直板上安装有调整组件,所述机架的两侧还均安装有用于支撑所述支撑板的端部的支撑组件,所述机架的前后两侧均安装有过渡组件,其中,所述支撑板发生倾斜时,所述过渡组件在所述机架与所述支撑板之间形成便于车辆通过的过渡段,本发明通过在两侧设置的调整组件与支撑组件能够使支撑板进行两个方向的倾斜,进而便于对无人车辆进行较全面的评估。
-
公开(公告)号:CN115871567A
公开(公告)日:2023-03-31
申请号:CN202211416110.7
申请日:2022-11-12
Applicant: 安徽工程大学
Inventor: 时培成 , 江彤 , 张建国 , 潘艺鑫 , 周梦如 , 王文冲 , 沙文瀚 , 张荣芸 , 倪绍勇 , 王建平 , 海滨 , 席斌 , 王远志 , 武新世 , 杨爱喜 , 潘佳伟
IPC: B60R11/02 , B60R11/04 , G01S13/931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自动驾驶传感器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车辆自适应转向雷达系统及其工作方法,当汽车在弯道行驶时,通过相机对车道线进行识别,将信息反馈到控制装置,控制装置能够根据车道线信息和相机装置的视野内车道线起始位置和终止位置,计算出雷达装置的最佳转动角度,再通过控制转动装置以最佳转动角度向车道线弯曲方向旋转,实现调节雷达装置的角度,适应最佳观测区域,获取更多有效信息,避免由于雷达装置盲区造成事故,并且能够充分利用雷达装置,提高其使用价值。
-
公开(公告)号:CN115797879A
公开(公告)日:2023-03-14
申请号:CN202211573310.3
申请日:2022-12-08
Applicant: 安徽工程大学
Inventor: 时培成 , 李龙 , 江彤 , 许柳柳 , 周定华 , 海滨 , 高立新 , 周之光 , 沙文瀚 , 张荣芸 , 王建平 , 杨爱喜 , 赵夕长 , 王远志 , 武新世 , 潘佳伟 , 桑国海
IPC: G06V20/54 , G06V10/40 , G06V10/80 , G06V10/774 , G06V10/82 , G06V20/56 , G06N3/048 , G06N3/08 , G06N3/0464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自动驾驶环境感知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基于相机的二维目标检测与跟踪方法及系统,基于相机采集的实际交通场景图片和自动驾驶数据集相关图片,将其相关信息输入主干特征网络进行特征提取,初步得到图像相关特征信息;基于注意力机制,选择性的提取目标检测所需要的图像通道间的位置信息和深层语义信息,抑制无效信息;将基于主干特征提取网络和注意力机制提取出的图像特征信息输入多尺度特征融合网络进行特征融合,得到所需的深层图像信息;基于网络事先设定好的先验框,对所得预测框进行非极大值抑制后输出检测框,得到目标检测结果;并依据检测框对相关目标进行关联,进行稳定的跟踪,提高了目标检测准确性,降低了模型对真阳性的漏检风险。
-
公开(公告)号:CN115163741A
公开(公告)日:2022-10-11
申请号:CN202210896981.7
申请日:2022-07-28
Applicant: 安徽工程大学
IPC: F16F15/067 , F16F15/02 , B60L15/2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具有减震功能的电动汽车驱动桥控制器,涉及汽车电驱动桥控制器安装技术领域,包括控制器本体及安装于控制器本体四周的减震组件,所述减震组件包括安装管、滑块、减震弹簧、封盖、阻尼装置以及滚动机构,本发明借助于上下设置的两组阻尼装置以及四个滚动机构实现了当安装端与平衡点之间的距离逐渐减小时,其中一组阻尼机构与对应的两个滚动机构之间为滑动摩擦,从而减小减震弹簧回弹震荡的冲击加速度,起到了双向冲击力缓释作用,同时可以快速来消耗冲击能量,使所述减震弹簧快速的趋于平稳,减少所述减震弹簧的震荡次数,无需整个过程均为滑动摩擦,间接减少了物质损耗,维护方便,成本低。
-
公开(公告)号:CN114814581A
公开(公告)日:2022-07-29
申请号:CN202210529832.7
申请日:2022-05-16
Applicant: 安徽工程大学 , 江苏金光电机科技有限公司
IPC: G01R31/34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电机检测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新能源汽车驱动电机的检测装置,包括底座,底座上设置有检测组件,检测组件包括第一电机,第一电机的输出端通过第一转轴连接有转动圆盘,转动圆盘上端面共轴设置有运输环台,运输环台一侧设置有进料区、出料区和检测器,检测器设置有多个,转动圆盘上通过减速器连接有第一转动轴,底座连接支撑架,支撑架上可转动连接有第三转动轴,第三转动轴上可转动连接第二转动轴,第二转动轴一端设置有限制挡板,限制挡板侧面设置有第一夹持件,第一夹持件用于对运输环台上运输的驱动电机进行夹持。本发明便于对驱动电机进行较为全方位的检测。
-
公开(公告)号:CN114715046A
公开(公告)日:2022-07-08
申请号:CN202210522288.3
申请日:2022-05-13
Applicant: 安徽工程大学
IPC: B60R11/0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智能驾驶汽车的信息采集装置,涉及智能驾驶的技术领域,包括夹紧机构、升降机构、架设机构及激光雷达,其中:所述激光雷达竖直设置;所述夹紧机构居中设于激光雷达的下方并用于将激光雷达快速夹紧于夹紧机构的中间;所述升降机构居中设于夹紧机构的下方并用于对夹紧机构及激光雷达进行抬升使用或下降收纳;所述架设机构对称设于升降机构的下方并用于将升降机构、夹紧机构及激光雷达快速安装于汽车车顶的行李架上。本发明中的信息采集装置不需要对原车进行破坏安装,具有设计巧妙、结构合理、拆卸快速、节省时间的特点。
-
公开(公告)号:CN113907965A
公开(公告)日:2022-01-11
申请号:CN202111404451.8
申请日:2021-11-24
Applicant: 安徽工程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多功能康复训练辅助电动轮椅,包括椅身、座板和驱动轮,所述驱动轮具有轮毂电机,所述座板设置成可在折叠状态与展开状态之间进行切换,所述椅身上设置用于对处于展开状态的座板提供支撑的支撑装置。本发明的多功能康复训练辅助电动轮椅,驱动轮采用的是轮毂电机,转矩小,扭矩大,实现多种复杂驱动方式的同时,减少了传动轴的动力传递,同时利用两轮的差速进行转向,减少了转向系统,节省了空间,减轻了重量。
-
公开(公告)号:CN113724517A
公开(公告)日:2021-11-30
申请号:CN202110873148.6
申请日:2021-07-30
Applicant: 安徽工程大学
Inventor: 时培成 , 刘糠继 , 万鹏 , 杨爱喜 , 王建平 , 李新桥 , 王远志 , 谷晓泉 , 肖平 , 胡贤普 , 张荣芸 , 潘之杰 , 梁涛年 , 王金桥 , 陈现敏 , 杨胜兵 , 马永富 , 尹哲 , 马康
IPC: G08G1/0967 , H04W4/44 , G01G19/00 , G01H11/00 , G01P3/00
Abstract: 本说明书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提供一种无人驾驶检测装置,包括:云端模块与多个汽车模块,其中:多个所述汽车模块,用于控制汽车行驶,并将行驶参数以及经过坑洼区域情况发生至云端模块;云端模块,用于处理多个汽车模块发送的行驶参数与坑洼区域情况,绘制坑洼区域分布图,并将坑洼区域分布图发送至汽车模块。能够将多个汽车模块与云端相连,通过多个汽车模块上传的数据,绘制坑洼区域分布图,并将坑洼区域分布图发送至汽车模块,方便汽车模块进行提前反应,进行及时减速或者避让,提升驾驶的舒适性与安全性。
-
-
-
-
-
-
-
-
-